这是难以想像的缺席——这种经验后来作为每一次“启发”、每一次“暴露”的起因(特别是作为“真理”的性地位的起因)而长期存在——洞穴困惑变成了相反的菲勒斯魅力。这道裂缝的秘密被否定,被阻挡,但从中出现了整整一群偶像(物体、幻想、身体/对象)。女人的身体本身通过偶像化,也来阻挡这个缺席的位置,用自己的全部色情出场阻挡这种诱惑,“这是战胜阉割威胁的迹象和对这一威胁的预防”(同上)。 一层层幕布之后,空无一物,从来都空无一物,其实,为了发现这一点而不断向前推进的运动就是阉割的过程——不是对缺失的承认,而是对这种虚无实体的迷恋。西方的全部活动都通向一种令人眩晕的写实强迫症,都受到“斜视阉割”的影响:人们以重建“事物基础”为借口,潜意识中斜眼盯着空无。人们不是承认阉割,而是提出各种各样的菲勒斯不在场证明,然后像患上了着魔强迫症一样,力图一个个地排除所有这些不在场证明,以便发现“真理”——这个真理总归还是阉割,但它最终总是被表现为否定的阉割。
象征交换与死亡——“脱衣舞” 2
书名: 象征交换与死亡
作者: [法] 让·波德里亚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L'échange symbolique et la mort
译者: 车槿山
出版年: 2006-4
页数: 359
定价: 22.5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人文与社会译丛
ISBN: 9787544700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