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金融危机降临时,格林斯潘已不是美联储主席了。曾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的本-伯南克接替了格林斯潘,不得不处理格林斯潘留下的烂摊子(伯南克在前往美联储任职之前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系主任,当我离开麻省理工学院转往普林斯顿大学任教时,是他聘用了我)。 可以说,伯南克是在本次危机期间掌管美联储的最佳人选。他是一位研究“大萧条”的学者。他研究了当年的银行业危机如何加剧了“大萧条”,从而为货币经济学做出了重大理论贡献,这一贡献主要表现为,他解释了信贷可获得性与财务收支问题对投资产生的限制作用(假如你向一群正在焦急探讨当前危机的经济学家悄悄地说“伯南克-格特勒”六个字,他们肯定会心领神会,点头不止)。伯南克还对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经济困境做过全面的研究。要应付当前美国经济的烂摊子,没有人比伯南克更有知识上的准备了。 但危机仍然愈演愈烈,伯南克执掌的美联储拼命努力,也丝毫未能拉动金融市场和整个美国经济的恢复。 美联储的主要职责有两个:调控利率,并在必要时向银行提供现金。美联储调控利率的方法是,购买银行持有的美国短期国库券,从而使银行准备金增加,或者向银行出售美国短期国库券,从而使银行准备金减少。在紧急时刻,美联储会直接借钱给具体的银行,从而向其提供现金。自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一直在大刀阔斧地使用这些办法。联邦基金利率(银行之间的隔夜拆借利率、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在危机前夕为5.25%,到本书写作时,美联储已将其下调到1%。衡量美联储向银行直接放款的指标之一“存款机构从美联储得到的总借款额”在危机之前接近于零,现在已达4 000亿美元。 放在平时,这些措施应该已经使信贷环境变得宽松多了。通常,联邦基金利率的降低会使各种利率降低,包括商业信贷利率、公司借款利率和抵押贷款利率。在往常,给予银行的直接借款也足以缓解金融体系中的任何流动性不足。但现在是非常时期,旧办法也似乎不灵了。 美联储拉动力的不足,在违约风险较高的借款人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最明显的是,次级贷款现在已经完全不发放了,于是整整一个类别的买房人就被隔绝于市场之外。虽然美联储控制的利率已经下降了4个百分点以上,但那些没有得到最高信用评级的企业所支付的短期贷款利率,却要比危机之前高。本书写作时,BAA级公司债券的利率超过了9%,而危机之前只有大约6.5%。依此类推,虽然美联储在努力拉低利率,但那些影响消费与投资决策的利率都上升了,或者至少没有下降。 优质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也受到了冲击:30年期抵押贷款的利率仍与2007年夏的水平大致持平,没有下降。他们遭受冲击的原因是,金融体系中的危机大体上迫使私人贷款机构退出了市场,只有房利美和房地美这两家政府创办的贷款机构还在经营。而且,房利美和房地美也陷入麻烦:它们的不良贷款虽然没有私人贷款机构那么多,但毕竟还是有一些,而且它们的资本基础相当薄弱。2008年9月,联邦政府接管了房利美和房地美。这个措施本来可以让人们不再那么担心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负债,以及它们抵押贷款利率的降低。但小布什政府却发表言论,否认美国政府为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债务负完全担保责任,所以虽然这两家机构被国有化了,它们仍然难以筹到资金。 美联储不是向银行发放了不少贷款吗?起到什么作用没有?这些贷款也许起到了一些作用,但不像预想的那么大,因为本次危机的核心问题并不在于传统银行。举个例子:假设拍卖利率证券这种融资安排是一种传统的银行业务,那么当参加拍卖会的私人投资者太少时,发行拍卖利率证券的机构就可以从美联储借钱,假如是那样,它们举行的拍卖会就不会失败,这个行业也不会崩溃。但事实上,由于这些机构不是传统银行,所以拍卖会失败了,这个行业也崩溃了。美联储向花旗银行与美国银行发放再多贷款,也丝毫不能阻止拍卖利率证券的崩溃。 所以,美联储实际上面对的是日本式的流动性陷阱,在这种局面下,传统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刺激作用完全丧失了。联邦基金利率的确还没有被降到零,但就算美联储再将该利率降低一个百分点,估计也收效不大。 美联储还有什么办法呢?2004年,伯南克曾在学术著作中论称,就算出现了流动性陷阱,只要政府愿意“更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构成”,货币政策仍然可以收到效果。也就是说,美联储不应只持有美国短期国库券,向传统银行发放贷款,而且应当向其他机构发放贷款,例如投资银行、货币市场基金,甚至非金融类企业。为了进行这一工作,美联储在2008年建立了五花八门的特殊贷款“机制”,这些机制的名字都奇奇怪怪的,比如TSLF(短期证券借贷工具)、PDCF(一级交易商信贷工具)之类。2008年10月,美联储宣布,它还将开始购买商业票据,这等于说,美联储已经打算提供私营金融系统不愿或不敢提供的贷款了。 在本书写作时,我们仍然可以猜测,这些机制有可能最终带来一些成效。但不得不说的是,这些机制目前的效果是令人失望的。为什么?我的看法是,这是一个有关替代效应与规模效应的问题。当美联储采取行动,增加银行准备金时,它的这一举动是没有别的机构可以做的:在美国,只有美联储可以创造基础货币,这些基础货币可以用作流通中的现金,也可以用作银行准备金。而且,相对所针对的资产的规模而言,这是一个力度很大的行动,因为美国目前的基础货币“只有”8 000亿美元。但是,当美联储试图支持信贷市场时,这一举动就是私人机构也可以做的了,这就意味着,美联储向金融体系中输入的信贷,也许会被私人机构的撤资部分抵消。而且,这一次美联储要对付的是信贷市场这个大家伙,信贷市场的总规模在50万亿美元左右,比基础货币大多了。 伯南克执掌的美联储还遭遇了一个困难:各种金融问题频发,让它屡屡顾此失彼,应接不暇。这场金融危机还在不断演变,就算是美联储那些十分聪明的人士,也很少能预见发展趋势,更不用说别人了。行文至此,我就要谈谈这场危机的国际面了。
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美联储失去拉动力
书名: 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
作者: [美] 保罗·克鲁格曼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原作名: The Return of Depression Economics and the Crisis of 2008
译者: 刘波
出版年: 2009-3
页数: 181
定价: 30.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8614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