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大繁荣》这本书,是当时我去三里屯page one书店逛游时,除了感受豆瓣文青高逼格之外,找到的一本好书。刚开始的时候,是被封面设计的风格所吸引,接下来就是被书的前几页内容所震撼,毫不犹豫的交钱。但是很不幸的是,刚刚做了没有20页的眉批、旁批,书就被领导发现,接着就“借”走了。
但所谓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等到半年之后亚马逊又有了kindle版本,还是把它又买了一次,接着读下去。对于我来说,这本书的地位,不亚于去年读过的《邓小平传》和《变革中国》,可谓读过的经济学读物中最为重要的饕餮巨宴。
但是,这本书明显比其他两本书更长,而且由于缺乏上面很多的背景知识,特别是西方历史知识,要读完确实很困难。特别是目前每天根本挤不出一个完整的一个小时的情况下,到目前只读到30%左右,但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下,依然有很多重要的观点给了我重要的震撼和激励。虽然这本书目前所读到的进度,已经向我展示了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即目前的资本主义有着最为适合创新的体制,而社团主义和社会主义在促进创新方面,实际上有着数据上和事实上的阻碍。但我在这里并不想评价社会制度的优劣性,而是更多的是理解和摘抄:
(1)社会的繁荣,来自于社会个人的自我实现和成长,来自于欣欣向荣的社会情绪。而这种繁荣,首先来自于社会广泛的创新参与。社会广泛的创新,其核心并非熊彼特所说的技术创新,而是来自于商业者从资源整合和利益驱动角度而形成的新方法,也就是说,创新的核心是创新的商业活动。
(2)繁荣的核心是生活的兴盛:对事业的投入、迎接挑战、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其实,这既是对社会繁荣的定义,也是个人在这个现代社会中如何定义成功的基本价值观。
(3)获得收入可以带来兴盛,但收入本身不属于生活的兴盛。人生的兴盛来自于新体验:新环境、新问题、新观察以及从中激发并分享给他人的新创意。这是这个时代正确的价值观,也是对于人生价值的最好注脚。
(4)一个民族的繁荣取决于创新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认识到这一点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求稳定不求发展的价值观念,是对中国现状的最大阻碍。
(5)态度和信仰才是现代经济活力的源泉,主要是指保护和激发个性、想象力、理解力和自我实现的文化,他们促进了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
(6)在一个国家中那些希望拥有传统价值观,希望有自己的经济生活的人,应该有创建其个人生活的自由。而那些渴望美好生活的人也有在现代经济中自由工作的权利,而不能限制在传统经济中,被剥夺参与变革、挑战、原创和发现的机会。
(7)现代经济的未来是未知和不可知的,容易遭到重大失败、波动和伤害,使得身处其中的人们有种漂浮甚至恐惧的感觉,但获得新发现的满足、迎接挑战的兴奋、走自己道路的自豪以及在过程中成长的愉悦(简而言之,人民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必须付出这些代价。
(8)即使是资本主义最黑暗的时间,工人所获得的工资也是在增长,也比资本主义前期的生活要好得多。
(9)对于社会发展,更重要的是才智,而非节欲。
(10)美国依然是世界上创新最多的国家,其他国家生产率的提高,更多的是来自于对美国的学习。而生产率达到和美国相近似的水平时,其创新不足的问题就能够明显展示出来。
(11)发明与其背后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并不是什么新东西,而激发、鼓励和支持人们大规模参与发明的那些社会变革才是历史上的新事物,才是经济起飞的深层原因。
(12)出色的生产率的秘密在于不断发现新问题而掌握新规律,从而取得新结果,建立新关联。
(13)经济活力是创新背后的深层动力和制度综合体:革新的动力、必要的能力、对新事物的宽容度以及有关的支持制度。
今天先写到这里,但是想起当时在旁批上曾经画过一个图,讲的是思想对于创新的作用。好像是个创新中的四位一体要素,把思想也列到了其中之一,大概是技术、资本、思想、制度的四位一体。毕竟科斯也说过,中国未来的变革,来自于思想市场的开放。我联系起这两本书,还是有些感慨。真想着什么时候事业失意颠簸潦倒时,重回校园,做个经济学博士,专门研究社会思想对于创新所起到的作用,也算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大繁荣》——读后感之一
《大繁荣》热门书评
-
大繁荣:大众创新的胜利
21有用 0无用 严杰夫 2013-12-09
近代以来,持续的繁荣一直都是人类社会不懈追求的目标,与资本主义几乎同时诞生的经济学,自落世以来就一直将其作为最核心的研究主题。从鼻祖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及扩张性财政政策到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还有芒德尔、拉弗等供给学派,这些经济学上熠熠生辉的名字背后无一不透着...
-
【卖萌】有这么详细的评论,书就不用看了
15有用 5无用 剧本胖子李亦树 2013-09-25
人物简介 埃德蒙·费尔普斯费尔普斯1955年获美国阿姆赫斯特学院文学士学位,1959年获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诺奖得主詹姆斯·托宾教授。现为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院长。曾执教于耶鲁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1971年起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担任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纽约科...
-
持久繁荣:持续创新与动态平衡
13有用 2无用 奥德赛的暗流 2013-09-23
作为经济学诺奖得主,埃德蒙的这本《大繁荣》对近现代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进行了非常广泛的探讨,指出了多种传统思维在逻辑和实践上无可辩驳的失败与荒诞,并且指出了持久繁荣的核心在于保持创新能力。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讨论的范围非常广泛,内容极度丰富,能给读者多方面的启发。但如果说缺点的话,就是它作为一本通俗读...
-
创新是繁荣的核心机制
12有用 0无用 店长K 2013-11-19
昨天在FT中文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改革首先需要约束政府》,作者认为政府的作用应该分阶段性,在现代社会,则应减少政府干预,建立一个创新性社会,而这是“需要一定的政治机制和经济民主来配合的”。这与《大繁荣》的中心思想颇有共...
-
繁荣,源于创新,止于守成
7有用 2无用 锡兵在途中 2013-09-23
本书的开头把熊彼得的“科学驱动创新”观念作为靶子加以痛殴。按作者所言,熊彼得的科学主义创新观认为科技是影响创新结果的唯一的、决定性的因素。一旦科技进步出现,实现创新的经济过程(筹资、开发、推广)就是完全可以预测的(无论困难与否)。如此,创新的原动力和不确定性完全落在了经济活动之外。而作者认为,科技既...
书名: 大繁荣
作者: [美] 埃德蒙·费尔普斯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原作名: Mass Flourishing: How Grassroots Innovation Created Jobs, Challenge, and Change
副标题: 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
译者: 余江
出版年: 2013-9
页数: 392
定价: 65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08641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