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主见“来的比别人都晚,对书也好,对人也好,有段时间被问到喜欢哪些作家,我不太好意思提到村上春树,就好像羞于承认暗恋的对象居然是大众情人。一个原因,确实是因为读书少品味有限,还分不清喜好。后期总算勤勤恳恳,不分艰涩趣味地看了一些,最初像个孩子那样分不清人的好坏,也不懂即便在好人里面也分有趣味相投或不投,后来才慢慢有了些感悟,哦,原来我只适合和这部分书和人交往。绕过头来,发现村上喜欢的很多作品正是我阔别他之后偶遇的一些。
这段时间闲着,任凭脑子去搜罗它有兴趣阅读下去的书,发现脑子是最受不得委屈,它喜欢,便是喜欢,牵连着引导着你还拿起来看,它不喜欢就真是不喜欢,对我来说,我算是对那类”有实际好处“的书彻底放弃尝试。就是如果你真的只看得下去插图版的红楼梦,那就看插图版的吧,别亏待自己的脑子了,不打算浪费精力去啃我认为言之无味的书了,就像不再去急于熟络那些你认为志趣不相投的人了,不管别人说他们有多有用。
我很长一段时间正是村上书中描述的,为数不算少的他一有新作就会买来阅读的读者之一。但《天黑以后》之后的作品渐渐开始意兴阑珊,《1Q84》草草拿来翻了一下,有种大概要和他告别的预感。这次机缘再看这本《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有种老友重逢,“那家伙还是那副腔调”的欣喜。
你开始对他的文字认同,他便开始礼貌谦和,诸如“真的绅士大约不会在大庭广众下,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的健康方法,我以为”“如今居然写这么本书,总觉得有些难为情”。让你频频给他加分,更卖力的读下去,像是个明明引起你兴趣,但又不想博得你太多好感,想用这种自言自语的语气把自己的领地圈得干净的人。明明知道你在认同,还摆出一副“您认同也罢,不认同也罢,我便是这么书写了。”的可爱样子。
你读到他写“仿佛“”好像“,就不得不注意起他的怪招,他总要用别人没用过的古怪比喻,《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1983年的子弹球》《寻羊冒险记》他几乎一直不放弃”选择与他人不一样的语句,书写不同于他人的故事“,但这种古怪的描述却是给了你体验的,”当你不顾一切的坚持跑完,便觉得仿佛所有的东西都从躯体最深处挤榨了出来,一种类似自暴自弃的爽快感油然而生。“
这里闲的发慌打磨时间摘了些我比较喜欢的句子,都比较短,供读者参考:
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
在这些比比皆是的鸡零狗碎的尽头,我方才有今日。
写出来的文字是否达到了自己设定的基准,这,才是至为重要,这,才容不得狡辩。写小说像是跑全程马拉松,对于创作者而言,其动机安安静静,确确实实存在于自身内部,不应向外部去寻求形式与标准。
滔滔的流水,不急不躁,无休无止,仿佛涌过了种种考验,不可动摇的观念一般,只是默默流向大海。
现时的我,还不想将音乐和电脑搅合到一起,就像不将友情,工作和做爱搅合到一起一样。
说起来,我这个人是那种喜爱独处的性情,表达的准确一点,是那种不太以独处为苦的性情。
人无法独自生存下去,这本是理所当然,我却是踏踏实实的学到的,尽管有些走样,我也渐渐的掌握了类似社会性的东西。
我在跑步时,究竟思量了些什么?我几乎从不曾思考正儿八经的事。
当受到某日无缘无故的非难时......跑长于平日的距离,让肉体更多的消耗一些,好重新认识自己乃是能力有限的软弱人类--从最深处,物理性的认识...发怒的话,就让那份怒气冲着自己发好了,感到懊恼的话,就用那份懊恼来折磨自己好了...能够默默吞咽下去的东西,就一星不剩的吞咽进体内,在小说这一容器中,尽力改变其姿态形状,将它作为故事的一部分释放出去。我努力做到这一点。
我在自制的小巧玲珑的空白之中,在令人怀念的沉默之中,一味的跑个不休。
我率真而积极地吸收了很多东西。
啤酒诚然好喝,却不似我在奔跑时热切向往的那般美妙,失去理智的人怀抱的美好的幻想,在现实中根本是子虚乌有。
根据触感,气味和风向,我们能明确地感受到季节推移的刻度。在这样一种伴随着实感的流溢变换之中,我认识到自己在自然这巨大的马赛克中,只不过是一小块微小的彩片。
连不健全的灵魂也需要健全的肉体。
让你在自身的看法中添进一些新意。你的人生光景可能会改变色调和形状,或多或少,或好或坏。
我不是人,是一架纯粹的机器,所以什么也无需感觉,唯有向前奔跑。
