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脑擅长从不同事物的类似特性中寻找规律,所以巧合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其实不足为奇。心理学的先驱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认为,我们将巧合视为种种内在联系,这些联系会编织成一张不可见的网络。他用“同步性”(synchronicity)来描述这种神秘的力量。一些关于新世纪(New Age)的书籍充分发挥了荣格对巧合的解释,讲述巧合的力量的国际畅销书《塞莱斯廷预言》(The Celestine Prophecy)和各种跟风之作就是绝佳案例。 这种将经验、标志、图像和观念联系在一起的冲动,源自大脑理解周围环境的特性。正如我们之前探讨的那样,如果大脑没有这种特性,人类早就灭绝了。但问题在于,和大脑的许多其他特性一样,我们很难控制这种把事物联系在一起的冲动。这种冲动出现的时候,大脑就会忠实地根据收到的信息“无中生有”。我们对此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种事一次又一次发生。 我们再来讨论一个真实的例子吧。有位心理学家非常痴迷超级畅销书《秘密》(The Secret) ,不仅自己爱不释手,还推荐给病人读。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可以通过“认为自己是富有的”等积极的自我暗示来改变命运。这位心理学家为了证明此书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向病人展示一张新型宝马敞篷车的照片。她解释说,这本书让她确信,自己必须把精力都放在最渴望的东西(也就是这辆车)上,并时刻提醒自己“我会拥有这辆车的!”她自从这么做之后,无论在哪里都能看见这款车。(其实,最近几天她看到这款车的次数不超过5次。)她认为,这正是积极自我暗示奏效的标志。即便是这样一位训练有素的心理学家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自欺欺人。她的注意力被那张宝马车的照片吸引了,导致大脑不停从她路过的地方截取相似的图像。她没有搞清自己大脑里发生的事,还以为积极的自我暗示真能给她带来一部宝马呢。 即便你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没什么问题,也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落入圈套——尽管它可能不会像机场的例子那么戏剧性。商家每天都在运用心理学家称为“聚类错觉”(clustering illusion)的理论,通过安排商品的摆放次序诱导客人购买商品。比方说,如果柜台里有3款蓝光播放器,按价格从高到低排列,那么中间那款肯定是卖得最好的。所以,商家也会据此来定价。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们会不自觉地把商品排放顺序和产品质量联系在一起(价格最贵的质量最好,价格第二贵的次之,价格最低的质量最差),虽然这二者可能毫无关系。实际上,中间那款播放器的质量未必比价格最低的那款强。零售商明白这个道理,所以给便宜的商品标个高价也能卖出去。 大脑会做出这些联系,因为这是它的职责所在。大脑的适应性还没有完善到能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比如当前复杂的商业环境。我们需要时刻牢记这一点。更有意思的一点是,我们希望每个结果都能对应一个原因,如果没有的话,大脑也很乐意创造一个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