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图书网> 策划> 赢在用户>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对“读书笔记”的回应

西北老农 2008-07-05 15:07:50

第四章:进行定性的用户研究

刚进入这章的时候,看着作者说讲故事,我想起了英语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在做英语阅读理解的时候,最大的忌讳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作者身上。在每篇文章后面的五个问题中,除非明确问你你的想法是什么,其他的肯定都是作者的想法。如果文章中作者赞成同性恋,尽管你很讨厌这个东西,但是你依旧要用欣赏的角度去赞同作者的观点,哪怕只是十几分钟……

还有一点我不得不纠正一下,在前文中我坚持方法论是一门理论,但是现在我必须承认,在作者的笔下,方法论其实就是方法,作者在详细的向我们描述该如何定性的研究用户,把每个步骤和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都说给了我们。

还有一点让我疑惑不解,就是这本书的作者和《Don't make me think》的作者是什么关系?是不是一个研究机构的,因为在概念、用语、方法论和方法步骤上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了,是科学就是严谨的,还是因为近亲关系?

好了,进入正题。作者认为,定性研究方法包括三种:一对一的访谈、现场调查和可用性测试,同时顺便说了可以借助其他资源,隔山打牛。

在一对一的访谈中,作者按照访谈对象、访谈后勤工作、访谈主题和访谈的输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访谈对象中,又介绍了寻找访谈对象、邀请访谈对象和确定访谈次数等细节问题。

对于现场调查可用性测试我就不多说了,因为在我的概念中,这个已经印象很深了……

西北老农 2008-07-05 14:41:17

第二部分:创建人物角色

第三章:创建人物角色的方法

看了标题,我们就知道,接下来作者要传授我们方法论了,但国外作者和国内作者在方法论方面有些不同,国外的似乎在实践方面结合的更多一些。

1、用户研究纵览

作者在用户研究纵览中,主要是简单介绍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概念与区别,他认为定性对于定量的关系就是“人们说了什么”和“实际上做了什么”的关系,并表示人们说的和做的可能完全不一样。按照我的理解就是这样的:张三上了某网站,说“这个网站真他妈的难用!”(这就是定性),原来他看到了这么一段鸟语“%%&&¥¥#@#@¥%”,他不知道这段鸟语是什么意思(这就是定量),然后回过头来对旁边的我说“看到没,网站在告诉我们怎么刮胡子”…………%%¥¥##%……&&%¥%¥作者说索尼公司就吃过用户这种言行不一的亏……

2、定性人物角色

一定要注意,我们是在说方法论,尽管和实践结合的很密切,但方法论就是方法论,或者说,是指导理论,或者叫做指导原则。

先定性研究,先去找十二岁以上的雄性激素分泌正常的男人,然后再定性的基础上细分用户群,分为未婚的,已婚的……再为每一个细分群体创建一个人物角色,张三,男,18岁,未婚,三天刮一次胡子,络腮……

作者说定性人物角色,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只需要相对低廉的投入,可以增进大家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而且需要的专业人员要少很多。是啊,男的一看就知道,除非那些打扮确实很过分的,实在不行去男厕所门口等……缺点是没有量化的证据和已有的假设不会受到质疑……我不大看得懂……

3、经定量验证的定性人物角色

作者在定性研究的三步骤的第二和第三步骤之间增加的一个步骤,叫做“通过定量研究来验证用户细分”,作者建议可以通过问卷分析的方式达到……我完全同意作者的建议!

至于这种方式的优缺点,同定性的一样,好像主要体现在老板是否满意上面……即老板对你所拿出来的这几个男人是否满意上……

4、定量人物角色

对于定量分析,作者所讲的是五个步骤,我就不再写出来,因为我看着看着就想起了我们在上大学时所做的层析试验了……特别是在搞纯化和分离的时候,我们先要搞清楚混合物中包括多少种物质,他们的分子量都是多大的,分子直径都是多大,是什么离子极性的,然后我们就把一些有与之相匹配的硅胶、活性炭、氧化铝、离子交换树脂或离子交换纤维放进去作为固定相,流动相经过固定相,出来的时间各不相同,就分离开来了……

搞IT和生物并没有多大的冲突,所基于的方法论都是相同的。



西北老农 2008-07-05 14:08:11

第二章:接触人物角色

作者说人物要可信,他说包括三方面的含义,首先每个人物角色都能代表你所关注的真实用户,其次人物角色的属性和描述是准确而完整的,最后这一组人物角色能覆盖所有的用户。我想到了一个自己的例证:你的网站是教男人们如何用吉列剃须刀刮胡子的,那首先要选择一个已经超过十二岁脸上长了胡须的男子,而且要有手脚都能动的,一定要确保是个带把儿的。

人物角色选好后,可以带来的好处有:

1、专注

可以让你更加专注自己所做的事情,其核心在于是为谁在做什么事。

我觉着作者所说的那个点评很有意思,谁喜欢点评?何处发表过点评?为什么参与讨论?是什么激发了灵感?

我想起了我在豆瓣上的所作所为,你呢?

2、人物角色引起共鸣

想起昨天跟一个校友聊天时说说的“当一个人身处其中时,更关注自身的感受,而不是旁人的感受”,我想在网络公司更是如此,当大家身处其中时,也是更关注自己的感受,而不去考虑同事和用户的感受。唯有大家都站在用户的角度时,感受才有共同。汶川地震不也证明了这个情况吗?当我们都把自己当作汶川人时,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就凝聚在了一起!

3、人物角色促成意见统一

给一百个人设计出各自合身的衣服显然不如给一个人设计一套合身的衣服要容易的多!

4、人物角色创造效率

看了作者说的,我都不知道该如何解释了,可能作者是想凑5这个数吧

5、人物角色带来更好的决策

当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不同的人的不同的目标变成一个共同的目标的时候,显然,决策已经非常容易做出了……

在作者所举的两个例子中,一个是令我们无数中国人前一段时间倍受鄙视的CNN的官网CNN.com,真的想不到原来CNN.com在做网站的时候竟然如此用心,但为啥在报道新闻的时候就不能“以用户为中心”呢?幸好我也看过CNN.com,好像BBC的网站也采用了与CNN类似的风格……比如international……怎不感叹“做人不能太CNN,做网站可以CNN”……

还有一个例子中的电子商务网站基于不同的购物习惯的人来设定用户,是一个很好的思路,需要借鉴一下!顺便说一下他设定的用户类型:一个只在商店购物,一个只在线上购物,一个即在线上也在线下购物,还有一个是出了商店和网站,还使用产品目录购物……对了,不知道国外的产品目录是个啥东西,是不是类似DM一样的东东?

作者说了,销售是相通的,人性更是相通的,在网站之外,我们亦可通过设定用户角色的方法让我们的工作做的更好……

《赢在用户》热门书评


书名: 赢在用户
作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原作名: The User Is Always Right
副标题: Web人物角色创建和应用实践指
译者: 范晓燕  |  [美] Zivv Yarr
出版年: 2007-08-01
页数: 195
定价: 29.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11218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