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汪康年师友写给他函件的汇集,大都写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尤以戊戌变法前后收藏最多。由于汪康年长期经理报务,中经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以至辛亥革命,当时各派重要人物和他书札频繁,声息相通,本...
本书是100年前英国人丁乐梅在中国的徒步旅行游记。文中记录了当时中国的自然环境、社会状态及变革情况。作者的这趟行程长达1600多公里,从文明开化的上海一直走到西藏、云南等尚处于原始状态的边陲小镇,其旅...
《饮冰室合集》编于1929年梁氏逝世后,是梁启超唯一授权的著述集成,堪称梁氏思想文化探索与贡献的集大成之本。虽然在此前后出现过众多梁著版本,但它们都不能取代《合集》的典范意义。该本于1936年由中华书...
面對「媒介黨國化」和「媒介商業化」排山倒海之勢,中國報刊的「文人論政」有何時代意義?本書以「結繩記事」的方法,選取中國新聞史上的關鍵人物、關鍵事件、關鍵節點,串起一部曲折而複雜的中國新聞史。以這樣的方...
本书为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梁启超研究班的共同研究成果。诸文以研究梁启超在政变后流亡日本14年间接受西方及日本学术文化为出发点,从新的角度,分析了日本明治时代政治、学术、文化对梁氏产生的影响及其过程,找...
1918年,辞去段阁财长的梁启超,带随员刘崇杰、张君劢、蒋百里、丁文江、徐新六赴欧洲考察学习,历时一年多。期间,在法国居留最长,1919年在巴黎和会演讲,以辛辣深刻的笔触剖析巴黎和会本质。逢哲学家柏格...
周佛海是民国时期政治舞台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抗战爆发后随汪精卫脱逃重庆,在南京建立伪政权,是傀儡政权中继汪精卫之后最具实力的显赫人物。由于其身居要职,他所记载的内容极其广泛,如有关暗中和日本进行交涉以及...
治史在求真,即以汉唐还汉唐,以宋明还宋明,各还其本来面目,而后史实始明。此书据旧有之资料,钩久沉之史事,客观析辨,悉心斠论,抉诬正误,将义和团之真相,大明于世,使治近代史者,对此事重新估价,则斯书诚不...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医疗社会文化史研究的论文集,共邀集了来自中、美、日等国的18位历史与医史学届的专家学者,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来共同探讨清以来的疾病、医疗和为生问题。
《中国1927•谁主沉浮》是《重返五四现场:1919,一个国家的青春记忆》的姊妹篇。1920年代,一场震撼中国的大革命风暴,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当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被辛亥革命推翻后,中国的未来,...
本书是作者考察内外蒙古的日记。往返九个月,行地万余里,对内蒙之王公政治,外蒙之共和政治,以及社会、经济、种族、宗教、交通等等,做了详细记载。这部日记在民国时代享有“蒙古文化宝鉴”的美誉。
“谁是我们的敌人?”是革命者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假如没有“敌人”,或者纯粹只是某个人的私敌,那么,革命的发生就没有社会和历史的合理依据,革命组织也相应地失去了存在的契机和必要。中国土地革命的领导人是怎...
十九世纪初年,中世纪的最后一个盛世刚刚过去。此后的百余年,是一个“回海变秋气”的衰世。值此大变局中的人们既为古今中西之争所苦,又不能不在古今中西文争中为民族寻路。因之而有前后相继的思想潮流和社会变革,...
《梁启超年谱长编》是任公的年谱长编,治近现代学术思想者必读。近现代人物年谱中的一部鸿篇巨制,以资料翔实著称,尤其是书中摘录谱主与其师友往还的七百余通书信,史料价值极高。编者在处理资料时,将其按年分类连...
本书由《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等人在1913年1月发表的文章整理而成,原名《十年以来中国政治通览》,从辛亥革命当事人的角度,回顾辛亥前十年的经历,分析革命的前因后果。五千年来专制帝王之局,于此十年中为一...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围绕太平天国的重大事件、政治社会制度、政治观念展开研究;善于从历史的细微处进行深入探讨,对太平天国史上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就太平天国史研究的思路进行探索,开拓了太平...
《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1844-1946)和官督商办企业》作者以近代中国绅士资本家盛宣怀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中国电报局、华盛纺织厂、中国通商银行四家官督商办企业为主线,大量使用中文、日文和西文的可靠...
《富国的伪善》准确地预言了当下的危机,那是不太合乎事实的,但是这次危机的确证实了《富国的伪善》所提出的两个中心命题。首先,这场危机暴露了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缺陷,而这些理论正是《富国的伪善-自由贸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