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图书网 > 风间隼的图书主页

风间隼的评论

  • 义和团运动的起源
    论点:1,义和团与白莲教无关。2,义和团没有单独的起源,是各种因素聚合的产物。详细考察了天灾、西方传教、戊戌变法、地方经济、盗匪传统和民团等因素,认为从民间传统来的降神仪式是使拳乱蔓延开来的关键诱因。问题是,该书恰恰是在秘密教门和降神这两个关键点上语焉不详,这样立论就很成问题了。
  • 寻求富强
    这本书说明治思想史果然是难,而其成果也必有特殊价值。史华兹出入中西学术传统,将译者、译作、风格与时代打通了研究,指出严复那一代知识分子在接受西学时的特殊着眼点其实是救亡图存,因此个人自由远不如国家能力受重视。对理解后来的历史走向很有帮助。ps,本科时代买的书,这都20年过去了才读完。
  • 近代中国的不吸纸烟运动研究
    界定很严谨的“不吸纸烟运动”研究,钩沉出晚清民国时期另类的社会生活风貌,读罢很有收获。各章之间的联系稍嫌不足,以第四章浙江的案例最有社会史和历史人类学风采。
  • 十九世纪中国的鼠疫
    结合交通贸易和自然环境分析,对云南-两广-福建的传播路径说得很明白。
  • 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
    所谓“生态史学”进路,就是用一本书诠释了“穷山恶水出刁民”这句老话。优点一是区分了“防御性策略”和“掠夺性策略”,二是梳理了从会党到革命的脉络,后者对前者“始乱终弃”的德行。但视角太局限于外部,文化这个中介被完全忽视。作者最初的进路是很有意思的,想考察会党叛乱与革命之间的连续性,但受制于自身的“宗教”概念,既没有考虑会党的信仰和理念,复又轻易将革命排除出了信仰体系之外,于是看到的就是革命作为现代社会改造手段与传统叛乱之间的断裂,而没有看到传统宗教理念的普世性与革命宗教性的一面。对乱世割据状态的描述很有意思,问题是,革命真的帮助我们克服了中国社会中根深蒂固的割据倾向了吗?
  • 中国绅士的收入
    意义重大的研究,从族谱劝募单来推算各级官僚收入的想法颇具巧思,各类收入的比较大致可信,但总的来说只能是姑妄听之,涉及相关问题时可作参考。
  • 民国时期的土匪
    中国社会学学者都应该读一下。
  • 商文明
    用人类学知识探求古代谜题的典范 。对商代“乙丁制天干群”的考证、“三代平行说”和三代“政治歧异文化类似说”都很富启发性,最后对文明的界说也颇富新意,“文明的衰落带来社会的进步”振聋发聩。对我而言最吸引人的还是他对农业、道路、国家关系等细节的展现,可惜还做不到完全复原。虽然对大量考古成果的综述显得有些枯燥,但正反映出其论证的严谨。
  • 何谓公民身份
    沿着共和主义和自由主义两条线索梳理公民身份的历史,综述了全球化、性别政治和各种亚国家公民身份的挑战,比较清楚的入门书。
  • 国家与社会
    文后加吐糟的模式很好。王绍光、胡鞍钢、甘阳的文章臭不可闻。梁治平的文章很好,杨念群、王铭铭和项飚的文章延续了各自的研究,在当时看应该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