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现在好多了,”1966年1月底,梅尔写信给奥黛丽的父亲说,“又振作了起来。虽然我们不让她做太多事,不过她的身心状况都大有进步。她将在这里休养四个月。” 梅尔觉得“她好多了”,但奥黛丽自己并没有这样的感受。她写明信片给父亲说,她觉得自己离完全崩溃“仅一线之隔”,“还有这么多考验,我祈求上帝赐我力量与勇气”。在这封短笺上,她的署名是“爱你的MP”。这个缩写的由来是,奥黛丽小时候,父亲觉得她长相古怪、个性如谜,所以昵称她为猴子谜。 到了3月底,她的确好多了,从阿尔卑斯山的度假胜地写信给父亲说:“终于有真正的休息和灿烂的阳光,我每天早上散步,下午游泳,按摩、大睡特睡……现在终于好了,不再哀伤。5月1日我要在圣托培展开工作,然后到巴黎——剧本很不错。”的确如此,只是拍这部片子对奥黛丽的私生活带来严重的后果。 惠勒已经执导了三部奥黛丽演出的经典之作,如今轮到多南为奥黛丽拍摄三部精彩的电影。多南奉上编剧菲德列克•拉斐尔的新剧本《俪人行》,拉斐尔刚以《春花秋月未了情》摘下英美两国的金像奖,这将是奥黛丽全新的出发点。 《俪人行》的剧情是描述一段12年的婚姻,因为日常琐事、不忠实、悔恨、误会和被辜负的期待,岌岌可危;而在这段婚姻中,穿插了共同的快乐、温馨的回忆、难忘的爱和支持,以及心领神会的了解。片中的情节并没有依时间顺序陈述,而是来来回回,穿插回忆和现况,呼应剧中一条不确定的路,彷佛沿路向前,常有看不见的曲折和转弯;这条路其实是剧中的一个角色,在每一段情节中都会出现。 奥黛丽读了剧本,有点担心内容和自己的形象不符。剧中亦庄亦谐的对话很尖刻,甚至有点愤世嫉俗,变得成熟的妻子角色乔安娜不是从头至尾都很讨喜,而且原汁原味没有经过美化(不像《蒂凡尼的早餐》中的荷莉是与卡波特的原剧本略有不同)。乔安娜这个人物与奥黛丽之前演过的角色截然不同,她很担心损及形象,失去影迷。另一方面,乔安娜和奥黛丽本人的确有些地方很像,奥黛丽看出这点,不由心惊。最让她不安的或许不是角色的不忠,也非赤裸裸的床戏,而是剧中人触礁的婚姻与她12年的婚姻有许多雷同之处。她告诉梅尔,她觉得这个剧本一点也不适合她,也就是表达拒绝之意。 《俪人行》一波三折,一开始就争议不断,几度宣告流产。首先,多南很坚持纪梵希不可以参与,但奥黛丽抗议说,他的服饰让她信心十足;不过导演不肯让步,她的服装得改头换面。最后奥黛丽听从梅尔和多南的话,但并不开心。新的服饰设计团队包括英国时尚名家赫迪•雅曼、玛莉•官,以及帕可•哈巴纳等现代感十足的设计师。设计团队成员之一的肯•史考特说:“奥黛丽觉得,明亮的色彩和流行的花样会让她的容貌相形失色。” 接下来,对于与奥黛丽搭配的男主角人选,又有一番争议。她对这个问题有主导权,表示不想再接受荷顿、鲍嘉、方达、库柏这些人选,希望有个奥图尔这样的当代影星。大家提了许多名字,也联络了其中一些人,保罗•纽曼读过剧本之后拒绝。最后有人建议请比奥黛丽小六岁的阿尔伯特•芬尼参与演出;受古典戏剧训练的芬尼刚演完《汤姆•琼斯》,享誉国际。 在拍片的四个月里,她和芬尼以最谨慎的方式假戏真做。他们私下排戏,两人单独到海边,一起用餐。她已经对与梅尔的婚姻死心,两人不过维持法律上的表面关系,而芬尼已经离婚。他极有幽默感,非常聪明,对自己的演技很认真,而且他的个性对此时的奥黛丽颇有帮助:他总是活力充沛、兴高采烈。