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伊•海勒(Zöe Heller)的小说《丑闻笔记》入围2003年英国布克奖决选;同名电影获2007年第79届奥斯卡奖4项提名。小说里,40岁女教师希芭和15岁男学生康纳利展开一段不伦之恋。恋情曝光,舆情沸腾,希芭被控“猥亵男童”,身败名裂,康纳利也跟她分手。希芭的同事芭芭拉,一个没有男人问津的老处女,与希芭的关系介于闺密和女同之间,她是希芭秘密的倾听者、记录者、泄露者,最后又成了希芭的…保护者。
本书副标题说,这是“一部关于激情和压抑、嫉妒和自满、友谊和孤独的女性故事”。不同的阅读/评论者,关注的也许是两个女人之间的复杂感情、媒体与公众反应“故作神圣的姿态”,或者性、爱情、道德、以及三者之间的不同组合,等等。相对于一桩“丑闻”,这些,都还不够KUSO(1)。
根据《OTAKU进阶:ACG常见名词词典》,希芭是个“姐贵”(2),康纳利则是个“正太”(3),她们的恋情是外道(4)而耽美(5)的,却因芭芭拉的怨念(6),变得一地狼藉。
GOOGLE输入“女教师 男学生 性关系”,有78800个相关页面。现实中,这样的故事,在英法美澳加各国都有上演(中国自然也有),大多数的结局嘛,也是…一地狼藉。但小说所据的真人版,西雅图女教师玛丽•凯•莱图尔诺,服刑7年获释后,已和当年的“正太”维利•法劳正式结婚。
这着实有些稀奇-我是说维利•法劳。
池莉小说《不谈爱情》中,青年医生庄建非婚前结识了已届“想做奶奶”之年的同行梅莹。他从“初欢的笨拙和羞涩”,在梅莹调教下,“不仅学成出师,最后还有青出于蓝胜于蓝的趋势”-以至结婚后,妻子吉玲对他“床上功夫十分娴熟,花样不少”起了疑心,向同事章大姐请教。章大姐说:“这个还不清楚,你那口子是和风流大嫂睡过了。”经过这样的故事,男孩成长了、“出师”了,变成男人。女人呢,要么象梅莹,善于自制,流泪说“为什么我年轻时没有你?”,并决然退出;要么请看本书,并回顾电影《教室别恋》和《钢琴教师》:与《洛莉塔》里任性、无邪然而被动的“Lo”(7)不同,这三个“正太”都是主动而热烈的“勾引者”(8),他们在年长的女教师身上完成了成人礼,然后弃她们而去,剩下的烂摊子,得由她们自己去收拾。难怪有人说,她“听到至少三个男性的意见,都是‘为什么我在十五岁上没有这样的aventure呢……’”
所以书中那个善恶莫辨的BT老处女、“泄密者”芭芭拉说:“我不妨现在就承认,康纳利和希芭的恋情对他的心理有无伤害,我从不关心。我不反对该有法律制裁像希芭这样的老师,……根据官方定义,康纳利是‘未成年人’,而希芭的行为是‘剥削’。可是,只要诚实地评估他们的关系,就得承认康纳利不仅是出于自愿,而且实际上在这段关系里比希芭掌有更大的主控权。我一点都不认为,他跟一个年长的女人有那些经验,对他会造成持久的伤害。相反地,我相信他一直握有相当可畏的支配权。我知道,这听起来很反常,但确是如此。我是持这样的看法的。”
至此,“姐贵”与“正太”的关系至少部分地被颠覆了:毕竟,“正太”与“罗莉控”(9)一样,都是雄性,在两性关系中往往本能地寻求“更大的主控权”。于是,我们何忍一味指责这些年华渐老的“姐贵”?她们甚至是柔弱无力、堪恨更堪怜的。而维利•法劳-真是异数。
再说芭芭拉:她一向瞧不起的数学老师、老光棍班斯,邀她共进午餐。芭芭拉都自认为屈尊了,没想到他居然不是追求她,而是托她为他和希芭撮合。芭芭拉因嫉生怒,把希芭的秘密向班斯和盘托出。而后,班斯向校长告发,恋情进而被捅到媒体,遂成丑闻、成官司。不管芭芭拉的理由为何(班斯;或相伴多年的老猫死去,希芭却顾自去幽会没有安慰她),根据以下定理,她的泄密都不足为奇:秘密一般都有个知情者,而知情者通常是靠不住的,包括树洞(10)。关于这个,也请回顾莱温斯基案或璩美凤光盘事件。女人之间的事太复杂,我不想多嘴,就咕哝一句:“女人何苦为难女人?(11)”
以上并没有什么高明的见解。《丑闻笔记》这本书,有朋友说了要寄给我,但还没收到。这番“评论”是看了网上多篇书评、影评之后写就的。既然道听途说以讹传讹是丑闻传播的惯常途径,我写这样一篇“二手”书评,也算是将“传播丑闻”付诸实践的一种“行为艺术”吧。:P