倘如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也许就会在途中因为苦痛而崩溃。
”自己“这一存在的确在这里,与之相伴,”自我“这意识也在。而我努力将它们看做”便宜的形式“,这是一种奇妙的思维方式,一种奇妙的感觉,因为这是拥有意识的人试图去否定意识。
我是我,又不是我,这是一种异常沉静而寂静的心情。意识之类并非多么重要的东西,并非大不了的玩意儿。
跑过七十五公里,疲劳感突然销声匿迹之后,那段意识的空白之中,甚至存有某种宗教或者哲学的妙趣,其中有强迫我内省的东西。
(形容菲茨杰拉德)一个年仅二十九岁的作家,怎么能够如此锐利,公正,温情地看透这个世界的实相呢。
我那个人的,顽固的,缺乏协调性的,每每任性妄为又常常怀疑自己的,哪怕遇到了痛苦也想在其中发现可笑之处的性格。
缺点和缺陷,如果一一去数,势将没玩没了。可是优点肯定也有一些,我们只能凭着手头现有的东西去面对世界。
我再次意识到,自己这个容器是何等可哀,何等微不足道。力量不足,破绽百出,丢人现眼,只怕干什么都是徒劳。
P.S 这个排版和字体真是看不下去。
当我看书时,我看些什么以及碰巧想到的
《What I Talk About When I Talk About Running》热门书评
-
当我谈论村上春树的时候我在谈些什么
1056有用 38无用 a 2009-01-23
作为习惯,身在上海的我每次经过福州路时,都会去古籍书店的三楼转转,那个楼层卖的都是出版社库存的半新不旧的打折书。刚开业那段时间,它的打折方式很有趣,每本书上架时都会打上日期,而这本书的折扣力度也是采取浮动制,从五折到一折,上架日期距离当下的时间越长,折扣就越高。但对于喜欢的书,也不能一味苦等抄一折的...
-
村上跑步排毒
557有用 30无用 南桥 2009-03-31
去年十月,去公共图书馆看书,看到一本《大智若驴》,作者说他坐在草地上看毛驴吃草,这简直是一种心灵疗法。一月份去公共图书馆借书,看到一本《散步是一门失传的艺术》,讲到如何通过散步来平衡自己的人生。三月份去公共图书馆看书,看到一本村上春树写的《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What I talk about ...
-
读《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有感,又名“论我如何用五个月减掉20斤”
433有用 16无用 fond 2013-08-02
小雨老师推荐我看看这本书:“作为一个坚持锻炼的人,应该很有共鸣。”于是从一位习练空手道的同事那里借来。豆瓣上显示我曾经看过此书,但再翻开还是很陌生。由于有了lifelog的习惯,身边常备一个本子,边看边把觉得好的话抄下来——誊写是对阅读的最高礼遇。两天时间翻完全书,对于我这样虽然在健身却一天都没有跑...
-
跑步,是他的隐喻;跑步和写作,是他的哲学
187有用 15无用 一湄 2009-01-19
29岁开始写小说,怎么也算是大器晚成了吧。更何况是从33岁开始跑步。村上春树的小说颓靡忧伤,充满迷蒙和幻象。以为本人也是同样的气质,没想到的是,这部类似传记的文字,完全改变了我对他的印象。自律、专注、严格和节制。感觉他就像一棵没有长在丰饶肥沃之地的树,扎根,汲取,一寸一寸地,长成了参天。他描写29岁...
-
试比较《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林、施译本的中文功力
118有用 23无用 toto 2009-02-04
我不是老林的粉丝,不过对比一下,还是老林的好。 施自身的语文水准没有老林高,行文有风格不统一,杂糅,啰嗦的毛病。 比如,“对于长期作业实在至为重要”,这个实在+至为太累赘,我不知道是不是村上自己在这么强调,翻译的时候有没有必要这么强调。(有一个双重强调的常用用法:“实在+太”,但“至为”本身是一个比...
书名: What I Talk About When I Talk About Running
作者: Haruki Murakami
出版社: Knopf
原作名: 走ることについて語るときに僕の語ること
译者: Philip Gabriel
出版年: 2008-07-29
页数: 175
定价: USD 21.00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030726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