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第六章研究的萧条表明,失业可以年复一年地持续下去。我们已经讨论过萧条的成因,不过现在我们讨论的重点是劳动力市场不能正常出清,这标志着失业。即使萧条时期人们会丧失信心,即使人们会普遍感受到不公平,会留意有关腐败的故事和怀疑未来的故事,但为什么工资率不能自动调整以出清劳动力市场呢? 有一个答案能回答这些问题,即所谓的效率工资理论。效率工资理论关于失业的观点认为,大量失业是因为企业愿意支付的工资和使劳动力供需平衡的工资间存在很大差距。这样,当失业较多时,劳动力供给就远远超出了对其需求;失业较少时,找工作的人数和找到工作的人数就差别不大。所以,我们可以预期,当失业较为严重时,愿意退出工作岗位的人就相对少得多,有工作的人会觉得自己很幸运。事实上,统计数据也确实表明存在这样的关系,而且非常强烈。 为什么企业要支付那么高的工资,以致出现失业。我们觉得,上文描述的雇主和雇员的关系(工人只关心报酬,工作则越少越好)过于简化了。我们确实认为,雇员关心他们的工资。同样确定的是,我们还知道有些时候雇员宁可偷懒也不愿劳动。不过,我们也认为绝大多数雇员和他们的老板之间都存在非常复杂的关系,很多时候是爱恨交加。他们希望老板可以多付一点工钱,也希望老板对他们的服务有更高的评价。同时,他们也有完成工作任务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会随着他们感受到的公平对待的程度而调整。在一个极端上,如果他们觉得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他们就不会有任何责任感,尽量干最少的能交差的活。更糟的情况是,如果感到愤恨,他们还可能破坏企业经营。在另一个极端上,如果他们觉得雇主对他们非常公平(他们的工资是这种待遇的根本标志),他们就会全心全意地实现雇主的目标。 综合社会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工人都表示他们对组织是忠诚的,他们拥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对能在那儿工作感到自豪,也对工作非常满意。工资不仅仅是一种激励,它还是雇主和雇员之间进行交换的一个标志。工人会按照偷懒的成本来决定努力工作还是敷衍了事。不过,这种决策同样取决于工人是否觉得受到了公平的对待。因此,雇主也有理由支付公平的工资。公平的工资通常很高,以至于造成失业。外部就业机会越好,或者失业率越低,工人认为雇主应付给他们的公平工资就越高。 当然,多数企业里都有很多工人,所以工人和雇主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很复杂。来自工人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工人有多种相互并行的沟通渠道。不过,工人之间这种复杂的沟通方式,也正如工人和雇主的沟通一样,会限制雇主决定工资水平的自由,也使他们不能光是坐在那里等着别人进门来申请工作。雇主在决定工资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新雇员的工资对于现有劳动力队伍的影响。过低的工资,或者论资排辈式的工资,都会降低雇员把企业目标视为其个人责任的意愿。 与传统的经济学论点相比,以上关于劳动力市场的观点既简单也复杂。说它复杂,是因为雇员的动机比那些严格的经济模型更符合现实。说它简单,是因为我们认为工资至少部分地取决于工人的公平感,而且公平工资总是超过市场出清的工资水平,而市场出清的工资水平变化很少。对失业的这种解释似乎击中了问题的要害。它简单且符合现实,而且抓住了事实的本质。特别是,它清楚明了地解释了为什么在失业下降时辞职率会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