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两个晚上读完这本书,感触比较多,再浏览了后面的一些评论,有几大热评焦点:
1. 小说背景
小说中的人物,组织和时间和现实中有高度切合性,所以很难把它看作一部完全虚构的小说----2004年(七剑上映),故事主人公周锐离开黄陂南路瑞安中心(瑞安广场,IBM上海办公室)被调往北京,惠康(惠普CEO菲奥莉娜离职)中国总经理林振威(大中华区总裁孙耀威)派珞珈重守北京,从而引发经信银行的CRM订单抢夺战,参与竞争的除捷科(IBM和DELL的混合体,因为周锐介绍公司背景是DELL的历史, 但是开始的办公室以及后来的进程背景和与HP水平相近的CRM能力非IBM莫属)和惠康(HP)外,还有台湾IT公司宏贯(宏基)和大陆公司联拓(lenover)… 周锐在谈话中提及的毕玉玺(陈希同)与电视女主持暧昧以及厦门远华案的前鉴……这一切好像将我们带回一场历史的战争硝烟中……
2. 关于销售
正因为这种强烈的让人置身情景案例的感觉吸引我将它作为销售培训材料来进行阅读----
听过付瑶的<成功销售的八种武器---大客户销售策略>的培训内容, 透过课程可以掌握大客户分析方法,了解销售类型的分析(猎手型,顾问型和伙伴型),掌握成功销售的八种武器(展会,技术交流,拜访,电话,赠品,测试和样品,商务活动,参观考察),大致与小说中内容重叠----小说中总结了六个关键的因素:情报、客户需求、产品价值、客户关系、价格以及客户使用后的体验,情节中涉及到了前四项并且透过故事与情节的发展将他们逐步流程化了。
作者毕竟在IT行业工作时间较长,这些经验在IT产品大客户销售中可以直接套用,但即使是工业品销售也不具普适性,需要读者思考如何在自己所处的行业中如何借鉴转化,当然如果处在消费品和奢侈品行业销售的话,建议还是把它当作小说看好了。
多年以来阅览了大量关于工业品(B2B)尤其是大项目销售的文章,觉得最值得推荐的还是《哈佛商业评论》中介绍的C139模型,读了您会发现原来销售甚至大客户(项目)销售也是可以流程化管控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搜索一下啦
3. 关于管理
......待续
4. 关于小说本身的文笔与情节
<输赢>读后
对“<输赢>读后”的回应
《输赢》热门书评
-
《输赢》——温情脉脉的血战
85有用 7无用 特立独行的胖猫 2006-10-15
昨天,在朋友的介绍下,翻了一遍《输赢》。虽然情节上有些揭秘式的趋势,能够让外行人看的比较新鲜,但是笔力上有不少欠缺,比起高阳的胡雪岩系列来说,高下立判。 书的线索很明确,A公司老板D,因怕手下重臣Z起而代之...
-
《圈子圈套》VS《输赢》
39有用 4无用 龙飞常败 2007-01-12
这两天,准确的说,是这两天的凌晨12点到4点的时段,看了不少小说,其中包括《圈子圈套》,《输赢》这两套书(圈子圈套有两部)。首先,让我感叹一下“豆瓣网是消磨时间的好地方”这个评价果然是无比正确,当初我只是上豆瓣网首页看看现在有什么畅销书,结果进一本书,又从相关书目点进另一本书,看介绍,看评论,看上了...
-
对《输赢》的一些记录
13有用 3无用 催眠咖啡 2007-11-28
看完了《输赢》,也看了一些高手的评论,和我的感觉还是比较相似,这本书应该属于销售人员入门级的书,不过书中提的一些观点还是值得记录的。1、我是做服装产品的,但是无论做什么产品的销售,都有六个关键的因素:情报、客户需求、产品价值、客户关系、价格以及客户使用后的体验。2、深挖客户个人资料,不能三把斧,要得...
-
与《圈子圈套》的比较
10有用 1无用 海风 2006-08-15
用一中午时间看完了这本书,书写得不错,吸引我一口气看完了。 很容易想起前一阵子看过的《圈子圈套》,觉得两本书太类似了: 一、背景相同,IT界的销售 二、主人公都是在自己公司里处境不利,受上司排挤,但是有能力的销售主管 三、书中主要围绕一个大单的争夺 四、主人翁在劣势下团...
-
如果有些对白不是那么弱智,就五星了~
10有用 0无用 狐狸牌葡萄 2010-02-11
经管或理论书籍,先不谈感想,记录干货~不了解产品的功能特点肯定不买。需求是客户采购的第二要素,任何产品只要白送给客户,客户是不会拒绝的,这说明只有对重要和紧急的需求,客户才会采购。除了需求这个要素之外,采购与否与价格也有紧密的关系,因此决定客户采购的第三个要素是价格。品牌就是客户的信赖感。你总是会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