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图书网 > 欢乐分裂的图书主页

书评 (查看全部)

  • 日行千里,漂流离散,旋转不止

    对《婚礼的成员》这本书的评价 2006-07-20

    也许是麦卡勒斯是女性之故,她笔下的女孩心理总那么贴近现实,和《心是孤独的猎手》中那个小女孩米克一样,弗兰淇·亚当斯处在青春期的前站,身体在发育的同时,思想的速度却已远远超过,她眼里的世界是“日行千里,... 查看全部>>

  • 有关时间不朽的厚重的灰尘

    对《死亡匣子》这本书的评价 2006-04-29

    苏珊*桑塔格被誉为当今美国知识界“全才”和“良心”,2004年12月28日卒于纽约。她有着有别于寻常女作家的文风,并不纠缠于软绵绵的感情问题,她的目光更长远敏锐激越,她关注着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用真... 查看全部>>

  • 有一枚金币,就足够我们私奔了

    对《The House of Mirth》这本书的评价 2014-02-16

    “智者的心,住在哀伤之家;愚者的心,住在欢乐之家”。莉莉·芭特灿烂短暂如流星的一生命运,正是在这两级间的挣扎。一卷跌宕起伏的感情史,一幅衣香鬓影的纽约风情画,一个无法泯灭最终良心的困顿灵魂,一个上流阶... 查看全部>>

欢乐分裂的评论

  • 观点
    解析各位大家时不忘揶揄,入木三分,其生动度堪与小说比肩;优美文字背后的八卦野史,毛姆叔叔挖掘出大牌凡心、私心、野心甚至兽心,真是世上第一毒舌、第一专栏作家!
  • 黑塞之中国
    即使超脱如黑塞,仍不免以有色猎奇眼睛看东方,他作品中所有核心及精华、所谓禅和道,不过形而上的外衣;只是折射到我们眼中、人皆共知的故事,怎么那么别扭;前言中有一句“自从共产主义、民族主义、军国主义成为兄弟之后,东方对我已经失去魅力。”
  • 古人的胡子
    前半部的杂文风格沉郁非常,用词不无晦涩,曲意重重,偶尔流露的愤激依稀可见“美丽,清洁,智慧,以及对全人类幸福的幻影”;后半部是转行之后对器物的研究和论述,是真正埋首于故纸堆了,幸或不幸,见仁见智吧。
  • 地下时光
    职场冷暴力较感同身受,另一段平行较单薄,两段主题虽有交叉虽有际会相遇,但“蒙太奇”的力量并未显现,除了日复一日的感叹“孤独、疏离、淡漠、隔阂”之类,并未有所超越。
  • 苹果笔记本
    每次读这种刻意碎片、伤感矫揉的文字,都感觉自己宛如文盲,貌似唯美的独体文字组合在一起,怎么都无法理解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对这种玩味爱之无能、记忆渺远、多角度的短篇集,十分不耐,和“短经典”一样流于恶俗,断不可再碰,不知为何此作者评价甚高,国外的安妮阿姨也遍地都是呀,还不如去看篇童话更有收获。
  • 在切瑟尔海滩上
    细腻优雅
  • 客厅里的绅士
    情趣盎然,文字幽深,随性所致。奇趣的视角漫游潮湿幽暗的东方,夹杂数个不知名小人物的故事。
  • 意大利的黄昏
    装帧极美,翻译极雅,若究彼时事,同步推荐劳伦斯夫人之《不是我 而是风》;从充斥工业文明的腐败气息中抽身,在纺妇与僧侣身上感悟到超越与臻于无限之境、圆融与贞静,从数对夫妇关系中体味到两性关系的恒常对峙、精神完满与感官满足的撕裂,在湖光山色间触及到肉身渐融、灵魂重生的狂喜;漂泊途中的芸芸众生,暗沉的意大利之魂,依附于永恒暗夜的黄昏。
  • 波特哈根海岸
    当年刚过而立的阿姨青涩尚存、时有惊惶,笔风已呈大家之势(彼时她业已在国内成名,写出早年代表作),但游离国外的不安、孤独、紧张混合着怀乡,读来竟也非常绵密,最爱吕贝克一段,当时的惊惶会成为日后思念,这些小心翼翼记录的文字,真是贴合我的心思;可惜出版社无良,漏印若干页。
  • 西班牙主题变奏
    这样的游记是有多难写,对宗教、艺术、建筑、绘画、文学指点江山的同时,绝不能忘八卦特色,可怜的塞万提斯这次是大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