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添加收藏:我读过这本书

 想读     在读     读过   
评价:
标签(确定标签后请按回车):
当前位置: 查字典图书网> 近代史> 革命的张力

革命的张力

作者: 程凯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大革命"前后新文学知识分子的历史处境与思想探求
出版年: 2014-3-1
页数: 368
定价: CNY 49.00
装帧: 平装
丛书: 批评理论与文学研究丛书
ISBN: 9787301239100
8.4
47人已评价
5星
48.9%
4星
31.9%
3星
10.6%
2星
4.3%
1星
4.3%

评价“革命的张力”

  • 最新
  • 热门
  • 0 今天下午的天气 2016-05-23

    2016 5 4

  • 0 小瑟尔 2016-01-27

    左联作家在当时影响很小很小的吧,谈得上趋势吗?

  • 0 晚间的树 2016-01-20

    左翼真特么无聊。玩政治,站对了立场还好,站不对就是笑话吧。

  • 0 狐暄 2017-03-06

    整本书堪称“左联”的交响前奏,佩服佩服。

  • 0 藤蔓 2015-06-30

    博士论文的模板,学习之

  • 0 陈郢客 2016-07-02

    毫无感觉。

  • 0 菲利克斯耸耸肩 2016-09-12

    博士论文凑字数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的,再精简一些就好了。对革命文学诞生的背景说得也比较明白了,但还是绕不过去托洛茨基这个坎儿,像这种政治幼稚的人对革命的看法并没有后来一些人说的那么透彻,反而是革命的阻碍,当时好多人也承认这一点。尽管如此,既然有打一星的反革命,我还是要力荐一下。

  • 0 May san 2016-11-01

    材料详实,有时间再过一遍。以及读书这件事果然还是需要迷妹心来支撑,一到二周部分我明显是看得更认真许多的……

  • 0 洣歌 2017-02-14

    对于知识界与政治的关系变化似乎有这样一种理解:五四时期提倡思想和个性解放,到1920年代中期走向政治与社会革命,大革命失败后被甩出政治(共产党分子被清洗出“正统”的革命队伍,其他的知识分子失望彷徨因而却步),到1930年代出现对政治的疏离,到抗日战争时期建立起统一战线,内战时期又面临再一次的政治抉择。作者虽然只关注大革命前后文学知识分子的历史处境和思想探求,但提出的议题非常关键:以“20年代末新的思想革命既是对五四的颠覆,也是对五四的继承与深化”为例,去思考该如何把握这种表面的断裂和内在的连续(五四以后从思想解放转向政治革命,不只是因为外部政治力量如政党的强力介入,更因为五四本身的理想主义在遭遇现实过程中所产生的碰撞、变形甚至颠覆)。这不单单是“革命的张力”,更是“历史的张力”吧!

  • 0 海右风歌 2016-03-06

    这套书系都很好,就是书太贵了。。

  • 4 砂丁 2015-03-13

    堪稱完美與典範。啥都不說了,十五星推薦!

  • 2 海阔天空在鬼混 2015-06-09

    其实我个人对于革命文学的相关话题向来兴趣不大,但我还是想给程凯师兄这本大作以较高的评价,因为在整个现代文学版图里,这一块毕竟不能轻易回避,也需要论者用史家的眼光去认真梳理。在此前受政治挂帅的决定性影响,此后又因左翼思潮饱受质疑而明显被主流学界边缘化的情况下,革命文学思想就成了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却也因此给今天的研究者留下了宽广的重新思考、定位、再阐释的空间,程凯师兄正是抓住了这样的关键地带展开深入的再探讨,其论虽对我现阶段的研究并无直接助益,却依旧能给我不少启发。典型的一例是他对于"武汉时期"重要意义的再发现,凡此种种不必枚举。

  • 2 蔌弦 2015-03-27

    “大革命”前后,从新文化运动到左联的转换期,扭结在政治与文学间的问题,史论结合得漂亮,推荐。

  • 1 狐狸 2017-05-19

    开头惊艳之余,后面屡屡失望,作者所说的张力是文学与革命的张力,但是作者其实并没有讨论清楚何种“文学”与何种“革命”之间的张力,当然作者显然已经意识到革命对于文学的意义,而不是一味的秉持着纯文学的理念取贬低革命。看待革命文学,如果站在革命的角度会有新的发现。作者虽然看到了“武汉时期”的意义,这个时段也是我最近所关注,很可惜只是停留在概念的辨析和“是什么”的解释当中,对于“武汉时期”文学者三种不同路径的选择缺乏探讨,颇为遗憾。评分8.4有点虚高,减一星平衡一下。

  • 1 柳跖 2017-04-09

    戾气太重了。引证材料出处,有些书的选取也不好。此书作为博士论文不错,但是作为学术著作,不觉得有何开拓性。显然是“北大帮”在帮忙推广此书。

  • 1 花蘑 2017-04-20

    史论扎实,视角敏锐,武汉时期和革命文学论争部分尤为有启发。一点话题外的想法:书里提到建国后有关革命文艺论争的学术史经历了如何如何的建构和叠变,似乎是想扬弃地探索出一个公允的讨论框架。然程凯用精到的史家笔法写文学青年大迁徙,文学与革命部分有几段学理分疏甚为黑格尔,最后讲鲁迅用的又是传统鲁迅研究的微妙而举重若轻的语调,同一个作者面对不同研究对象的各异写作姿态事实上微缩了文学史的几种写法。(重写文学史之重写的有效性是有限度的。)

  • 1 香葱同学 2016-02-11

    革命的真正张力,是不断变革意义上的那个五四之“革命”与共产主义目的论的“革命”之间的张力。本书提出,第一种“革命”的危机导致了第二种“革命”捕获了年轻人。鲁迅的丰富性也恰在其中。另外一条线索就是“革命”方式的改变。

  • 1 Thomas 2014-07-13

    t。读完一遍迅速读第二遍收获更大。

  • 1 Aliensong 2014-09-17

    十年磨一剑,拓展左翼研究的深度与切入点,个人以为会改变整个左翼研究的的或重史不重论、或论无史证的局面。

  • 1 竹仔 2015-09-11

    精心之作。老话题讲出了好故事!

有什么“读后感”吗?您可点击右上角“我要写长评”来进行评价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