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图书网 > 虾米的图书主页

书评 (查看全部)

  • 卡萨布兰卡:在祛魅与复魅之间

    对《哈里发的神殿》这本书的评价 2014-07-02

    黄夏/文关于卡萨布兰卡,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1942年拍摄、由亨弗莱•鲍嘉和英格丽•褒曼主演的同名电影。但大家不一定想到,其时二战在欧洲和北非进行正酣,电影中的外景全系好莱坞斥资搭建而成,导演和编剧为... 查看全部>>

  • 琴瑟和弦中的不和谐音

    对《了解女人》这本书的评价 2013-02-28

    “举案齐眉”大约是人们对婚姻关系的最佳描述。然而在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的生活图谱中,这一美妙的字眼儿却浸满了刻骨的伤痛。奥兹一家可谓典型的书香门第,父亲博学多才、嗜书如命,懂十六种语言;母亲漂亮贤惠... 查看全部>>

  • 舌尖上的吐槽帝

    对《再赴美食之旅》这本书的评价 2013-10-30

    自《舌尖上的中国》一炮走红,国内电视和书刊便竞相跟风辟出专栏,介绍美食美酒名厨名馔,一时浓油赤酱鲜香麻辣纷纷登场,各地本帮菜特色菜私房菜轮番过招,引得大江南北的吃货竞折腰。咋看呢,这纷纷攘攘的气象甚是... 查看全部>>

  • 法国大革命时代的“食货志”

    对《好吃的哲学》这本书的评价 2013-05-10

    中国人谈食色变已久矣,不过,比起《舌尖上的毒》之类揭发食品安全问题的图书,《舌尖上的中国》及各种山寨书无疑在最近一年的书市上更为火爆,想来中国人还是一如既往地选择了务实性的姿态。但吃与不吃,终归是个问... 查看全部>>

  • 阅读的“炼金术”

    对《宛如一部小说》这本书的评价 2014-09-23

    黄夏/文每次听闻鲁迅作品被从某地某年级小学语文教材中删除,我总按捺不住欣喜的心情。这倒不是说鲁迅不够格,或者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鲁迅已经过时,因而不该出现课本中。而是说像我这样的读者,是不太能欣赏课本... 查看全部>>

虾米的评论

  • 智者
    非常晦涩,灰常练脑。
  • 哲学辞典
    严格意义上,此书不能算作学术书,因为伏尔泰基本上用很多文学性的笔法,以不正经的姿态来揭批假正经,作者本身也没有建立一套哲学化或者学术化的思想体系。值得注意的是伏尔泰自然神论的观点,他反对教条和迷信,也反对无神论,因为朴素的信仰是对抗所有理性和非理性“爆棚”时代所犯罪孽的有效工具。所以他说哲学家(包括科学家,比如牛顿)证明上帝的存在,而神学家和无神论者则否定了上帝。很难想象伏尔泰会赞成后来许多继承其政治思想的人所发动的血流成河的革命,就如卢梭怎么也想不到后人会把污水往他身上泼。PS:编校质量上需扣掉一星。译名前后不统一之类的就不说了,摩西讹成“魔西”,实在是太可怕了。
  • 未完的对话
    页数错了
  • 地下时光
    非常不错
  • 俄国思想家
    一月所读之书多一目十行,唯这本可说句句经心。伯林有如化学家那样,细腻地测出众多俄国人的自由主义PH值。如果说屠格涅夫和列宁是此酸碱值的两端,那么中间依次排布为:赫尔岑、别林斯基、托尔斯泰、车尔尼雪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巴枯宁。伯林对屠格涅夫最是仰慕,对托尔斯泰最是纠结矛盾。但除对列宁外,对所有人皆给予同情和理解。伯林书好看就好看在其既讲学理,又富于人情味。
  • 在切瑟尔海滩上
    近乎完美的杰作。看来姜是越老越辣,较之前作,这本《海滩》可谓字字珠玑,属于多一字少一字都不行的那种。一路读来一路笑,最终发现,这居然是个不见眼泪的杯具,让人唏嘘不已。不管怎样,11年第一本让人五体投地高高兴兴打最高分的小说。
  • 哈里发的神殿
    写得有点松垮,但还是挺有意思的。
  • 东京迷上车
    差不多是个流水账吧。不过行文风格很讨人喜欢,新井一二三应该是个大大咧咧的女人,别人介绍日本的食肆小吃恨不得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她就直白地担心那么小气的量够不够吃。
  • 布鲁克林
    托宾这书属于慢热型,题材稀松平常,就全见语言的功力行不行了。所幸作者深谙含蓄内敛的力量,读之很有十九世纪英国小说的古典味道。前三章积蓄气势,最后一章倏然爆发,主人公在他乡与故土之间摇来摆去,虽不见多少戏剧性的冲突和离奇的举动,但其内心纠结还是一见即知。当然,托宾太吝啬笔墨,我就猜想,主人公带了一身的美国味回到家乡,眼见从前不看她一眼的乡亲们此时将之奉若出过远门见面世面的上宾,心中难道就没有一点骄傲的意思吗?否则,她凄然离乡,重返美国,用单纯一种与美国恋人订有婚约的责任感来解释,怕是不足的吧?毕竟美国,使她活出了做人的尊严,和喜悦。
  • 强盗新娘
    阿特伍德的书越长越好看。讲的照例是女人的故事,但阿特伍德让人起敬的一点在于她写女权但反对女权主义。她对女权主义的分析很深很透,在一般的政治、经济领域之外,《强盗新娘》还衍生出另一种更为细腻的女权主义,那是女人们把自身有意或者无意贬为相对于男性的“第二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女性以占有爱的名义的相对道德优势(好比政治传统中,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穷人对富人,所享有的一种天然道德优势)。这就是书中的三位“受害”女性为何让人喜爱不起来,甚至认为她们活该如此,加害的另一位女性让人痛恨却又教人激赏——写作上,阿特伍德实写前者而虚写后者,这一点非常重要——而一帮朝秦暮楚的色男人何以只配当个路人甲乙丙丁之类的龙套而不是“加害”角色之关键所在了。阿特伍德始终不是个女权主义者,过去不是,今天不是,以后也看不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