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阅读村上的书,以前只知其名。
上本科后由于学业繁重,基本上没怎么坚持锻炼过,临近大四毕业,因要骑行川藏线,才从5.1跑到了7.1断断续续跑了两个月,当然是气喘吁吁的最多能跑4000M。
在路上咬牙切齿的坚持了下来后虽然很感动于自己的坚持和坚韧,却也有些意兴阑珊,觉得不想再骑行了,个钟缘由自己也没琢磨透,或者也懒得去琢磨,只是不想再去爬无止境的山,不想再折磨自己,结果就是热情高涨的做完了一件自己憧憬了两年的事情,然后自我感觉就是开心了一小会儿之后就陷入了无边无境的失落当中。
一直也不清楚失落的缘由具体为何,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的身体条件太差,以至于在一条以美著称的国道上骑行时,大部分时间没有沉迷于美景而是在和自己的身体死磕,每天早上被同行叫醒都是一副迷迷糊糊的状态,每天在路上的十几个小时也都是处于神智偶然清醒和大部分时间混沌的状态,每天都是面瘫,没有什么表情的变化,心情呢也基本一样,大脑也不怎么思考,整个人就和考研的时候差不多,基本是机器人外加10%的情感。
后来回家后也不怎么喜欢说话,或许是从考验到骑行都是基本一路独行的状态,说话的这项功能就由于需求的减弱逐渐退化了不少。整天沉浸在自己一个人的思辨小圈子里感觉很舒适。
上研之后心理总还会幻想以后有机会走下一条线路,真实“贱“啊。明明知道骑行其实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并且人生中的第二次骑行只比第一次强在”完成了“,远远没能让自己满意,完成后满意度按淘宝评价来首最多只能打三星,但又常常会怀念爬坡的痛楚和快感。于是痛定思痛决定坚持每日跑步,一来运动促进睡眠质量,二来提高身体素质,确保万一有机会出去再骑个青藏滇藏新藏阿里等线路时身体不要拖了后腿。
于是买车更新装备坚持跑步坚持踢球,万事俱备,拉伤大腿。于是锻炼只能中断,开始转而读书,读了半年后伤养好了,继续跑步。这个时候其实骑行带来的快乐与迷茫都淡去了,跑步的唯一目的就是提高睡眠质量,如果有唯二目的那就是减脂,每当摸摸肚子上的脂肪就羞愧,然后想想现在才23岁就这样子了,如果到了33,43,53,63,73都从来没见到过自己的腹肌,那83的时候回首往事会不会羞愤的气死啊。每每想到这里,再看看舍友更大的肚子,就坚定了要坚持跑的决心。跑的日子久了之后每天到点就全身发热,就像发动机已经点火预热了一般,不去跑的话晚上会失眠,跑了的话就安眠,一反一正,又从客观上找到了跑步的必备条件。
我总认为我是个不喜欢竞争的人,这也或许和我从小到大所处的环境有关系,基本上顺顺当当的努点力就会有不错的收获,而从小也没什么上进心非要去考第一什么,总而言之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大学,学习上的大部分事情不感兴趣,也就差不多就马马虎虎了。不过也找到了几件自己非常热爱的事情,在这些事情上我不能接受失败,也许这也是骨子里的一点性格,只不过大部分时候没有遇到对的事情吧。比如大三有一阵班里流行踢实况足球,作为一个坚持打电脑6年的资浅玩家,就不能接受输球的。尽管常常也被血虐,但基本上拿起键盘手柄,目的只有一个字赢。最疯狂的时候从下午两三点钟一直打到晚上十点半,中间没喝一口水没吃一口饭,轮番了七八个人基本上全胜,只是到最后人都麻木了,手上也起了水泡,之后还打了三天吊瓶。不过那种坚信自己能做到某个目标并为之全力以赴的感觉是很有启迪的。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那个目标,并逐渐锻炼自己对身边的事都全力以赴。最近每天跑步有人超越了我之后我都奋起直追,必须在到达终点前保持领先,想来不是性格上一直对什么事都无所谓,而是大部分事情做得不够好以至于自己没能力去拼而已,一旦在某件事上积累了能力和资本,再不去拼搏可能就真实谦虚了。
