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买了很久了,253页的书,在今天终于看到46页了。书看的很慢,个人认为如果没有战略及变革管理、财务、营销、客户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系统理论知识的话,看此书无疑为囫囵吞枣。
整书围绕着企业战略的衡量及管理展开,分两部份介绍,第一部分为怎样衡量战略,第二部分为怎样管理战略。BSC是为高层管理者提供一种系统、全面评价企业业绩的评估系统,主要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角度来衡量及管理企业业绩,BSC的出现对传统的衡量标准提出了挑战,传统的企业业绩衡量标准主要是从财务角度来进行评估,财务指标属于滞后指标,无法准确的评估企业业绩及成长潜力,容易导致高层管理者的“短视”,而BSC不仅保留了财务指标,更增加了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三个领先指标来多纬度衡量及管理企业的战略,这三个指标是财务指标的补充,这三个纬度呈因果关系链来支撑财务层面的指标实现。
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各有其不同的财务目标,对大多数企业而言,收入增长/组合;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加强资产运用及投资战略是推动企业战略实现的主要财务主题。第一、收入增长和组合目标主要包括:新产品、新应用、新客户和市场、新关系、新产品和服务组合、新定价战略六个主题。 第二、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目标主要包括提高收入生产率、降低单位成本及改善渠道组合、降低经营费用四个主题。第三、资产利用/投资战略目标主要包括现金周转期和提高资产利用及风险管理。而这种一切归诸财务的做法,明确显示企业的长远目的是为股东创造财富,而所有的战略及行动方案都应该帮助业务单位达到他的财务目标。
在客户层面首先得将企业的使命和战略声明转变为以客户和市场为基础的具体目标,辨别向目标细分市场提供哪些价值主张成为制定关于客户层面的目标和指标的关键,而通常采用的客户层面指标有两套。第一套是核心衡量指标,包括市场份额、客户获得率、客户保持率、客户满意度及客户获利率。第二套指标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即企业必须提供什么给客户,才能获得高度的客户满意度、保持率、获得率,最后达到高度的市场份额,属于客户结果指标的业绩动因驱动因素,业绩动因指标抓住了企业要向他的目标客户和细分市场提出的价值主张。几乎所有产业的价值主张都有一套共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归纳为三种:第一、产品/服务特征;包括质量、价格和功能。第二、客户关系;包括产品/服务的交货,涉及反应时间、交货周期和购物体验等。第三、形象和声誉。
BSC:化战略为行动
对“BSC:化战略为行动”的回应
《平衡计分卡》热门书评
-
个人对于平衡计分卡的一些看法
63有用 1无用 含竹飘荡 2010-03-20
记得在去年和老师讨论的时候,老师叫我回去读读关于balanced scorecard的书,说是现在最为火爆的管理工具之一。当时只是在当当网上买下了《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这本书,回来也只是草草翻看了几眼。后来帮着爸爸朋友的企业制定一些...
-
思想不错,可如何落实到实践
8有用 0无用 502的牛 2010-01-25
《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一书是最正宗阐述平衡计分卡系列书籍的第一本。介绍了什么是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的四个部分用什么指标来进行衡量以及实施平衡计分卡的步骤。 &n...
-
BSC:化战略为行动
4有用 1无用 鱼 2008-07-20
这本书买了很久了,253页的书,在今天终于看到46页了。书看的很慢,个人认为如果没有战略及变革管理、财务、营销、客户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系统理论知识的话,看此书无疑为囫囵吞枣。 整书围绕着企业战略的衡量及管...
-
知易行难,坚持更难
3有用 0无用 萧秋水 2012-03-06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企业,是按照平衡计分卡的思想在制订战略-按战略设定平衡计分卡指标-行动-检视,但却并没有取得好的成效?每家企业有不同的原因,但我觉得如果战略经常变动,再好的执行也没用,何况执行也未必到位。企业的经营有时候需要“拙”,一根筋,而不是太过灵动,如果战略半年...
-
思想重于方法
2有用 1无用 william yung 2006-11-27
平衡计分卡最初作为衡量绩效的工具开发的,但随着进行的深入逐渐演化为一种管理系统.其中有其必然.正如作者所言,任何一个公司的平衡计分卡都不尽相同.但是大多数都取得了进展.可见采用平衡计分卡的思想比运用实物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