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国制造,曾经是欧美人对中国想象的华丽侧面,也是中国人对于中国崛起自信心的来源。而在整个世界的产业链中,中国制造体现出了一条艰难攀爬的曲线。对于中国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说,究竟应该如何在国际贸易需求下降和国内生产成本提升的困境当中脱离,成了一个让政府和学界关注的话题。在这个方面既有大量的理论探讨,也有大量的企业实践。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不同。擅长变通并且拥有勤奋精神的中国企业家,开展了广泛的实践。而《南下打工记》这本书从一个留学生的视角,反映出了中国制造有趣的一面。
作者这本书的价值在于,他既有在海外留学的背景,又有着出生于大工业基地摇篮的东北的出生,这使得他的视角更有价值。在这本书中可以读到,作者在刚刚来到广东工作时候的不自然。作为一个留学生,理论和实践相差太远,而作为一个东北人,在南方也感觉到相当的不适应。正因为这种处境的反差,才使得他的体会有深刻意义。因此,他在南方的经历也是他由一个学生进入社会的过程,他学习到了如何来完成工作,从最初感觉自己什么事情都不会做,到后来得到了法国工程师的支持和高度评价。他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也感觉到了中国实业成长的心跳。通过他的视角,我们感受到就在广东这么一个不大的地方,有着这么一群年轻人,有着开阔的视野和强烈的上进心。当然也不回避中国制造在产业链攀爬过程当中所面临的困境,但更重要的是还是让人梦对于中国制造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除了个人的成长外,这本书的另一个视角就是对于打工者的生活有一个描述。我们看到了大千世界的千奇百态。在这本书里面作者的描述让人想起了《打工女孩》中的公司,这类生活对于在城市中的白领是没有体验过的,也是作者之前没有体会过的。普通的打工者的生活的艰辛,也在作者的文字表述中静静流淌。而这样的人,往往是难以发出自己的声音的,也难以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就是这群沉默的人群,支撑起了中国制造。而对于普通人来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命运。
作者的这本小书篇幅不长,最早是源于豆瓣阅读。作者最终走入了一家大公司成为了一名工程师,这也是他预想的人生轨迹。而作者在一番对于自己未来前途的思考后,也有了更深的思考。可以说,在南下打工的经历,也让他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而这也对于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体会。
真实中国的侧面
《南下打工记》热门书评
-
《南下打工记》——自序
32有用 0无用 米周 2014-12-04
因为《南下打工记》要出全本,豆瓣希望我自己写一篇序言。我思来想去,打工时候想说的话基本都在《打工记》里面说完了,再写序言,写些什么呢?离开那家南中国的工厂之后,我加入了一家世界五百强的企业,进而生活发生了一些比较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会让我时不时的想起之前那两个月的经历。民营小企业和跨国大企业一定会有...
-
珠海人物志
30有用 3无用 淡豹 2015-02-08
三年前的今天,《纽约客》杂志发表过一篇谈中国职场小说的文章,作者是写过《工厂女孩》的张彤禾(Leslie T. Chang)。在这篇叫“Working Titles”的文章中,张彤禾认为,当代中国人最爱的读物是“职场文学”,或者说能教人如何更成功地生存的书。她用这个概念涵盖了多种类型文学,对她来说,...
-
《南下打工记》:“中国制造”观察手记
14有用 0无用 暗蓝色的海 2014-12-01
“第一次和他聊天之后,我觉得他这种人活该被社会淘汰。等他离开了,我又想了想,他这种人真的活该被社会淘汰吗。”——米周《南下打工记》在笔者写这篇书评的时候,网上“正在进行时”的热点,是一个19岁的男孩,在与网恋了一周的“女友”分手后,通过微博直播自杀,并最终抢救无效身亡的新闻。正巧在米周这本《南下打工...
-
【用脚量世界】 ——给《南下打工记》写的软文
6有用 0无用 江湖人穪水上飛 2014-12-02
这是米周早年的一个很少被人知道的博客名【用脚量世界】。那会儿大家在法国没啥业余活动,读书码字儿算是一项。我们都爱旅行,又都爱码字。于是我们是线下认识,线上交往,算是个笔友加驴友。整个大学生涯里有这么个人物陪着交流分享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他比我学历高,法国正牌工程师院校的优秀学员,学的是能源动力,研究飞...
-
殊途同归
3有用 0无用 池非池 2014-12-07
文/池非池 严格意义上这本书并不属于虚构文学,更像是纪实类的报告文学,作者用文字记录了他在民企工厂里实习三个月的情况:外籍老板,有野心也有实力的青年,在工厂里做工的普工,看门的大爷,接管自家公司的二代。从消费者到生产者,从办公室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