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前面讲的24个字,我们已经知道黄帝变成真人了,但他依然保持着好问的习惯。有一天,他问他的老师岐伯: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春秋就是一年。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听说上古时期的人,活到一百岁了,动作还没有衰退、衰弱的迹象。 我先讲一下什么是动和作?动是动,作是作,两者不一样。动是什么意思呢?大家先看看繁体字的"动"是怎么写的。左边是个重力的"重",右面是个发力的"力"。 这个"重"其实和我们的脚后跟有关。我们的脚后跟叫踵,有个成语叫"摩肩接踵"。道家还有个说法叫"踵吸",意思是说脚后跟还会呼吸。因此,所谓"动"就是指脚后跟发力。而"作",一个单立人加一个"乍"字,意思就是人的五指乍开,它指动手。所以,我们常说的"动手动脚"其实就叫动作。动手叫作,动脚叫动。 有句老话叫"人老先老腿"。当一个人的气血不够了,为了先满足心脑、脏腑对气血的需要,人就会牺牲他的末梢,于是,腿脚就开始不灵便了,手也开始不灵巧了。所以,很多人说身体不好的时候,比如糖尿病病人,他最开始受伤的可能是腿脚。就像蜥蜴,它遇到危险的时候会先断了尾巴。人到气血不足,需要保全自己的时候,就会牺牲自己的肢体。可是"上古之人"活到一百岁,腿、脚、手,一点儿衰弱的迹象都没有,这叫"动作不衰"。 说到这,我想到了一个问题:现在西方人热衷的健身,其实应该只能叫做"健体"。他们都是只锻炼四肢,不锻炼内脏的。看到这,又有人会产生疑问:体和身不一样吗?两者确实不一样。身是指身躯、躯干,体是指四肢。所以,"动作不衰"指的是他们的腿、脚、手都很灵便,原因就在于他们的身躯是健康的,气血是充足的,所以才会"动作不衰"。 这个问题,黄帝在三四千年前就发现了:年半百,50岁不到;动作皆衰,腿也迈不开了,手也捏不了精细的东西了。这是因为时代的变化还是因为人而导致的呢?显然,黄帝已经知道这肯定是由于人失道而导致的。
黄帝内经家用说明书(上古天真论)/国医健康绝学系列——为什么现在人50岁不到,动作就开始迟缓了
书名: 黄帝内经家用说明书(上古天真论)/国医健康绝学系列
作者: 徐文兵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09-8
页数: 243
定价: 29.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国医健康绝学系列
ISBN: 9787214048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