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驻法记者记录的关于爱丽舍宫宴请国际贵宾的食餐文化及周边,比如政治风向或是爱丽舍宫后厨的不为人知的安排。很有意思。 我们对中美关系更关注一点。实际上世界朋友圈里除了“霸主”,还会有“侯爷”“财主”“屁民”“野人”之类的。多少年过去,此胜彼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构成了流动的世界秩序。此书带人遐想法国,“王公贵族”式的存在,在朋友圈里怎么拉关系找伙伴。 可为什么是菜单?法餐在西餐中地位崇高,法国人以此展现国家形象,方便又有面子吧。 书里讲的大多在密特朗 (François Mitterrand) 任期 (他任法国总统14年 ,1981-1995),朋友圈“小伙伴”有里根 (Ronald Reagan)/老布什 (George H.W.Bush)、撒切尔夫人 (Margaret Thatcher)/梅杰 (John Major)、施密特 (Helmut Schmidt)/科尔 (Helmut Kohl)、戈尔巴乔夫 (Mikhail Gorbachev)/叶利钦 (Boris Yeltsin)等,还有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江泽民。 *铁打的王室流水的首相 密特朗任期内,以国宾标准接待过英女王(92年6月)和日本天皇(94年10月)。 国宴用了鹅肝、龙虾、羔羊肉等传统高级食材(当代爱丽舍宫宴客有一道奶酪。但书里只一笔带过,蛮遗憾的);爱丽舍宫不直接用外面餐厅的菜式,无论多高级;区分餐标的高低贵贱,除了食材,配酒是比较直接的参考。女王和天皇,都上了78年的拉图,和羔羊肉是顶配。类似这样的最高规格,红酒必定用一级酒(拉菲Chateau Lafite-Rothschild,拉图Chateau Latour、木桐Chateau Mouton-Rothschild、玛歌堡Chateau Margaux、奥比昂Chateau Haut Brion,号称波尔多五大酒庄,近年在国内传唱度也很高;中法建交50周年爱丽舍宫招待习大大和彭妈妈的就是Lafite);白酒方面,分别用了伊甘酒庄Chateau d'Yquem of Lvsa-Lvsi和夏山.蒙哈榭Chassagne-Montrachet,也是比较顶级;香槟则是克鲁格Krug和酩悦的香槟王Dom Pérignon,作者多次强调这是真正国宾或极尊贵客人才上的。 92年英女王访法有没有特别政治环境因素。肯定有的。历史上89年东西德统一;90年海湾战争老布什带领主流小伙伴打了场大胜仗;91年前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匆忙中好像换了一个频道。在欧洲,20世纪以来,英国和法国一直都是好基友。两次世界大战也都是英国对法国施以援手.....历史车轮滚到2017年,谁又想到英国退了欧盟,特朗普Trump还上了台了。英退欧公投前,女王回答记者对公投结果的猜测,她只说了句“给我三个留在欧盟的理由”。公认的,女王和英国政治动向往往方向一致。 94年天皇原本只是去法国非官方访问。爱丽舍宫牵头日本外交部搭桥,捣持出来了国宾访问。密特朗执政的末期(95年5月离任),他的政府执意促成了这次外交盛宴,并在活动中表达了支持日本任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想法(新格局下,各国都在打着自己的算盘)。一个插曲是,当时在日本政坛根基不稳又退出联合政府的来自少数派社会党的羽田首相多次表达寻求法国支持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法国不给回音。结果密特朗却主动给了日本皇室一个大人情。
《菜单中的秘密》热门书评
-
革命与食欲
0有用 0无用 王小胆 2014-05-06
法国大革命时期,人民的食欲旺盛得不得了。有人拖着砍了头的尸体经过,人们瞪了一眼之后还是照样大吃大喝。当时政府禁止游乐狂欢,于是市民将这股闷气发泄在食物上。“革命与贪婪的食欲”,一直是一个奇妙的课题。爱丽舍宫在革命纪念日总会举行大型招待会,绅士淑女都会得意忘形地抢夺美食,让人免不了联想到“革命”与“食...
-
一部关于爱丽舍宫飨宴的记录片
0有用 0无用 Pelikan 丶 2014-08-18
这本书读起来就感觉像是在看记录片,西川惠从爱丽舍宫筵席的历史、职责分配、菜单中食材与陪酒的高低详细全方位的分析了爱丽舍宫的筵席。法国国宴已经不在仅仅是吃了,更是一种吃的文化,从陪酒与主前菜的搭配和陪酒年代以及产地都深深地展现出法国菜的精致与讲究。而通过...
-
菜单看大势
0有用 0无用 Magus 2014-09-11
“有时事后想想,从这些菜单上还真能看出些许世界大势呢。”这句话基本上就是本书的主题了吧。虽然觉得单纯的依靠菜单上菜品与酒水的优劣来分析外交的亲密度,本身就是“事后诸葛亮”式的思考模式。不过外交飨宴也的确带有一定的政治性,这一点也无可厚非。作者认真将爱丽舍宫宴请各级王侯国宾的菜单与国际时政结合在一起,...
-
[1]铁打的王室流水的首相
0有用 0无用 stupybighead 2017-01-23
日本驻法记者记录的关于爱丽舍宫宴请国际贵宾的食餐文化及周边,比如政治风向或是爱丽舍宫后厨的不为人知的安排。很有意思。 我们对中美关系更关注一点。实际上世界朋友圈里除了“霸主”,还会有“侯爷”“财主”“屁民”“野人”之类的。多少年过去,此胜彼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构成了流动的世界秩序。此书带人遐...
-
[2]总指挥官的遗憾
0有用 0无用 stupybighead 2017-01-23
93年1月老布什辞任之际从莫斯科转道巴黎,和密特朗开了一场记者会。会后是私人晚宴。 88年6月撒切尔夫人去往爱丽舍宫做实务性商谈。五个月后查尔斯王子黛安娜王妃也拜访了巴黎。 老布什卸任前和密特朗非正式访问会晤。牡蛎,是密特朗的最爱;阉鸡,冬日里上佳的野味。食材很温馨,代表了密特朗的不舍和对美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