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来渗透着浓浓的东方哲学,朴素而简洁。书中我最推崇的是,在开始一件事之前,问自己这件事对我的终极目标有什么影响?他的确没有教我们如何连轴转在最短的时间单位中完成最多的任务——而是提醒,你有没有想过,究竟自己想要什么?我们总是不停的照顾到别人的要求,而忘记最该关注的人其实是自己。
文中的方法和心得和《正念的奇迹》如出一辙,洗澡的时候专心洗澡,吃饭的时候专心吃饭,走路就专心走路。现在的人,走路的时候总低头看手机;吃饭的时候要看电视......我认识一学霸将统筹方法发挥到极致。打扫房间的时候听外语节目——练听力;照镜子的时候记忆贴在旁边写满单词的便利贴;洗衣服的时候练习shadowing. .. ...自然学业进步让我望尘莫及,别人要最少2年通过的考试,她一年就拿下。收获好成绩和赞誉的同时,头发也是一大把一大把的掉,夜夜失眠睡不着——晚上12前不会去睡,早上5点多起,太过用心,她这种状态其实我很担心,她都没有好好的吃饭睡觉啊![她告诉我,尽管她喜欢学习,但是这种煎熬她宁愿一次性集中起来突破也不要拖成长长的战线。]她这种长痛不如短痛的拼命方法我现在已经舍弃了,“旅程和结果同样重要”,收获的前提是保有健康的身心。否则胜利的果实还没享受就先挂了。
当然学霸不是普通人,有些人可以同时做很多事还都做成了,有些人一辈子就只在一件事上打磨。关键是,我们了解自己适合的方法,彼之美食,吾之毒药。我现在只想践行,一心走路,放慢往前的速度,用摄影师的眼睛,发现旅途的美。我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清楚我的目标,想要幸福的人生,加快速度不是唯一的选择,照顾好自己,按照自己的步伐,休息可以、慢下来可以,后退可以么?那是多么常见,但是不要忘记继续朝目标努力就可以。
照顾好自己
《少做一点不会死》热门书评
-
【笔记】从精简入手,然后发现积极动力,之后再谈目标
10有用 1无用 伊卡洛斯 2016-01-30
4p 极简主义=选择得当=快乐高效: ①自我设限; ②抓住重点; ③化繁为简; ④集中精力; ⑤养成习惯; ⑥小处着手。17p 减少工作量,但完成的都是回报最大的任务。毫无节制就像拿一把铲子挖整整一亩地,集中精力就像在同一个地方挖坑,直到挖出水来。27p 设限入手点(一次只改造一个领域,直到把它纳入...
-
多快好省,不是每个都好
4有用 0无用 ashley 2016-02-13
现在这个社会,竞争激烈,压力山大。每个人都要很高的要求,要更大的平台、更高的收入,要住更大的房子、开更好的车子。每个人都想多赚一些,发展能更快一些,于是,原本应用于电子界的“摩尔定律”开始适用于一般人类社会,不过含义上却有些相反:在一段时间内,我们的收入呈百分比级增长,我们的欲望和压力却呈几何级增长...
-
做的越多就意味着越好越成功吗?
4有用 0无用 闪闪发亮 2016-03-20
遇见这本书之前,我的生活是这样的,每天上班打开电脑给自己列出不下十五项当日To Do List,然后发到小团队讨论组。为了避免拖沓,我甚至还会在每项任务后面标注好完成的时间节点,但往往是包括我在内的队友当天任务完不成,或完成的没质量,大家一起闲聊的时候还会抱怨忙却没成果,看完书才发现这样的工作是...
-
你活着的日子有限,你不用着急
4有用 0无用 玟涛 2016-02-17
我们又上当了。可以看到原标题是《The power of less》(少的力量),也就是极简主义的less is more(少即是多)。它以命题形式出现,带着力量的既视感,而“少做一点不会死”则是一种规劝,初听起来有种“多做了也没人看到,少做一点不会死”的偷工减料味道。 该书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禅...
-
一次只做一件事
1有用 0无用 友竹 2016-03-01
文/友竹“一次只做一件事,要做就做到最好”。这是在本书看到的最认同的一句话。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更因为我们所处时代的繁忙和复杂,这句话本身便有了更加现实的意义。你还在抱怨自己每天被办公室的文件、电话压得喘不过气来吗?或者老板常在会上批判你工作效率低下,完全达不到他对员工的的最低期望值?你还听某专家...
书名: 少做一点不会死
作者: [美] 里奥·巴伯塔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译者: 王岑卉
出版年: 2016-1-1
页数: 224
定价: 39.8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50266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