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
尼尔-波兹曼的这本书,深刻的剖析了电视对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这本书写于上世纪80年代,那个时代的美国,正是电视风靡全美的时代,书中描述了电视对于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等的影响。虽然我们现在正处于移动互联时代,电视似乎处于一种衰落的阶段。但是各个行业依然是娱乐的附庸。只是这种附庸的载体发生了变化,成了手机、电脑而已。
波兹曼在书中指出,就文化而言,人类经历过几个大的阶段,口头描述、手写记录、印刷记录。这些通通作为一种媒介,而媒介就是一种认识论,一种认识真理的方法。真理同表达方式密切相关的,真理不能 也从来没用毫无修饰的存在,他必须穿着合适的外衣出现。然而,电视并不是真理的一件合适的外衣。因为电视文化中的人们需要一种对于视觉和听觉都没有过高要求的“平白语言”。
波兹曼在书中列举了很多发人深思的现象:不管新闻到底有多么严重,但是之后的广告会让你瞬间消解它的重要性。电视告诉杂志,新闻是一种娱乐,而杂志告诉电视,只有娱乐才算新闻。电视传教,重要的不再是上帝,而是传教士的人格魅力。电视广告需要告诉你的不是产品的品质,而是产品消费者的品质。电视新闻要达到的目的是只要你切换到这个节目,马上就能够看懂,而不需要过多的前提条件。总的来说,电视节目归根到底就是把任何事情变成一种娱乐,娱乐才是电视的本质。
书中谈到,有两种方法可以使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方式-文化成为一种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种滑稽戏。
“监狱”文化我们自不言说,“十年动荡”就是一个很深刻的例子。不管这个监狱的看守人遵从什么思想(左翼还是右翼),对于我们来说并没有任何差别,监狱的大门一样坚不可摧,管制一样森严,偶像崇拜一样深入人心。“监狱”文化的危害可以说人尽皆知,并且每个人都会保持高度的警惕。
然而我们真正要留意的是赫胥黎式的枯萎。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里,造成精神毁灭的更可能是一个笑容满面的人,而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让人心生怀疑和仇恨的人。这种情况下根本不需要“监狱”和“监视人”,而是我们一直心甘情愿的注视着他。我们的经历告诉自己,当监狱大门即将关上的时候,我们会奋起反抗。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感觉到痛苦,反而乐在其中,谁还会拿起武器去反抗娱乐?
波兹曼所写的这本书,主要是描写电视对我们的影响。如果说电视只是电视台、广告商等一部分人在制造娱乐的话,那么,处在移动互联时代的今天,那就是全民制造娱乐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从电视、电脑迅速迭代过度到手机端,微博、微信、秒拍、斗鱼直播等移动互联应用完全降低了制造娱乐的门槛。门槛低了,自然会鱼龙混杂。有时会觉得信息很多,到后来才发现很多都是为博同情夸大的事实,这些娱乐的表象反而更加掩盖了事实的真相,获取事实的成本反而非常之高。如果一件事情的报道想极力调动你的情绪,那么你得非常小心,这篇报道很有可能会通过这种情绪化效果来阻碍你运用理性思维来探讨事情真相 。
恰逢最近重新阅读金庸老先生的武侠小说,金庸提到,对于改编自他小说的影视剧,他本人没有太多的评价,小说改编的影视剧本来就是一个全新的艺术作品。但是有一点,把原作改的面目全非的作品最藐视读者和作者。这句话深表同意。反观现在,有很多改编的网络神剧、抗日神剧,改编后的电视剧和原著小说差距极大,这很明显就是对作者和读者的无情藐视,基本就属于挂羊头卖狗肉,改编后的作品很少能够体现原著的思想。
波兹曼在书中指出,面对电视如此强烈的侵袭,该如何解决呢?很多人会说坚决不用电视了。可是,一旦电视这种快乐媒介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绝不会同意让它离开我们的生活。有人提议,大家一个月不看电视,来证明我们不看电视也能够生存。一个月不看电视,有什么意义?这顶多是一种苦行,当人们结束这种苦行回归到日常消遣中时,就会发现,这是多么的舒畅啊!
网络、手机亦如是。有很多人说,我们不应该过度依赖手机,不要有事没事端着手机上网,可是这些呼吁或者宣讲恰恰是通过网络发出来的,这是不是一种自相矛盾?
波兹曼指出,只有深刻而持久的意识到信息的结构和效应,消除对媒介的神秘感,我们才有可能对电视电脑或者任何其他媒介获得一定程度的控制。最后用赫胥黎的一句话总结:人们感到痛苦不是他们用笑声替代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波兹曼语言犀利,条理清晰,剖析深刻!读之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觉,这无愧为一本好书!
沉舟
2016年7月6日-7日
互联网时代依旧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热门书评
-
娱乐才是正经事儿
938有用 89无用 叶子风 2009-04-21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一群顽强的动物,他们严肃又自作聪明,他们傲慢又神经过敏,他们颐指气使假托圣言以讹传讹,他们将错就错不知悔改批判愚民。” 别误会,这首歌赞美的不是羊驼,而是中国特色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他们的确...
-
有尊严的生命
382有用 22无用 菠菜 2007-02-25
年初一去拜年,无聊地坐在那里补齐了我一年份的电视时光,瞄了几眼联欢晚会,看了两集武林外传,然后把一年份的广告都欣赏个遍,最后彻底崩溃,妄图在亲戚家翻出本《红楼梦》来打发时间未果,回来一怒之下就开始看《娱乐至死》,一篇缅怀印刷术担忧多媒体娱乐的檄文。 当然八十年代的美国和八十年代的中...
-
新一代的开心怪
200有用 33无用 Bono 2009-08-28
但凡戏霸,必在旁枝末节上纠缠不清,大戏霸袁世清听戏看戏,还爱给角儿说戏,往椅子上一坐指鼻子教训楚霸王,别人的霸王都走六步,你怎么走了四步。六步四步,说破天差不过一米,短了省力,长了也不能就饭吃,但在内行看来,六步有六步的端重,四步有四步的轻佻,一来一去,整个楚霸王的性格就跃然台上,两步虽短,迈开来却...
-
刺向时代心脏的手术刀
167有用 3无用 [已注销] 2009-05-26
和波普尔一样,波兹曼提醒人们要警惕电视这个二十世纪的宠物,有所不同的是,波普尔焦虑的是电视中暴力、色情等内容对儿童的腐蚀,为此,他甚至建议政府牺牲言论自由立法对电视制片商进行管制,而波兹曼瞩目的则是电视造就了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令人恐慌的不是所有严肃话题都以娱乐的形式在公共话语空间狂舞,而是娱乐本身...
-
校内——浓缩版“童年的终结”
137有用 10无用 yn 2009-06-29
不知道大家上不上校内,本人是很早就开始了~眼看校内上同学们分享内容随时间流逝,完美地印证了尼尔·波兹曼的观点~最开始,大家分享最多的是美文,对应书中铅字印刷时代,那时候大家理性居多,分享文章主要是对自己及他人有用。校内签名也多为名言警句之类的~其后,图片占据半壁江山。正如书中娱乐报发展的初期~现在,...
书名: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作者: [美] Neil Postman
出版社: Penguin Putnam Inc USA
副标题: Public Discourse in the Age of Show Business
出版年: 1986-11-1
页数: 192
定价: GBP 11.39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0140094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