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一个巨大的市场逐渐被唤醒。13亿人口的中国,成为巧克力公司至关重要的战略目标。
然而,中国的不平衡发展状况以及人们长期对巧克力认识的匮乏也使巧克力公司之间的战争异常艰巨。在外国,巧克力已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不能再常见的零食,在中国却几乎是一片空白;中国居民的收入以及长久以来的清淡平衡饮食结构也给巧克力市场的发展带来重重阻力;同时,中国相应的零售设施落后,冷藏设备匮乏。然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注定是个刚被唤醒的巨龙,潜力不可小觑。从另一个层面看,中国开始逐步进口外国商品,巧克力市场却依旧是个空白。向来对异域风情有着浓厚神秘感的中国自然也对这一市场有着巨大的助推作用。
首先,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认清中国实际国情。由于中国人特殊的饮食习惯和相对不高的收入,中国消费者更倾向于接受小分量的巧克力,因此,外国巧克力必须认清中国这一实情,推出符合中国消费者偏好的巧克力。在这一层面上,好时的kisses巧克力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不但设计了一口量的巧克力满足消费者需要与切合“分享“这一中国传统,而且其独特可爱的圆锥形造型更是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芳心,,“小身材、大味道”也正切合了中国女性消费者的喜好。与之相比,吉百利、雀巢等由于在中国建厂,必须持续不断地生产排块巧克力则使他们拘泥于大分量巧克力而效益不佳。另一个迎合中国消费者习惯的例子就是玛氏公司在超市推出散称巧克力,当然,是品牌专卖散称区,一举两得的既满足中国人消费需要又保证了品牌影响力。“一切从更实际出发”向来就是真理,在营销领域自然更是不可忽视。
这一真理的另一重要体现就是关注中国的相关基础设施。由于刚开始中国基础设施不完善,还以便利店、夫妻店为主,很少有冷藏设备,因此这决定了巧克力销售大多只能在极短的销售旺季实现。选择重要的城市、抓住重要的销售季节非常重要。举一个反面例子,金帝。金帝因为在一线城市市场被五大巧克力公司挤占而选择退居二三线城市,这酷似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然而,其结果确实不如人意的,正是因为即使本土生产的金帝价格可以低一些,但中国一些农村地区一不具备冷藏设施,二没相应的收入基础,三是居民对食物的品味落后于一些大规模城市10--15年,所以这是一步显而易见又令人唏嘘不已的错棋!
巧克力这一神秘的舶来品凭借其舶来的独特身份一直在巧克力界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使得中国人宁愿花更高的价格购买外国巧克力而不是口感可能相似的中国巧克力。品牌力量尤为重要。雀巢曾为降低产品成本使用代可可脂生产巧克力,却遭到消费者唾弃,给产品信誉带来重创。费列罗-----专注打造高端礼品巧克力的品牌则树立了巧克力界的标杆。首先,费列罗极为重视产品质量,“超过6个月的产品就不在分销到零售商店,离保质期还有3个月,产品就被撕下货架”、“费列罗公司的中国联络代表会到各个零售商店检查保质期,取走积存的产品”正是因为这样谨慎地态度,费列罗一直可以给消费者呈现最新鲜美味的巧克力,维护品牌高端形象。费列罗同时在广告中花费心思,通过大使在宴会中品尝巧克力对巧克力大加赞赏的镜头长久提升消费者心中对巧克力的高端印象,这也就难怪中国消费者愿意花大价钱购买费列罗甚至是将它作为送礼的首选了。中国本土的金帝就敏锐地发现并巧妙地借助中国消费者对外国高端巧克力的固有印象,采用了外国品牌”Le Conte“,可以说是非常识时务。
