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报酬,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不要为薪水而工作,因为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种报偿方式,虽然是最直接的一种,但也是最短视的,使人看不清未来发展的道路,无法走出平庸的生活模式,不会有真正的成就感。
无论薪水高低,工作中尽心尽力、积极进取,能使自己得到内心的平安,这往往是事业成功者与失败者的不同之处。不要担心自己的努力会被忽视,当你全心全意工作时,相信你的老板同样也注意到了。好好地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每一份工作中竭尽所能,始终保持一种尽善尽美的工作态度,热情积极满怀希望,积累丰富的经验,你的薪资报酬自然会得到提升。
2不要轻视自己的工作。工作本身没有贵贱之分,但是对于工作的态度却有高低之别。因为看不起自己的工作,所以倍感工作艰辛、烦闷,自然也不会做好工作。那些看不起自己工作的人,往往是一些被动适应生活的人,是人生的懦夫。他们不愿意奋力崛起,努力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不要小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便是最普通的事,也应该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去完成。小任务顺利完成,有利于你对大任务的成功把握。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便不会轻易跌落。
3敬业。敬业就是敬重自己的工作,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表现为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善始善终等,其中糅合了一种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敬业表面上看起来是有益于公司,但最终的受益者却是自己。当我们将敬业变成一种习惯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
4拖延是一种恶习。拖延,是对生命的挥霍,是对惰性的纵容,一旦形成习惯,就会残忍的消磨人的意志,使你对自己越来越失去信心。这类人无法接受承诺,只想找借口。任何人都要经过不懈努力才能有所收获。收获的成果取决于这个人努力的程度,没有机缘巧合这样的事存在。解决拖拉的惟一良方就是行动。当你立即开始着手做事,你就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处境正迅速地改变。
第一,每天从事一件明确的工作,而且不必等待别人的指示就能够主动去完成;
第二,到处寻找,每天至少找出一件对其他人有价值的事情,而且不期望获得报酬;
5全心全意,尽职尽责。 “责任到此,不能再推!”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尽心尽责,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求得不断的进步。这不仅是工作的原则,也是人生的原则。报酬与你所承担的责任成正比。对一个成功者来说,主动要求承担更多的责任,或是自动承担责任是必备的。即使没有人正式告诉你要求对某事负责,你也应该尽最大努力去做好它。有两种人永远落后于别人:一种是制作被要求的工作,另一种是做不好被要求的工作。
6每天多做一点。比自己分内的工作多做一点,比别人期待的更多一点,如此可以吸引更多的注意,给自我的提升创造更多的机会,一些看似无关的知识往往会对未来起巨大作用。率先主动是一种极珍贵、备受看重的素养,它能使人变得更加敏捷,更加积极。每天多做一点工作也许会占用你的时间,但是,你的行为会使你赢得良好的声誉,并增加他人对你的需要。
7满怀感恩之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法则,它还是一种动力,推动整个工作环境的改善。员工的应该多反思自己的缺陷,给予老板更多的同情和理解,或许就能重新赢得老板的欣赏和器重。
老板和员工之间并非是对立的,从商业的角度,也许是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从情感的角度,也许有一份亲情和友谊。真正的感恩应该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感激,而不是为了某种目的,迎合他人而表现出的虚情假意。与溜须拍马不同,感恩是自然的情感流露,是不求回报的。感恩不但是美德,还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
8 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公司。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公司,你就会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被乐于雇用的人,一个可能成为老板得力助手的人。当你像老板一样思考时,你就成为了一名老板。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公司,为公司节省花费,公司也会按比例给你报酬。奖励可能不是今天、下星期甚至明年,但它一定会来,只不过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
9忠诚。忠诚于公司,就是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就是以不同的方式为一种事业做出贡献。忠诚体现在工作主动、责任心强、细致周到地体察老板的意图、不以此作为寻求回报的筹码。缺乏忠诚度、频繁地跳槽,直接受到损害的是企业,但对员工的伤害更深,无论是个人资源的积累,还是所养成的“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习惯,都使员工的价值有所降低。
现在的人丧失了成就事业最宝贵的忠诚和敬业精神,变得心浮气躁,凡事浅尝辄止,遇难而退,这山望着那山高,空有远大理想,无心执著追求。
10不要成为心理上的奴隶。许多人认为自己在公司里受到老板和上司的压榨和奴役。事实上并非如此,真正压榨和奴役他的不是老板和上司,而是他自己。反省自我,敢于正视自己,越自律就越自由,不要整天抱怨,不要放宽要求,摆脱自私与狭隘的思想,不要再做自己的奴隶,这样就没有人能奴役你了。一旦战胜自我,你便能克服所有的逆境,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 -
《致加西亚的信》热门书评
-
精神奴役
298有用 9无用 混凝土 2006-04-15
有一年,公司老板买了这本书,是人手一本,做为年终福利发给大家,说是本很好的书,并且要求明年来上班的时候,交一篇读后感上来。其实老板也很前卫,对于这类还算流行的管理类书籍,能人手一本,还真是不容易。做为公司的中层,我还得到了另外两本书《没有任何借口》和《一生的计划》,其实都是此类的书籍。这样的书,看完...
-
误读的背后
152有用 3无用 嵯峨云风 2010-01-09
《致加西亚的一封信》算不上经典,但创造了一个销量神话,堪称图书营销策划的成功案例。它讲述美西战争期间,美国总统麦金莱要求中尉罗文把一封信交给加西亚将军,罗文历经艰辛,终于完成了任务。后来一个名叫埃尔伯特·哈伯德的作家(书商)将这个故事写了出...
-
去,把信送给加西亚
85有用 1无用 大胖 2006-01-24
在所有似是而非的管理歪经中,有一段最让我受不了。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需要尽快联系到西班牙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将军,而后者藏身在古巴山区的密林。总统听说有个名叫罗文的人,只有他能找到加西亚。于是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关于罗文如何拿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布制的袋里封好吊在胸口,划着一艘小船...
-
价值观的问题
70有用 5无用 Daniel 2009-07-12
当我们看的书籍越来越多,知识也越来越丰富,在很多的时候这被看成是上进、好学的一件好事,但这时矛盾也会凸现出来,任何一件事我们可以用不同层面的知识,不同角度与位置去进行解释,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困惑,归根结底其实这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只有具有共同”价值观“的人,那么才会有共同的语言。 拥有再多...
-
给加西亚的信
22有用 1无用 八部半 2008-09-23
这本书只需半小时就可看完,据说它比《圣经》的发行量还大。其实你读完该书,就不难想象,为什么如此。 该书最初不过是本小册子,它借用了一个战时的小故事来宣示一个资本家要的是什么样的职员。 不要信什么敬...
书名: 致加西亚的信
作者: [美] 阿尔伯特·哈伯德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译者: [意] 艾柯 | 赵立光
出版年: 2004-4
页数: 130
定价: 16.8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80639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