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最不缺乏的就是信息了,人们受到的是信息甄别与筛选的困扰。书是无效信息最少的载体,而书又应该提供怎样的帮助呢?李可认为:“好书应该做到集中的提供逻辑的、生动的、有效的信息。所谓逻辑、生动而有效,光是经验分享还不够,这些经验是要容易理解和记忆的,实用的,并且是有意思的,还要周到而通用,能上升到常识甚至原则的境界,以便于人们达观的遵从及现实的获益。”
看完三部杜拉拉,选了一些精华部分分享给和我一样的职场菜鸟们。
【如果你刚毕业,还在为工作踌躇,希望对你有用】
一、什么是理想工作?
是你喜欢的;
是你擅长的;
能使你赖以谋得想要的生活质量;
合法合情。
二、什么是好公司?
产品附加值高,生意好,并且从业务线看,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前景;
有专业的/聪明能干的/经验丰富的/并且为人现实的管理层,在把握这公司,并且有保护一贯这样用人的制度的公司;
有严格的财务制度,对预算、费用和利润等于投入产出有关的内容,敏感并且具有强控制力的公司;
崇尚客户导向/市场导向/结果导向/执行力的公司;
有专业严谨全面的流程和制度,并且其执行有利于推动业务的良性发展,具有控制性和实操性兼备的特点;
——-总结起来,就是一家具有持续赢利能力的牛B公司(外企是个不错的选择)
三、什么是好的方向?
如果上司问你想去什么部门,记住!永远不要远离核心业务线!你得看明白,在企业中,哪个环节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关键环节。有时候是销售环节,有时候是市场策划环节,有时候是研发环节,有时候是生产环节,视乎你所在行业而不同。最重要的环节,总是最贵的,最牛的,最得到重视的,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部门。它拥有最多的资源和最大的权威——你应该依附在这样的核心业务线上发展,至少能避免被边缘化,而成为关键人才的可能性则更大了。
四、什么是外企生存之道?
(1)在没有搞清游戏规则之前,将温顺进行到底。
(2)别用自己的前途来维护企业文化的开明形象。
外企HR制度中的越级申诉制度,更多的是起到预防告诫的作用,让那些做头的人,做到慎独。申诉本身,得到公正结论的成数很高;被申诉的主管固然受到重创,而对申诉者而言,在未来,没有人愿意重用一个申诉过自己主管的人,很可能是他将要面对的结局。
五、什么地方需要你的精力和注意力?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你的精力花在某些方面,意味着同时你放弃了另一些方面。与其花很多精力去把弱项改造成强项,不如把这些精力放在发挥强项上,会有更高的投入产出比。简单说就是人应该“扬长避短”。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既然做不到面面俱到,就要保证不忽略重点。每个人的业绩是否合格,能力是否优秀,80%甚至更高比例的结论由他的直接主管做出。即使全世界的人都说你好,直接主管认为你有问题,你多半就是有问题了。一言以蔽之,就是你要“保证重点”。
【如果你已经在职场上拼搏,以此共勉】
一、紧跟“好”老板
好老板的标准很多,关键的是,你要设法跟上一个在公司处于强势地位的老板。他强,你才能跟着上。跟了一个弱势的老板,你的前途就很同意被根着给耽搁了。
二、 做管理对事不对人
谈问题的时候要注重 situation,task,action,result,情景,任务,行动及结果,做主管的应避免评价这个人怎么样,而该把要点放在了解事件背景的基础上讨论这件事是怎么回事。基于事实沟通,说“你迟到一小时”,不说“你没有时间观念。
三、会议的经典流程
0PEN(开场白)
CLARIFY(澄清观点)
DEVELOP(展开讨论)
FACILITATE(推动达成一致)
CLOSE(总结)
四、开会时做些什么?