这段关系非常简单直接,因此在她的爱情生活中独一无二。 “拍片的最后几周,我简直认不出奥黛丽了。”多南回忆道,“她自由自在、非常快乐,我从没见过她那个样子——这么年轻!我想这不是因为我,而应该归功于芬尼。” “她和芬尼就像金童玉女,共创那段快乐时光。”那年夏天常去片场探班的厄文•萧说,“双方互相了解,有他们自己的笑话和秘密,旁人很难参与。梅尔在的时候,情况很有趣:奥黛丽和芬尼两人装模作样,就像想装大人那样,有点尴尬。”无论当时或日后,芬尼都守口如瓶,只说他与奥黛丽的关系是“我所有过最亲密的关系之一”。奥黛丽的态度模棱两可,她微笑说:“我真的喜欢芬尼。”然后就结束话题。而此时全球八卦记者都在报导两位明星之间的“友谊”。 六岁的肖恩这时随父亲在西班牙南部拍片。奥黛丽在8月11日写信给父亲说:“梅尔把时间分配在肖恩、我和他的工作上。”但次月初,《俪人行》杀青,事情出现奥黛丽意想不到的发展。没有人知道她和芬尼怎么分手的,但9月间,身边的人都看出她表情阴沉、紧张焦虑,连芬尼都无法消解。根据知情者的说法,梅尔告诉妻子,除非她结束这段婚外情,否则他就要提出离婚,理由是她通奸。这让她非常惊恐,这意味着她很可能因为被控以不适任的母亲,而必须与儿子永远分离,至少也会有部分时间见不到他。她现在勉力维持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唯一的原因就是肖恩。 即使梅尔没有直接把他的意图告诉奥黛丽,她也确知他一定不会错过这个媒体已经闹得沸沸汤汤的机会。如果他真的指控妻子不忠——谁能保证他不会?——奥黛丽要保住儿子,恐怕没那么容易。无论梅尔的私生活是否也周旋在众多女人之间,至少媒体没有报导出来,这就是差别所在。她恐怕会是输家,而且输得很惨。 “我记得那时父母的关系很紧张,”很久以后,肖恩说,“只是多年后,我才知道那是因为她在拍片时与芬尼假戏真做。”这段恋情为了避免孩子公开受辱而告终,但这个孩子却无可避免地必须面对父母的正式分居。 这种焦虑让奥黛丽在片中的情感更有深度。她在影片里从爱沉思的女孩变成爱嬉闹的伴侣、快乐的妻子、多疑的配偶和母亲,接着自己也出轨,最后接受了自身婚姻的混沌状态。无论情节的发展如何散乱,观众都可以凭着她不同的衣着和发型,了解她变化的阶段。然而,在这部影片中,奥黛丽也借着表情和声音的变化,深刻地传达了她的转变。 “这个角色需要奥黛丽之前不曾有过的情感深度,”多南说,“我认为这是她历来最棒的演出。”全世界的影评人都有同感,但正如奥黛丽所预料的,美国观众不喜欢奥黛丽转型。1967年,这部影片在美国无线电城音乐厅上映时,票房少得可怜;海外卖座好得多,可能因为欧洲观众比较习惯电影里对婚姻的坦白描绘。
奥黛丽·赫本——赫本和《俪人行》男主角假戏真做,再次出轨
书名: 奥黛丽·赫本
作者: [美] 唐纳德·斯伯特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原作名: Enchantment:The Life of Audrey Hepburn
副标题: 全彩典藏本
译者: 庄靖
出版年: 2014-6-1
页数: 312
定价: 4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0573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