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i.baidu.com/书评天下
精英们忙于事业、香火不继,蠢蛋们百无聊赖、疯狂造人,于是乎蠢蛋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直到500年后大家都成了蠢蛋。喜剧《蠢蛋进化论》里荒诞的假设也曾在《时代周刊》里有过真实的版本:“移民多了,所占选民比例也高了,那我们美国怎么保持原有白人的清教政治呀?”然而无论是末世预言还是警示危言,对趋势的预测总是建立在一定不变量的建模之上的,当这个不变量设定到足以忽略一切时,预言就多少有点杞人忧天的意味。众所周知,精英不一定比底层的“蠢蛋”聪明,而移民也不一定不喜欢美国文化。同样的,波兹曼也犯了这样的错误。
这是一个技术超越时间的年代,当波兹曼感慨电视娱乐取代了印刷思考的时候,亚马逊的Kindle阅读器也预示着电子书时代的到来,年轻人早已经习惯了娱乐化的电视,年轻人也习惯了面对电脑屏幕。似乎我们的未来,将变得异常黑暗。
正如所说,《娱乐至死》“是对20世界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术时代步入沉默,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作者花两个章节来描述逝去的印刷时代,再花上六个章节来说明电视时代人们在政治、宗教、教育和其他公共事务领域所发生的改变。印刷术时代,当古登堡的孩子们将语言付诸于印刷机时,语言也就脱离口头语言成为一个想法、一个事实或呃观点,而电视时代同用于陈述的语言或其他口头交流形式无关,重要的是图像要吸引人。于是乎,波兹曼有理由相信,林肯在电视时代是当不了总统的,而“再残忍的某手,再具破坏力的地震,再严重的政治错误,只要新闻播音员说一声‘好……现在’,一切就可以马上从我们的脑海中消失”,因为从电视上获得的意义往往是一些具体的片段,不具备推论性,所以我们也没有发现观看电视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时至今日,美国的总统是个高喊着“change、change、change”的、有着强烈感染力的帅气黑人后裔,《芝麻街》已经开播50周年,而关于地震、台风的追踪报道似乎并没有让我们觉得自己与电视里的人毫不相关。套句俗话,波兹曼“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局”。
如前所说,建立在社会模型上的理论如果忽略了社会发展的其他因素,所导出的理论往往有点杞人忧天。很显然,奥巴马与林肯相比,社会发展形成的整套官僚运作体制已经形成,总统与其说是领袖,不如说是一面旗帜。即便是当年小布什糟糕的第二次连任,人们往往因为对其不满,选择的不过是“anyone but Bush”。而人们也不仅仅通过简单的传媒获取知识,卡耐基修建的私人图书馆在当时的年代确实起到了大众“启蒙”的作用,而现在各种教育却已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请相信《芝麻街》不是给孩子教学的,它只是让孩子充满兴趣的。更重要的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已经有更多的冗余时间用来放松自己——拜托,上班已经够累了,下班就让我看看八卦吧。人们既关心周围的世界,又因过于细致的分工导致人们疏忽于这个世界,“陈冠希怎么了,我是来打酱油的”。此外虽然技术层面的更迭是与时俱进的,手机兴起,电报业就废了,电子邮件大行其道,手写书信几成绝响,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人们选择的多样化。
很明显,娱乐是不能致死的,但人们却恰好是因为科技的发展才能至死娱乐。
娱乐致死还是至死娱乐?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热门书评
-
娱乐才是正经事儿
938有用 89无用 叶子风 2009-04-21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一群顽强的动物,他们严肃又自作聪明,他们傲慢又神经过敏,他们颐指气使假托圣言以讹传讹,他们将错就错不知悔改批判愚民。” 别误会,这首歌赞美的不是羊驼,而是中国特色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他们的确...
-
有尊严的生命
382有用 22无用 菠菜 2007-02-25
年初一去拜年,无聊地坐在那里补齐了我一年份的电视时光,瞄了几眼联欢晚会,看了两集武林外传,然后把一年份的广告都欣赏个遍,最后彻底崩溃,妄图在亲戚家翻出本《红楼梦》来打发时间未果,回来一怒之下就开始看《娱乐至死》,一篇缅怀印刷术担忧多媒体娱乐的檄文。 当然八十年代的美国和八十年代的中...
-
新一代的开心怪
200有用 33无用 Bono 2009-08-28
但凡戏霸,必在旁枝末节上纠缠不清,大戏霸袁世清听戏看戏,还爱给角儿说戏,往椅子上一坐指鼻子教训楚霸王,别人的霸王都走六步,你怎么走了四步。六步四步,说破天差不过一米,短了省力,长了也不能就饭吃,但在内行看来,六步有六步的端重,四步有四步的轻佻,一来一去,整个楚霸王的性格就跃然台上,两步虽短,迈开来却...
-
刺向时代心脏的手术刀
167有用 3无用 [已注销] 2009-05-26
和波普尔一样,波兹曼提醒人们要警惕电视这个二十世纪的宠物,有所不同的是,波普尔焦虑的是电视中暴力、色情等内容对儿童的腐蚀,为此,他甚至建议政府牺牲言论自由立法对电视制片商进行管制,而波兹曼瞩目的则是电视造就了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令人恐慌的不是所有严肃话题都以娱乐的形式在公共话语空间狂舞,而是娱乐本身...
-
校内——浓缩版“童年的终结”
137有用 10无用 yn 2009-06-29
不知道大家上不上校内,本人是很早就开始了~眼看校内上同学们分享内容随时间流逝,完美地印证了尼尔·波兹曼的观点~最开始,大家分享最多的是美文,对应书中铅字印刷时代,那时候大家理性居多,分享文章主要是对自己及他人有用。校内签名也多为名言警句之类的~其后,图片占据半壁江山。正如书中娱乐报发展的初期~现在,...
书名: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作者: [美] Neil Postman
出版社: Penguin Putnam Inc USA
副标题: Public Discourse in the Age of Show Business
出版年: 1986-11-1
页数: 192
定价: GBP 11.39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0140094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