打入新市场,要想让对外国巧克力不甚了解的中国消费者认识到自己的品牌,让他们在高达万余种商品的超市注意到自己的商品,产品的包装设计很重要,广告的投入也是很重要的。那些在广告上独具心裁的商家往往可以获得成功。好时的”小身材,大味道“,德芙深入人心的”丝般享受“,士力架新颖的广告设计,金帝煽情的”给最爱的人“都让他们在消费者脑海中留下印象,不至于埋没在浩瀚的商品大军里。相应地,吉百利了然无趣的”A glass and a half of milk in every half pond of milk chocolate“则不会让消费者记住自己,雀巢巧克力根本不打广告更是屡屡让本就包装相似不会让消费者注意的巧克力退出货架。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专利权保护问题,典型的就是”金莎“山寨”费列罗“。由于金莎口味与费列罗相近、设计与费列罗相似,”金莎“其名更是趁费列罗没有注册中文商标而直接将原属于费列罗的”金莎“一名盗走,因而”金莎“大行其道,费列罗差点将自己的独特产品拱手相让。当然,尽管如此,费列罗还是坚持自己的高价策略,因为他深知任何降价行为都会消弱自己千辛万苦打造的品牌形象,因而决不妥协,不管山寨产品怎样横行霸市,费列罗始终在消费者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有着忠实的受众。
美国的箭牌口香糖在中国深入人心,无论在哪个商店,深知是在各个车站、火车站的书报亭,你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箭牌口香糖已在中国市场上呼啸而过,市场进程早已非同小可。而在这样一个13亿的中国市场上,巧克力之争仍在精彩的上演却也异常艰难。中国目前还有许多中小城市不断崛起,得益于经济的发展以及电视互联网等的影响,巧克力受众将会越来越多,中国的基础设施不断地完善,中国人饮食口味的不断改变,这些,都在不断召唤者巧克力公司们时刻准备好迎接不断接踵而来的挑战。
巧克力市场,远比想象的复杂
《巧克力之战》热门书评
-
巧克力在中国的寻路之旅
9有用 0无用 一身冷月 2013-03-24
以下内容主观性较强,还请轻拍。费列罗:走的是高价路线。使用服务全包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独具慧眼之处在于牢牢掌握了中国人爱送礼的心理,宁可买贵的送人,也舍不得自己吃,定价高于主流巧克力。在包装上比较奢华,看上去有一定档次,品牌形象佳。失足之处在于对中国的商标注册保护太有信心了以至于强大的山寨货金莎抢占了...
-
note --成功的方法千万种,理念必须唯一就是顾客至上
1有用 0无用 熊小月 2013-04-02
1、当你知道如何开展工作时,自然容易始终如一的贯彻政策;但是如果你还在黑暗中摸索成功的正确模式,那时必然是举步维艰。2、过度扩张,对很多在中国开展业务员的跨国公司而言,是个诱人的陷阱,主要体现在缺乏足够的市场支持及分销管理,就盲目的将某个商品推向一个城市或者地区。总公司下达的指令、不充分的市场营销活...
-
我的书评只是记录我读过了这本书
1有用 0无用 企企 2013-12-19
前一阵子读的,很多营销和跨国管理的内容,其实并不十分关心,每天如饥似渴的读着,应该源于对巧克力品牌的虚荣心。我想知道巧克力是可可豆分离成可可脂和可可粉,在重新加水复原,加牛奶蔗糖什么的。我想知道哪个牌子比较古老比较经典比较有历史,哪个牌子的那种产品比较受欢迎,我最爱的小东西又是哪家公司旗下的,以及他...
-
巧克力市场,远比想象的复杂
1有用 0无用 Apple 2014-07-20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一个巨大的市场逐渐被唤醒。13亿人口的中国,成为巧克力公司至关重要的战略目标。 然而,中国的不平衡发展状况以及人们长期对巧克力认识的匮乏也使巧克力公司之间的战争异常...
-
有意思的巧克力跨国公司发展史
0有用 0无用 木苗Freya 2016-01-21
说起对这本书的兴趣,多半是因为它的名字。在各种财经书籍堆起来的财经大学图书馆里,这本书无疑让人眼前一亮。作为一个什么都不懂得freshman,饶有兴趣地捡起了这本书看了看,翻开一看,仍然是想象中的有点区别,不过也凑合,满足我这颗好奇的心。说起巧克力,从小到大我对巧克力的印象几乎只有德芙丝滑牛奶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