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库 》一向给大家的印象,是用笨功夫,做踏实事。看似不谙世事,斤斤计较,不合更高、更快、更强的时代大潮。可时日一久,高快强们纷纷土崩瓦解遭人厌,踏实人的一桩桩踏实事,却越来越让人尊敬。
最新的踏实事是两函十一册《 共和国教科书 》出版。第一函初小部分,含新国文四册、新修身两册。第二函高小部分,含新国文三册、新修身两册。《 读库 》同仁不拼新不拼奇,只拼时间和细心、耐心,把百年前( 1912年 )的《 共和国教科书 》逐页逐字修补,影印再版。内中花费的心力与甘苦,我这个做过出版,又钻研过古籍修补细节的人,想想都要啧啧。
印制的精美不用说了,身边不少对书籍品相挑剔到变态程度的人,初见这书即摩娑不已两眼放光,可为佐证。我花两整天时间,把这套本该在十三岁前读到烂熟的小学课本逐字通读,回头再想印制的问题,觉得就这套书而言,再怎么精美的装帧都当得起,因为太有价值了,尤其是在今天。
《 读库 》主编张立宪说,对这套课本,人们津津乐道的往往是图文并茂,朗朗上口,让人赏心悦目。事实上只有初小的前几册较为浅显,而全套书配合的是较为系统而完备的七年学制,愈来愈难,并非一蹴而就的快餐读物。所以,这套书不应该是让小朋友短时间内一口气看个过瘾,而是需要几年时间的浸润,使阅读伴随成长。
要我说,也许百年前这套书是给小朋友们准备的没错,但搁今天就不这么简单了,绝大多数成年人也不妨借此课本补补课,让自己不那么浅薄、缺乏教养,还时时振振有词。比如我这代人,以及我前后的几代人,简而言之从“万岁”开始小学第一课的,都该来补补课。
补什么呢?一补教养。教养绝非知识可以替代,它就像母亲手中的针线活儿细细密密全是情意一样,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初小修身课,“爱亲”:“父往他乡,女随母,送于门外,请父早归。”这是一个女儿该有的修养。“镇定”:“王戎七岁,与众同观虎,虎忽大吼,观者皆惧,戎独不动。”这是个男儿该有的修养。
“去争”:“与人共饭,不可争食,与人同行,不可争先。”这是每个人都该有的修养……这些本该是十岁前受到的教育,今天多少人做不到?
二补德行。德行的培养就像栽树苗,起头儿不正,将来再粗再壮也是歪材。即便树苗栽正了,还要勤浇水勤培护,才能免遭邪风恶雨的歪曲。就拿“诚实”这条举例,光是初小课本里,七八次反复夯实:
“梁儿喜诳语。偶持钓竿,独游池畔。失足堕水,大呼求救。人皆以为诳,不应”;幼年华盛顿砍了父亲最心爱的樱桃树,在父亲的暴怒下坦然承认是己所为;司马光幼时剥不开胡桃壳,婢女代剥,司马光将功劳揽在自己身上,被窥得内情的父亲呵责,“光自是改过,终身无逛语”……今天别说终身无诳语,多少人在乎这事都难讲。
三补趣味。同样是学知识,编课文者的趣味,直接影响到学生。作个比喻吧,杨朔和杨绛的散文完全不一个趣味。放在文学层次上比,也许不好断言孰优孰劣;但是放到趣味层面来论,对一个小学生,显然还是晓畅明白、自然平和要比浓墨重彩、一惊一乍更得体。但我们几代人就这么一惊一乍过来了。直至今日,小学课本里讲到植物还是这样:“春天,天气越来越暖了。阿静和爸爸妈妈在小树林中散步,细心的阿静发现树上有许许多多的小突起。这引起了她的思考。”再看老课本“草”这一课:“草,根浅而茎弱。硗脊之土,亦能繁殖。故山坡水涯,及崇崖峭壁,无不有之。春时草色青青,随处蔓延。秋冬,霜雪降,则茎黄而枯。其根及种子,伏于土中,次年复生,不假人力之种植也……”毋庸多言了吧,今天多少人有恶趣味?
用老课本补课
对“用老课本补课”的回应
《共和国教科书》热门书评
-
用老课本补课
28有用 2无用 杨葵 2011-12-30
《 读库 》一向给大家的印象,是用笨功夫,做踏实事。看似不谙世事,斤斤计较,不合更高、更快、更强的时代大潮。可时日一久,高快强们纷纷土崩瓦解遭人厌,踏实人的一桩桩踏实事,却越来越让人尊敬。最新的踏实事是两函十一册《 共和国教科书 》出版。第一函初小部分,含新国文四册、新修身两册。第二函高小部分,含新...
-
续上传统的脉
2有用 0无用 齐永嘉 2016-10-14
2011年9月读库整理的《共和国教科书》由新星出版社出版。赶潮流,买了。三个大盒子,一个蓝底白花的包袱、同样布料的笔袋。《共和国教科书》初小部分,4本新国文,2本新修身。是一年级至四年级部分,按学期来,正好是各8册。高小部分,3本新国文,2本新修身,相当于五年级至七年级(各6册)。其中《公民须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