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添加收藏:我读过这本书

 想读     在读     读过   
评价:
标签(确定标签后请按回车):
当前位置: 查字典图书网> 近代史> 上海繁華

上海繁華

作者: 葉文心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
副标题: 都會經濟倫理與近代中國
出版年: 2010-06-02
页数: 360
定价: 140.00元
ISBN: 9789571352091
8.0
48人已评价
5星
31.3%
4星
52.1%
3星
10.4%
2星
6.3%
1星
0%

评价“上海繁華”

  • 最新
  • 热门
  • 0 谢君怡Joy 2015-12-19

    新文化史学视角下的上海繁华录,讲述近代中国的都会经济伦理。上海,是一座伟大的城市,也是一座卑鄙的城市。它用“洋,商,女性”挑战与改变中国传统文化的秩序。瞭望今日之上海,应该回首1949年以前,那个张爱玲曾经生活过也贪嗔痴过的上海。当代上海新富阶层,是否会再次扮演推动国家进步的角色,拭目以待。

  • 0 后觉 2017-03-07

    导师说叶文心的作品和别的史家不一样,读完的感觉是如此,体现在视角的细腻上。例如,对于商品的媒体展示如何将一种金钱的权力逻辑植入到整个社会里,两种文化是如何通过这种日常实践下的“观看”而实现对话、以此到彼的。又例如,从时间的视角上来看银行业为代表的经济制度是如何改变社会样态的。文中不提理论,但没有学理养成的视角,却是难以看到这些东西的。此外,叶文心保持着一种对上海史繁荣的冷静,称其快乐到”几乎失重“,这句话是有所指的。

  • 0 Emma 2014-11-04

    层层推进的感觉~当然看到大幅的描写《生活周刊》和邹韬奋很跳戏的感觉、另外过度强调其的重要性吧?~不过其中的很多细节解释了曾学历史时候,单方面的接受历史概念的不足

  • 0 丧还是不丧 2015-09-30

    在动车上读完了,通读还比较流畅,叙述水平不错,至于论证是否经得起推敲要看注释里的内容了

  • 0 骸骨狂云 2016-12-10

    = = 行文叙事的碎片化姑且不论,一个大家闺秀所意淫出来的上海罗曼蒂克主义堪称玛丽苏一绝,也实在叫我目瞪口呆。作者显然缺乏经济、贸易、行政乃至对上海发展历史的背景知识……魔都繁华神话至此,对比中共积极描绘的旧社会上海的难民阶层,也是另一种滑稽。这股子自吹自擂的媚俗劲儿,实在读着牙酸。。

  • 0 萧萧木叶 2017-04-06

    多面的上海,才是真实的上海。

  • 0 ammi 2017-04-20

    “他们拥有了共同的大上海,而所伴随的却是一段支离的历史记忆。”

  • 1 Link 2014-11-23

    台南買的二手書。學術味道考據太重,適合作檢索。

  • 0 平果 2012-08-07

    叶叙事真心漂亮~~~

  • 0 潑螺絲 2012-10-12

    夏初時翻的,看過就忘。

  • 2 月中 2015-10-14

    连售货员都要讲外语。。。。还是继续种田算了

  • 1 Link 2014-11-23

    台南買的二手書。學術味道考據太重,適合作檢索。

  • 1 dromobabel 2011-02-26

    葉文心的琐碎故事让人在某种意义上无法把它们置于某一种脉络中,这大概也是这本书被抨击的原因。但是她的洞察却向我们掷出了一个永在transformation中的上海——如果我以前往往认为都会的转变存在于某些关键性的时点的话。这样一座为各色人等关注的宇内巨都,完全可以逃脱大历史书写的传统径路,它丰富的城市记忆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国家的历史记忆而不必通过国族叙事来回忆并重新书写自己前世今生。但是正源于丰富,上海是碎片化的,上海是断裂的,更像是一座由seperated的板块在空间格局上拼合的马赛克。那么,当我们号称有一种新的transformation再次作用于这座乃至所有中国城市的时候,碎片们何在?民众之于都市的体验何在?似乎任何简单粗暴都无法从细腻的部分解释甚或解决这些问题~

  • 0 谢君怡Joy 2015-12-19

    新文化史学视角下的上海繁华录,讲述近代中国的都会经济伦理。上海,是一座伟大的城市,也是一座卑鄙的城市。它用“洋,商,女性”挑战与改变中国传统文化的秩序。瞭望今日之上海,应该回首1949年以前,那个张爱玲曾经生活过也贪嗔痴过的上海。当代上海新富阶层,是否会再次扮演推动国家进步的角色,拭目以待。

  • 0 后觉 2017-03-07

    导师说叶文心的作品和别的史家不一样,读完的感觉是如此,体现在视角的细腻上。例如,对于商品的媒体展示如何将一种金钱的权力逻辑植入到整个社会里,两种文化是如何通过这种日常实践下的“观看”而实现对话、以此到彼的。又例如,从时间的视角上来看银行业为代表的经济制度是如何改变社会样态的。文中不提理论,但没有学理养成的视角,却是难以看到这些东西的。此外,叶文心保持着一种对上海史繁荣的冷静,称其快乐到”几乎失重“,这句话是有所指的。

  • 0 Emma 2014-11-04

    层层推进的感觉~当然看到大幅的描写《生活周刊》和邹韬奋很跳戏的感觉、另外过度强调其的重要性吧?~不过其中的很多细节解释了曾学历史时候,单方面的接受历史概念的不足

  • 0 丧还是不丧 2015-09-30

    在动车上读完了,通读还比较流畅,叙述水平不错,至于论证是否经得起推敲要看注释里的内容了

  • 0 骸骨狂云 2016-12-10

    = = 行文叙事的碎片化姑且不论,一个大家闺秀所意淫出来的上海罗曼蒂克主义堪称玛丽苏一绝,也实在叫我目瞪口呆。作者显然缺乏经济、贸易、行政乃至对上海发展历史的背景知识……魔都繁华神话至此,对比中共积极描绘的旧社会上海的难民阶层,也是另一种滑稽。这股子自吹自擂的媚俗劲儿,实在读着牙酸。。

  • 0 萧萧木叶 2017-04-06

    多面的上海,才是真实的上海。

  • 0 ammi 2017-04-20

    “他们拥有了共同的大上海,而所伴随的却是一段支离的历史记忆。”

有什么“读后感”吗?您可点击右上角“我要写长评”来进行评价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