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直到读罢日本学者江本胜先生的《水知道答案》,才肯承认,不止女人,男人,一样如此。
一开始,只是浅显地知道人体70%由水构成,地球表面积71%被水覆盖,也只是被书中闪烁的水结晶图案深深吸引。慢慢地,才学着体会,体会每一滴水,体会水滴的心,学着去明了,明了我们身边,包括我们自己,去聆听,去感受,去温暖,去感恩。原来,水,和你一样,和我一样,我大家一样,拥有生命,能够感知,可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传达爱,还有感谢。
WATER KNOWS ANSWERS,她知道你不知道的,她知道我不知道的,她甚至知道人类所不知道的。不可思议,面对爱意与诅咒,水的变化与人并无二致,结晶展示出来的美丽与浑浊是那样清晰,带给我瞳孔的是那样分明,赐予我心灵的是那样深沉。
水和人一样,作为万物之一,自然承载,创造和谐。尽管被污染得面目全非,但她真正需要的,却不是被净化,而是彻底地被尊重。所以,我们每做一件事,每面对一个人,是不是可以多一些感谢,多一些温和,少一些苛刻,少一些抱怨;是不是可以如水一般,顺其自然,但流水不腐,最终可至善,自然可至高;是不是可以微笑,微笑,再微笑,净化自己,温暖别人。
不仅是水,世间万物同样如此,包括现在敲打的键盘,照亮书桌的台灯,还有身边的打字机。
我开始了解一个叫做“量子力学”的词,我从此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水知道答案。给人勇气与力量,赐予我们以信仰。
看到的人,请您去读WATER KNOWS ANSWERS吧,相信我。
每个人都是水做的
对“每个人都是水做的”的回应
《水知道答案》热门书评
-
揭揭伪科学的皮
530有用 94无用 风向南洋 2007-01-13
你要是把这本书作为宣扬“爱和感谢”的温情读物来读的话,那是很受用的。不过这样的文字,刘墉同学那些专门写给小学初中女生看的温情立志文字似乎更温馨一点。如果你被里边什么“顺势疗法”,“物质的波动性”之类的词儿忽悠得晕头转向以为那就是这本书的科学理论根据,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江本胜同学还号称是个医学博士,真...
-
这打分分布,简直是豆瓣的耻辱
170有用 40无用 高地清风 2008-06-06
2011.12.3更新:@东方快车:你赢了,我输了。我不再相信这是什么豆瓣的耻辱了,跟豆瓣有什么关系啊,只跟人有关。跟人的脑子有关。几年前的一个评论,没想到引来大家这么一番厚爱。不过实在没有时间来一一澄清。我耗不过你的。我输了。你的几个回帖我删了,也不准备争论下去了(新回帖会继续删)。关于善意谎言、...
-
【批评】对这本书“逐字逐句”的批评……= =+
94有用 6无用 上弦弓张 2011-05-07
PS:阴差阳错看了这本伪科普,怨念郁结,不吐不快,于是有了这篇文。我这人有个习惯,在看一本书之前不会刻意去查询该书内容简介及作者生平,我倾向于直接通过书籍本身去了解作者的思想与为人。相信大多数书籍作者也怀有类似的情感——希望读者能通过自己的作品来了解自己吧。于是我站在没有任何偏见的立场上读完了这本书...
-
感性之上的狂热
92有用 4无用 王伟利 2008-10-22
1.江本胜,没拿诺贝尔奖,没得到科学界的公认,没对读者拿出切实的科学证据。2.江本胜的哲学幻想也是很多人的幻想,所以这个议题的分量很重,破解的人足以领取诺贝尔奖。3.感性的读者们,不需要为别人的幻想去做实验,因为别人如果真找到了破解,不用等你做,他早把奖给领了。4.假如你为你自己而做,没问题,因为你...
-
爱不需要被证明
37有用 6无用 来园的桃子 2009-07-13
如果这本书的目的是唤起大家对“爱”的重视的话,作者是多此一举。因为即使不用实证的方法,我们每一个人还是一样会相信爱与感激的。爱与感激这样美好的情感不需要任何实验的证明。人类有各种办法来表达我们对爱与感激的赞美,用文学,用音乐,用绘画,用各种人文的手段。难道这些还不够吗?还是我们麻木了厌倦了审美疲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