等着书到,and,相信大多数人想看这本书的理由和我一样:有八卦,我喜欢。
很多事,其实就这么简单。
(1)KUSO:恶搞
(2)姐贵:成熟妩媚的大姐姐,其意类似于“熟女”
(3)正太(Shota):年纪小的男生
(4)外道:有违常理
(5)耽美:唯美
(6)怨念:对某件事感到怨恨而形成的一股强大的灵念
(7)Lo:《洛莉塔》中,亨伯特•亨伯特对继女洛莉塔(Lolita)的昵称
(8)勾引者:〔丹麦〕克尔凯廓尔著有《勾引者手记》
(9)罗莉控:萝莉(Loli)即Lolita,形容“能引起人们(通常是男性)对年纪小或者看起来年纪小的女孩的特殊偏好(不一定是平时所说的‘爱’)的女生”;罗莉控即喜欢萝莉的男人。
(10)树洞:在《格林童话》里,有人对树洞倾诉,但当树叶长出来,吹树叶就可以知道埋藏在树洞的秘密。
(11)辛晓琪一首歌名
(本文写于2007.4.6,已刊于《出版人·图书馆与阅读》杂志;《丑闻笔记》书已收到,正在读,感谢桃花石上书生;影片DVD已先看过了)
听说有丑闻,先做个笔记-我说《丑闻笔记》
对“听说有丑闻,先做个笔记-我说《丑闻笔记》”的回应
《丑闻笔记》热门书评
-
为了那点友谊——《金陵晚报》07.04.05
60有用 9无用 柴妞 2007-04-17
《丑闻笔记》的故事转述起来有点简单俗套,有家有室生活优越的女教师希芭爱上15岁男学生康纳利,陷入一场不伦的恋情。结局很狼狈,康纳利厌倦了比自己大25岁的希芭,私情败露。小说绝对不言情,从始至终,毫无浪漫可言。同样的故事大纲,这些年在影视作品里都已经火热过了,95年有《教室别恋》、01年有《钢琴教师》...
-
不可饶恕的女人
50有用 6无用 水木丁 2007-04-02
2007年以来读的好小说,《丑闻笔记》算是第一本。由于知道这本书被电影翻拍,又在网上先看到了剧照的缘故,于是读小说的时候,脑海里就老晃动着朱迪•丹奇和凯特•布兰切特的样子。那剧照令人印象太深刻,暧昧浓重的凯特的侧脸在前面,后面是朱迪的脸躲在红色的阴影里,让人以为是一场两个女人之间惊心动魄的丑闻与阴谋...
-
我们从猫眼里窥探别人,从哈哈镜里照见自己
43有用 7无用 水湄物语 2007-04-04
很多人都应当记得第一次从猫眼里窥视外界,熟悉的地方变得扭曲,内心无比期待地,踮着脚凑在猫眼前,看陌生人在邻居家门口来来去去。我们都有窥探欲,把自己包裹在安全的所在,对他人的生活指指点点,充分享受获得秘密的愉悦和道德的优越感。若非如此,怎会有火爆的电视真人秀,点击过千万的博客,以及永远活跃的狗仔队和街...
-
丑闻和乐趣
25有用 6无用 桃花石上书生 2007-03-23
丑闻和乐趣起这样一个标题,好像是件不道德的事,但《丑闻笔记》给人的感受就是如此。尽管书中的人物深陷于丑闻,狼狈不堪,但不妨碍我从阅读中收获乐趣。如果你想猎奇,就能猎到奇;如果你喜欢嘲讽,你会过足瘾;如果你喜欢思考,你一定有想头;如果你对女性主义感兴趣,恭喜你!你找到一个女性关系的经典读本。在小说中,...
-
没有什么比孤独更可耻
22有用 4无用 随心而安 2007-04-29
看这本书以前,听了无数的形容词,诸如俏皮、慧黠、幽默、讥诮、尖刻,再加上故事梗概中大书特书的种种不伦之恋,本能地把它定位成一本家常口味的情色畅销书,用惊悚激情的描写让平常人在剔牙如厕时满足一窥变态私隐的欲望。书一开头,便是女教师与男学生亲密接触的片段,描写如此干净坦然,文笔新鲜,几乎有点令人失望。随...
书名: 丑闻笔记
作者: [英] 卓依·海勒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Notes on a Scandal
译者: [加蓬] 丘淑芳
出版年: 2007-2
页数: 208
定价: 18.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21世纪外国文学大奖丛书
ISBN: 97875447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