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添加收藏:我读过这本书

 想读     在读     读过   
评价:
标签(确定标签后请按回车):
当前位置: 查字典图书网> 近代史>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作者: [英] 蓝诗玲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原作名: The Opium War
副标题: 毒品、梦想与中国的涅槃
译者: 刘悦斌
出版年: 2015-7-1
页数: 512
定价: 7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13318020
7.2
302人已评价
5星
16.9%
4星
39.7%
3星
36.1%
2星
4%
1星
3.3%

评价“鸦片战争”

  • 最新
  • 热门
  • 0 阿飛2012論孟 2015-07-05

    我是有幸作为最早看到此书中译本的人之一。最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开阔的视野和客观的视角。

  • 0 cool 2015-09-15

    另一个角度解读鸦片战争,让我们用另一支眼去看鸦片对中国后世的影响,鸦片战争对中国后来的社会经济、政治走向及变革的影响。

  • 0 Yah-Yuan 2015-11-27

    不能说外国人就客观,作者的某些观点我也不认同,然而至少对像林则徐这样被我x神化了的人,作者的评价是客观的。要真正了解鸦片战争,这本书值得一读

  • 0 zarahn 2015-11-28

    观点并无新意,堆砌史料,叙事凌乱。

  • 1 頭頭不是道 2015-12-11

    看到年度十大好书果断收啦。发现自己一直以来被教历史科书上的分析框架所禁锢。英国是鸦片战争的参与方,英国人是怎么看待这场战争的对于我们的认知十分重要。这样的书应该早点出现!

  • 0 公子明珠 2015-12-11

    可读性很强啦~一开篇就停不下来~没有掉书袋的东西~复杂的叙事线逻辑清晰,开放式叙述风格隐喻丰富。最后两章是全书的总结和升华,内含作者独到的新颖的见解。有趣且有价值,~满五分~

  • 0 姜博 2015-12-19

    从外国人的视角对这个历史事件进行了解析,让我们认识到了不同的鸦片战争!

  • 0 吞食黑狗 2016-01-13

    sign

  • 0 khingan 2016-02-01

    这本书从中英两个国家的角度解读鸦片战争时期的两个国家,对这一历史时期还原的真实性比较高,不过正如马未都先生所说,历史没有真相,我感觉更应该吸取的是经验教训。从大清这方面,盲目自大,自以为是,从而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也失去双方交流沟通的机会,学习的机会日本掌握的非常好;等大清明白过来双方交流的时候,已经晚了,但不可否认英国的大炮和大清最后的送留学生到国外,为以后中华民族的崛起起了一定的作用。英国方面,一直以绅士自居的英国,总是用表面上的一套去掩盖他追求利益的目的,尽力去掩饰、掩盖,可是追求利益没有错,但是站在别人的身上追求利益,有点说不过去,哪怕创造双赢的机会。 还有一点就是,中国的汉奸绝不是日本侵华战争时期才产生的,本书里提到多次,是中国人带来八国联军烧毁圆明园。

  • 0 yssy2000 2016-02-14

    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了过去

  • 12 danyboy 2015-10-06

    这厚度,这定价,实在有点水。作者就像一个从未听说过鸦片战争的英国人,一下子闯入了无数史料的仓库,不知道如何剪裁取舍,又怀着政治正确的态度,为更是从未听说过鸦片战争的英国人写下此书,因此内容比较浅,有颇多成熟的汉学家不会有的大惊小怪,抄了许多茅海建。所谓英国视角主要体现在大量引当时英人的记录与回忆上,作者对此的分析反而较少。较有价值的部分是后两章由鸦片战争引申的关于华人在英国的形象与中国20世纪对鸦片态度的梳理,但都较略。也没提当代英国年轻人吸毒成风的事,让中国人来写会更有趣。

  • 10 苦茶 2015-08-24

    这部由英国人撰写的鸦片战争,确实与国产的近代史著作有些不同,但是总体上并没有太多的新材料。关于英国在十九世纪前后对于中国评价的问题,其实已经有很多人讨论过了。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出口转内销的情况,比如蓝诗玲对茅海建那部作品的引用。这部书的内容,其实不必这么包装,有点八月十五盒装月饼的感觉。

  • 9 rainbug 2015-10-29

    最后少了18章后面部分和整个19章,找了英文版补全后感觉偏见太大了,真不如不要。

  • 8 王韧勉 2015-09-22

    包装过于精美,内容比较平庸,作者试图以英国人的视角切入探讨些新看法,但除了写法轻松易读以外,并无新意,作者大量引注中国学者观点,尤其是茅海健的那本书,让人觉得颇像国内的博士论文。

  • 6 nothing传叔 2015-11-22

    题目这么大,结果没说出个啥道道来,水分颇多,不知道的光看正文会以为是岛田庄司(装逼)的新作,啊哈哈。。。又,字大行疏一般都是出版方心虚的表现。。。

  • 4 hayat 2016-01-11

    这本书充满了偏见和嘲讽,引进的出版社不知道在想什么....另,看翻译本就像是喝汤的时候掉进了苍蝇

  • 3 mymike 2016-05-21

    从小到大,翻开我们的课本或者出版物,一提到鸦片战争,满本都写着“屈辱”两个字。我们就是受害者,就是苦大仇深,必须咬牙切齿,必须义愤填膺。 站在受害者的角度看问题的感觉是很好的。有一位智者曾说:“如果你能证明你是个受害者,就可以不顾那些成人要守的规则。你可以责难他人,并且不必为任何事负责。”所以我们可以挥舞着道德大棒,指哪打哪,毕竟,“谁能比我惨啊”。 只是,长时间当惯了受害者,就像井底之蛙,会让我们习惯了不假思索地只从一个角度看问题,而看到的永远都是同样的那一片天空。 不管怎样,能看看另一片天空,总是极好的,不管这片天空是不是与我们想像中的模样。

  • 2 楚人舟 2016-10-12

    基于大量中英史料,再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始末。亮点非常多,特别是对战前中国社会的碎片化现象的描绘,以及不同群体对抗击英军的不同反应。英国军人对镇江守城八旗兵的殊死抵抗和权贵官僚腐败无能的描写,某种意义上是这场战争乃至其后半个世纪中国历史的缩影。不理解为何有人批评此书引用了太多已有的资料。在我看来这恰是此书的优点。引用鸦片战争亲历者和当时时政评论者的著作,对于重建事件的原貌来说是非常基本的,何况各处引用都很严谨,作者蓝诗玲女士也在中文版序言中将写作方法和目的解释得比较清楚了。译笔是令人满意的,亦有几处明显的小失误,例如菜单里竟然出现一道菜叫“游戏”,显然是“野味”啊(英文里game一词兼有野味和游戏的意思)。PS:如今天朝的网络防火墙和清帝国华洋隔离严禁国民教洋人说中文的做法岂非同理?

  • 2 杨之晨 2016-01-25

    挺一般的,感觉作者对中国了解不深,写起来错误百出,也缺乏思考性的东西。看了没很大的收获。

  • 2 巴金斯老爷 2015-10-14

    难以遏制而流露出来的白人优越感,没什么太特殊的观点,占了一个视角的光而已

有什么“读后感”吗?您可点击右上角“我要写长评”来进行评价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