聆听很重要,听比说更高级。聆听是一个动作,更是一种态度,你用心地听,能让对方觉得你重视他的意见,这是一种尊重。
不要被动地听,要去理解、澄清,并给予回应。不仅听明白对方的语言,而且要听明白语言背后深层的观点和动机。这样做的好处是让说的人感受更好,平复他不痛快的情绪,也为你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做好铺垫。但是,要注意,你理解他不代表你同意他的观点。(例子:‘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真的不容易’,‘那么大的挫折确实令人沮丧’,‘这套方案很复杂,这么短时间要赶出来,压力一定很大’,‘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你的意思是……’ )
表述观点的时候,要陈述事实,基于事实沟通。这样能避免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冲突,对事不对人的意思,尤其碰到对方个性强不好讲话的时候,更要注意。(例子:该说‘按计划,我的任务是联系会议场地和酒店住宿,但负责确认客户名单和安排机票的两位同事因为有别的事情,把他们的活也给了我,我忙不过来’。而不该说‘什么都要我一个人做,我做不了’。)
五、如何有效的沟通
分享感受是沟通的好办法,这能让对方感到一种关怀和理解,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从而使沟通更容易。
在讨论过程中,要注重互动,通过促进参与,来谋求协助和承担,别什么主意都你一个人拿了,多问问大家有什么建议。一般人有这样的特点,当他参与了某事,他会更加热心,特别是对于那些由他贡献的点子,他会愿意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你注意观察一下,级别高的老板往往在谈话中会主动问你,‘我能为你做什么?’‘我怎样做才能帮到你?’”
六、谈话也有模板?
团队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主要需求是什么?
你有什么解决方案?你本人能做些什么来改变现状?——团队的优势在哪里?以往有哪些好的做法建议延续?
就你的职位而言,你的强项是什么?你希望得到发展的是什么?——我能为你们提供哪些支持?
当了解了他们认为问题在哪里后,尤其要让他们思考他们本人能做些什么——免得像有的经济学家那样,批评所有的制度,揭发所有的真相,但很少看到他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除了大胆说真话还是大胆说真话——人民需要的不仅仅是真相,我们更需要解决之道。
七、如何赞美别人?
“假如是想表扬人,具体地陈述事实,会显得你的表扬很诚恳,而且你真的注意到了人家的贡献意味着什么。我们来比较一下,‘你们干得不错’,‘通常需要三周才能完成的标书,你们仅用了一周就完成了,而且质量很高,这个客户本来是出了名的难对付,这回却特意打电话给我们表示满意。’前者是笼统的表扬,有时候当头的言不由衷地胡乱表扬,一边和人家握手,一边眼睛都不知道看到哪个方向去了,下属能看穿他的敷衍,这样的表扬只能打击士气,没有也罢。而后者,很具体地说出了任务有多难、结果有多么出色,让对方感到说话的人是真的知道我们吃了多少苦头,我们的成功来之不易,因而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开心值当的;
八、关于如何授权?
员工的能力:包括他的技巧、判断力、经验等。能力强的可以更多地授权;
员工的人品:包括他是否值得信赖、他的责任心如何,比如我们有时候会说这个难题可以交给某某,他肯定能搞定,而且他嘴严靠得住,这个‘嘴严靠得住’,就是关于人品的评价。
风险的大小:对经理而言,这件事情有多重要?成本有多大?比如我们会听到做经理的说,这事儿还是我自己来跟吧,这个季度我们组就指望这张单子救命了。经理为什么要自己跟呢,因为这个单子对他来说分量很重,他把宝都押在这张单子上了,输不起。又比如200元的请客费用就可以授权,因为成本不高,就算完全花错地方了,不过是区区200元。
九、关于授权的程度
最被动最没有经验的员工是坐在那里,等主管吩咐他干什么他才去干什么,有点像我们说的算盘珠子拨一拨动一动,有的甚至还想着往外推活,这是主动性等级最低的级别;
好一点的员工,看到主管很忙,或者组里别的员工碰到困难了,会主动问主管,我能干些什么?我怎样做能帮到别的同事?这是高级一点的主动性级别,当低级别的员工比如一个小助理能做到这一点,算得上态度较好。
再有点想法的员工,会在请示怎么办的时候,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老板我想到了两个办法您看哪一个更好,这样老板能更省心,因为员工是让他做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了,员工也因而更容易以最快的速度得到老板的指示,这个主动性级别就更高了;“——继续往上走,员工看到问题,会采取行动去解决,并及时主动汇报,让主管知道发生了什么、怎么处理的、结果如何;
最高级别的授权是通过最高级别的主动性表现的,员工遇到问题,他可以自己直接采取行动无需报告。当老板觉得某某特别信得过,就会对他说这类事情你自己看着办,不用请示报告了,老板甚至会对别的员工说,以后这类事情,你们不用来找我,让某某决定就行了。
【如果你想脱颖而出,向优秀人才学习吧!】
一、优秀人才的共性
敏锐的判断力;
卓越的影响力;
高效驱动业绩的能力。
二、你的判断力好吗?
