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添加收藏:我读过这本书

 想读     在读     读过   
评价:
标签(确定标签后请按回车):
当前位置: 查字典图书网> 近代史> 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

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

作者: 王汎森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0
页数: 187
定价: 20.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人文书系
ISBN: 9787309074048
8.6
214人已评价
5星
35.5%
4星
53.7%
3星
9.8%
2星
0.9%
1星
0%

评价“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

  • 最新
  • 热门
  • 0 小博54 2015-04-08

    第二次看王老师这篇文章,有了新的体会,主要是前两篇。一次史学革命的发生有许多如他老师说的史学内在理路,也不能忽视史学外部非史学的因素,当时是个巨变的时代,有了西学的冲击、现实的期盼,现实的因素对于史观、史学的变化很关键,尤其是激变的时代,现在的思维方式要求多角度多层面看问题,探索变革的原因角度也更加多元,王老师思考的新史学如何促成的?线性史观如何发展的,给社会思维、行动方式都带来了另一种模样,进化论进来,在史学的写作和思考都产生变化,史观发生变化之后,随之而来的历史思考、历史事实都不一样了,我们要去了解当下的波浪是怎么形成的?拍打到岸上的人是如何看待的?接受了影响了?具体是怎样改变?变化后又对当下的社会、政治、思维有怎样的回响?我们也要走出来,以现在的眼光如何对待这种历史上的变革?我们得到了

  • 0 小可乐和小地瓜 2015-04-29

    王汎森先生的书总能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对于初学者来给予了一些方法论上的指导,但要真正有所体悟,恐怕需要功力。

  • 0 子非我 2017-04-29

    為了看蒙文通的那篇讀到,總覺得這個系列有點坑錢,文章都不難找

  • 0 lay 2011-10-09

    从新史学拉到30、40年代时期的钱穆的史学发展状态

  • 0 一颗青花椒 2014-08-18

    本书实由王汎森先生五篇论文结集而成,由于对晚清学术不太了解,所以前三篇读得云里雾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四篇什么可以成为历史证据,不仅描写了傅斯年等史语所工作者对史料扩大的贡献,而且还由此写到新旧学术,地方与中央关系,尤其后者,常人难以想到,不禁联想到东杰老师的博士论文,透过一个别视角,全面宏观看待中央与地方学术权力关系,视野很宽广。第五篇钱穆与民国学风,透过钱穆研究路径的转变以及与时人的交往,深入了解民国时代新旧递变,左派与右派,守旧主义与保守主义的种种分野。看书名,以为本书将是一部大部头,全面论述近代中国史学史,但本书却以以小见大的方式透过一些很小的切入点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学术演变历程,不足之处是语言过于艰涩,常用欧美学术论文长句,不大适应中国读者读书习惯,故而显得难读。

  • 0 深海怪兽 2014-11-04

    我很惊讶自己居然又看了一遍,手贱。

  • 0 雨柔 2017-03-23

    浓厚的社会学味道,简朴而讲究的行文中深植慧智与犀利。

  • 0 晚沧 2016-08-28

    由作者五篇讨论中国近代史学史的论文组成,是现代学术规范体系之下的精品。此类著作对于快速精准把握某一领域的主要问题及有关事件颇有帮助,亦渐信此视野与见闻为可学而成之内容。

  • 0 牙齿酷酷猫 2011-07-17

    好书,读来大有启发。(2011夏购于经世书局)

  • 0 汤婆婆的小白龙 2017-05-09

    估计专门研究史学史的学者看过这本书之后应该感到汗颜

  • 1 半隐 2011-01-04

    譬如“国家”“民族”观念的兴起、“线性史观”及近代史家的思想变迁等,先前并非不知,但许多细节确是经王先生点出甫有“顿悟”之感,也因之不禁击节。通过书中几篇的梳理,对一些近代的史学名著、“必读书”,亦有深一层的理解,稍能较为全面地“读懂”其人、其书了(今年在这点上似乎确有些长进。对一些著作略能读出它的好来概亦由此?);对宾四、孟真、济之等诸先生便倍觉出了不起来。此外,愈加深刻地体会到前一世纪经历着的巨变,社会以及学术界经受到怎样的震动。又常常想,我们这个时代同样经历着几次三番的转捩,有许多亟待解决的思想、文化问题,其厘清与最终解答,是否也留待后人?又极想知道,百年后将怎样理解当下此一时代?而今日所持观念,其中不少似乎仍直承20世纪初者,又是否应当跳出去找另一条出路,另一种“观念”与“方法”?

  • 0 小博54 2015-04-08

    第二次看王老师这篇文章,有了新的体会,主要是前两篇。一次史学革命的发生有许多如他老师说的史学内在理路,也不能忽视史学外部非史学的因素,当时是个巨变的时代,有了西学的冲击、现实的期盼,现实的因素对于史观、史学的变化很关键,尤其是激变的时代,现在的思维方式要求多角度多层面看问题,探索变革的原因角度也更加多元,王老师思考的新史学如何促成的?线性史观如何发展的,给社会思维、行动方式都带来了另一种模样,进化论进来,在史学的写作和思考都产生变化,史观发生变化之后,随之而来的历史思考、历史事实都不一样了,我们要去了解当下的波浪是怎么形成的?拍打到岸上的人是如何看待的?接受了影响了?具体是怎样改变?变化后又对当下的社会、政治、思维有怎样的回响?我们也要走出来,以现在的眼光如何对待这种历史上的变革?我们得到了

  • 0 小可乐和小地瓜 2015-04-29

    王汎森先生的书总能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对于初学者来给予了一些方法论上的指导,但要真正有所体悟,恐怕需要功力。

  • 0 子非我 2017-04-29

    為了看蒙文通的那篇讀到,總覺得這個系列有點坑錢,文章都不難找

  • 0 lay 2011-10-09

    从新史学拉到30、40年代时期的钱穆的史学发展状态

  • 0 一颗青花椒 2014-08-18

    本书实由王汎森先生五篇论文结集而成,由于对晚清学术不太了解,所以前三篇读得云里雾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四篇什么可以成为历史证据,不仅描写了傅斯年等史语所工作者对史料扩大的贡献,而且还由此写到新旧学术,地方与中央关系,尤其后者,常人难以想到,不禁联想到东杰老师的博士论文,透过一个别视角,全面宏观看待中央与地方学术权力关系,视野很宽广。第五篇钱穆与民国学风,透过钱穆研究路径的转变以及与时人的交往,深入了解民国时代新旧递变,左派与右派,守旧主义与保守主义的种种分野。看书名,以为本书将是一部大部头,全面论述近代中国史学史,但本书却以以小见大的方式透过一些很小的切入点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学术演变历程,不足之处是语言过于艰涩,常用欧美学术论文长句,不大适应中国读者读书习惯,故而显得难读。

  • 0 深海怪兽 2014-11-04

    我很惊讶自己居然又看了一遍,手贱。

  • 0 雨柔 2017-03-23

    浓厚的社会学味道,简朴而讲究的行文中深植慧智与犀利。

  • 0 晚沧 2016-08-28

    由作者五篇讨论中国近代史学史的论文组成,是现代学术规范体系之下的精品。此类著作对于快速精准把握某一领域的主要问题及有关事件颇有帮助,亦渐信此视野与见闻为可学而成之内容。

  • 0 牙齿酷酷猫 2011-07-17

    好书,读来大有启发。(2011夏购于经世书局)

有什么“读后感”吗?您可点击右上角“我要写长评”来进行评价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