有一段时间沉迷于海贼王不能自拔,每天张口闭口都是路飞的名言:海贼王我当定了。我想人的一生当中,如果能有这么一段执着于某个目标并开始偏执的时候,那种状态想来是极好的。虽然生活中一直遵循着理性、批判、独立思考、拒绝从重,不过这并不代表我喜欢理性,而是理性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一种简洁方便的思考方式,有规律可遵循。不过真正热爱一件事情的人,感性应该是第一位的。这也是我为什么非常喜欢罗永浩的原因。
现在我的每日跑程是5公里,并且我也渴望像村上先生一样成为一名合格的马拉松跑者。村上先生的这本书平平淡淡,却很入心,特别是在长久的运动中经历过身体上的苦楚的人可能对超级马拉松那段文字会有感触。读完书,大部分内容都忘得七零八落了,不过村上先生的文字背后,却鼓励着我要去坚持,去沉浸,去享受自己选择的人生。
当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在想些什么
《What I Talk About When I Talk About Running》热门书评
-
当我谈论村上春树的时候我在谈些什么
1056有用 38无用 a 2009-01-23
作为习惯,身在上海的我每次经过福州路时,都会去古籍书店的三楼转转,那个楼层卖的都是出版社库存的半新不旧的打折书。刚开业那段时间,它的打折方式很有趣,每本书上架时都会打上日期,而这本书的折扣力度也是采取浮动制,从五折到一折,上架日期距离当下的时间越长,折扣就越高。但对于喜欢的书,也不能一味苦等抄一折的...
-
村上跑步排毒
557有用 30无用 南桥 2009-03-31
去年十月,去公共图书馆看书,看到一本《大智若驴》,作者说他坐在草地上看毛驴吃草,这简直是一种心灵疗法。一月份去公共图书馆借书,看到一本《散步是一门失传的艺术》,讲到如何通过散步来平衡自己的人生。三月份去公共图书馆看书,看到一本村上春树写的《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What I talk about ...
-
读《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有感,又名“论我如何用五个月减掉20斤”
433有用 16无用 fond 2013-08-02
小雨老师推荐我看看这本书:“作为一个坚持锻炼的人,应该很有共鸣。”于是从一位习练空手道的同事那里借来。豆瓣上显示我曾经看过此书,但再翻开还是很陌生。由于有了lifelog的习惯,身边常备一个本子,边看边把觉得好的话抄下来——誊写是对阅读的最高礼遇。两天时间翻完全书,对于我这样虽然在健身却一天都没有跑...
-
跑步,是他的隐喻;跑步和写作,是他的哲学
187有用 15无用 一湄 2009-01-19
29岁开始写小说,怎么也算是大器晚成了吧。更何况是从33岁开始跑步。村上春树的小说颓靡忧伤,充满迷蒙和幻象。以为本人也是同样的气质,没想到的是,这部类似传记的文字,完全改变了我对他的印象。自律、专注、严格和节制。感觉他就像一棵没有长在丰饶肥沃之地的树,扎根,汲取,一寸一寸地,长成了参天。他描写29岁...
-
试比较《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林、施译本的中文功力
118有用 23无用 toto 2009-02-04
我不是老林的粉丝,不过对比一下,还是老林的好。 施自身的语文水准没有老林高,行文有风格不统一,杂糅,啰嗦的毛病。 比如,“对于长期作业实在至为重要”,这个实在+至为太累赘,我不知道是不是村上自己在这么强调,翻译的时候有没有必要这么强调。(有一个双重强调的常用用法:“实在+太”,但“至为”本身是一个比...
书名: What I Talk About When I Talk About Running
作者: Haruki Murakami
出版社: Knopf
原作名: 走ることについて語るときに僕の語ること
译者: Philip Gabriel
出版年: 2008-07-29
页数: 175
定价: USD 21.00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030726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