判断力是对方向、机会的识别和把握,中国人喜欢说,某某站对了队,跟对了人;又喜欢说某某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这下损失重了——这都是对判断力的一种评价。人的一生总在做出选择,审时度势,人无可免。判断力好是什么意思?当别人都还没看出来是个机会,你就先看出来了;光看出来还不够,还得抓紧采取行动把握住机会;甭管情况多复杂,你都能很快就抓住问题的关键,说话到点,做事靠谱。
能先于他人识别机会和风险,并采取行动把握先机和防范风险(快)。
在复杂困难的情况下,能快速抓住问题的关键(准)。
正确解读他人的动机和欲望,对方要的是什么,他在乎的是什么,你都得有个正确的判断。
三、高潜力的人是怎样的?
在做销售的人群中,经常会有一些进攻性(AGGRESSIVE)很强的人,销售做得很好,驱动业绩的能力非常强,但是人际关系不好,在团队中的影响力不行。这样的人,晋升的愿望往往还特别强烈,你提他,担心他以后把下面的人全炒了,或者他不炒人家人家自己跑了;你不提他,他还特别想不通。
这其实是那种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的人。面面俱到很难,但是高潜力的人应该不要严重偏科,就是说这些潜力特征中,他不要哪一方面有致命的缺陷,都得过得去,这是个度的问题。
四、业务能力的四个等级
一级,就是被评估者刚入门,处在学习阶段,需要他人带领才能完成任务;
二级,就是主管只需给予常规关注,被评估者基本能完成本职任务;
三级,就是被评估者不但能独立完成任务,还能教别人,是其组内的标杆队员;
而四级就是被评估者不但能教别人,而且,他把经验形成了书面化的、自成体系的东西,可以现成地加以推广和运用,因此堪称‘楷模’,他的水平不仅在其组内而且在整个大区都是拔尖的,这样的人,说明他已经READYFORNEXTLEVEL(指被评估者已经达到更高级别岗位的水平,一有空缺即可晋升。
励志,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杜拉拉
《杜拉拉升職記》热门书评
-
职场小说的罗生门
988有用 59无用 水木丁 2009-04-08
2008年,中国的图书市场杀出的一匹最黑的黑马应当非《杜拉拉升职记》莫属了,这本书的出现,让中国的出版人突然恍然大悟,原来中国的职场女性是一个如此巨大的图书消费群体,她们对成功的渴望,并不亚于这个国家里的男人。犹太人说过,女人和小孩的钱最好赚。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如果要与时俱进的理解这句至理名言的...
-
杜拉拉:七十年代人矛盾的工作与生活
594有用 25无用 船长 2008-01-01
杜拉拉,一位草根出身的外企白领,有着七十年代生人“职业的一代”的标本式特点,做着一份不高不低的人事行政经理的工作,拿着一份不高不低的薪水,经历着职场的跌宕起伏。 就是《杜拉拉升职记》中的主人公杜拉拉,和大多七十年代人相似,她并不具有“纯种”的外企血统。她不是欧美500强的管理培训生,起初似乎也没有明...
-
抓紧看。。。
535有用 2无用 晨风 2009-05-18
我买回来还没看,就被朋友抢去看了,两晚上看完了,据说是很受启发,看来这本书应该真的很牛哦。我得抓紧时间看了...
-
为什么我们都要做杜拉拉?
423有用 8无用 无端 2009-01-07
生活本不应该是这样子的。有人问起寒假的打算,我想过了。就像133说的,要把自己的日子弄成锦缎。聚会或者相约,也就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快乐更好,不快乐不愿意就抹掉自己看自己的织锦。有人约就整整齐齐的出去,没人约就告诉自己这是读书时间,应该充电应该紧张。然后再塞张光盘进碟机,看着看着就睡在沙发上。遵义的天...
-
杜拉拉的“Organization Awareness”
404有用 3无用 初学者 2008-04-26
看完了《杜拉拉升职记》,一本很轻松,流畅,而有启发的书,有淡淡的白领气。上周地铁里连续三天都看到不同的女孩在看这本书,可见这本书目前还在快速扩散阶段。在外企工作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看一本这样轻松,自然的书,作者是很有经验的,难得的是没有用那种过来人的口气教育别人。选择杜拉拉这么一个倔牛似的可爱女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