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的霸道和风范,就看今次美国大选的Mitt Romney,曾经贝恩资本的CEO,资本当道,高下立判。
这本书,一周内断断续续的看完,很多历史事件前后捣腾的说,也很难理顺,倒是很多回顾和教训令人深思。PE过去一直被人们看成是秃鹰一般的掠夺者,抢夺私有公司,等其IPO时,再一手甩出。描写KKR收购RJR.Nabisco的巅峰之作《门口的野蛮人》所述的就是这么一帮所谓的“野蛮人”。一晃10年多,PE的形象渐渐改善,学术研究和商业调查都能发现,其实PE更多时候在帮助被收购企业,提升其价值。资本主义本身讲究的是价值体现,从老资本家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工人的劳动效率从而获得价值,到现代用金融杠杆,并购等多种方法获取规模,其本质都是为了提升价值。PE在近30年中蓬勃发展,期间也随着经济周期起伏而波动,但是它对优化企业结构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书中多次提到在私募股权公司的支持下,被收购公司有更多的时间和长期资金支持,被PE私有化后,公司的决策更加稳定,因为如果没有PE,公司会一味的增加杠杆。
PE的历史也不是一帆风顺,90年代的瓶颈,没赶上.com浪潮的失意,911事件,还有近期的金融危机,深深的影响行业内多个收购基金。黑石的Schwartzman曾总结自己失败的经历时说:首先不要购买高价周期性行业企业;其次不要抱有大幅整改中型企业的野心,它们不可能再被改造;最后如果实在需要整改方案,一定不能闭门造车,应该充分咨询行业的资深高管和顾问以确保计划可行“
能读懂的也就这么多,草草的写了点读后感,以后再多学习。
资本主义的完美体现
《资本之王》热门书评
-
书应当是本好书,但翻译得真TMD烂
50有用 2无用 delphi 2012-02-04
巴曙松的那些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真的应该回到小学,重新学一下中文。另外涉及到商业和金融的一些基本的东西都能翻译的狗屁不通,让人“惊诧莫名”一个小例子,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前身为贝恩和公司咨询集团的贝恩资本”——有人看得懂吗?其实贝恩咨询就叫Bain & Company,这个& comp...
-
资本为王
22有用 1无用 和尚 2012-12-06
国内的私募股权(Private Equity)起步很晚,在上个世纪末出现在了中国,而后经过迅速发展,在2007年前后形成了全民PE、遍地开花的热潮。PE这一舶来品能在中国这片大地上开花结果,和中国A股市场的IPO高溢价是密不可分的。实践中,IPO是PE的主要退出路径,为上市公司股东和PE投资者带来了...
-
杠杆收购在中国的机遇
16有用 1无用 白起 2013-08-07
在豆瓣开了一个专栏,主要写投资自我管理方面,欢迎关注:http://read.douban.com/column/93927/杠杆收购没有什么秘密,就是一家公司借来巨款,收购比可能比自己大得多的公司,然后一般会对这家公司进行改革,可能会分拆出售,也可能会整体上市,赚取巨额的差价。值得一说的是,美国融...
-
从《资本之王》看中美私募股权投资差异
7有用 0无用 梅雨春 2012-05-24
《资本之王》是由巴曙松老师领衔翻译的,由于经常看微博的缘故,见许多人都推荐并拜读了该著,于是也从网上淘了一本。大概用了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终于读完了。这确实是一本值得所有私募股权投资人士去看的书,它给了我们一个全球化的视野,尤其是对于国内十分片面和割裂...
-
关于私募这个行当的扫盲书
5有用 2无用 skyblue 2012-01-12
私募,照我也许不全面的理解,即为收购并购未上市公司,或私有化已上市公司,帮助公司运转做大,然后包装IPO发笔财。这本书对于私募这个行当的起步描写很详细,一个叫史蒂夫·施瓦茨曼(Stephen Schwarzman)的聪明的家伙发现了通过并购赚钱的方法,与同在雷曼的partner彼得·彼得森成立公司,...
书名: 资本之王
作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King of Capital: The Remarkable Rise, Fall, and Rise again of Steve Schwarzman and Blackstone
副标题: 全球私募之王黑石集团成长史
译者: 巴曙松 | [美] 约翰·莫里斯
出版年: 2011-11-30
页数: 350
定价: 59.8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300145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