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号,赵本山带着艺术团去锦州市演出,候场时,他拿出了有些日子没摸的二胡,一曲悠扬的《二泉映月》回荡在有些陈旧的屋子里,他的脚随着乐曲投入地打着拍子,看着记者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放下二胡的赵本山变戏法儿似的又拿出一葫芦丝,用嘴吹觉得不过瘾,他竟用鼻子吹了一曲。“这都以前唱二人转时学的,有阵儿没摸了,现在也没时间整这些玩意儿。” 二人转,是赵本山的看家活计,也是他最看重的,他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振兴东北二人转。 赵本山开的“刘老根大舞台”剧场地处沈阳最繁华地段的中街。记者去剧场看演出那天降温,12月的天气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裹着严严实实的围巾都挡不住寒气往脖子里钻,街上的人行色匆匆。走进剧场才发现,这个不是周末的寒冷冬夜并未挡住人们看二人转的脚步,两层的看台,近千个座位全部坐满。 舒适的坐椅,宽大的舞台,女演员一改昔日小裤夹袄的短打扮儿,而是漂亮的晚装,不变的只是那一地的瓜子皮儿。瓜子皮儿已经成了伴随这有着三百年历史的二人转的一道风景。 台上演员使出浑身解数表现他们的“说唱伴舞绝”,台下是一浪高过一浪的笑声,掌声稀稀落落,大家笑得捂着肚子,擦着眼泪,跺着脚,根本顾不过来鼓掌。 赵本山不无得意地问我:“你觉得怎么样?有意思吧?外地人到沈阳第一件事就是来看这个。你看这个东西不脏吧?人们对二人转的认识有一个误区,都以为它黄,以为把黄的都拿掉就没笑话了。我现在提倡绿色二人转,你现在看的就是绿色二人转,把黄的拿掉了它照样好笑吧,这是一个基本功的问题。” 赵本山有时没事了也会上场客串一下,弄两句。“我非常留恋二人转的那段生活,这段生活对于我来说积累得太深了。我是民间走出来的艺人,我往台上一看那些演员就会看到自己的过去,这点我很舒服。” 沈阳的“刘老根大舞台”是哈尔滨、太原、上海、长春二人转剧场的大本营,虽然每开设一家这样的演出场所就意味着增加一份风险,但赵本山却说:“假如我有足够的精力、足够的钱、足够的演员,我可以让这样的大舞台像麦当劳一样遍布在大街小巷,让它在全国连锁。” 赵本山现在已经把东北的二人转市场搅和活了,满沈阳的影剧院几乎都在上演二人转。放电影的时候门可罗雀,现在改弄二人转了,家家火,场场满,搞火了二人转,救了沈阳的影剧院,这是件好事,赵本山干的。但是二人转唱碟一年近2000万元的市场赵本山却没看见似的从不近前。 开设这样的二人转演出场所,仅仅是“赵本山经济”的一小部分,他说:“做二人转肯定不赔钱,但它会耽误我很多挣钱的机会。” 赵本山1993年开始做公司,那时他已经有了名气,当时公司主要做文化、广告、影视和煤炭,但还没做二人转。文化和煤炭是不相干的事情,但被赵本山给联系到了一起,他把煤炭公司挣到的钱投资到文化产业里,慢慢地,文化公司就兴旺了。“我1997年开始做二人转,当时去二人转剧场看二人转,看了之后,又让我找到了感觉。当时我们去了几个老板,那一天光小费就花出去十几万,就感动到那个份儿上了。我当时意识到,这是最宝贵的艺术。”于是,赵本山想到二人转可以纳入他的文化产业,“当时我弄二人转的时候,别人都替我捏把汗,担着心,可我觉得这个东西对东北文化,对整个人类贡献是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