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添加收藏:我读过这本书

 想读     在读     读过   
评价:
标签(确定标签后请按回车):
当前位置: 查字典图书网> 自由主义> 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

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

作者: 麦考米克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原作名: Carl Schmitt's Critique of Liberalism
副标题: 反对技术作为政治
译者: 徐志跃
出版年: 2005-9
页数: 288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
ISBN: 9787508037967
7.7
47人已评价
5星
19.1%
4星
55.3%
3星
17%
2星
8.5%
1星
0%

评价“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

  • 最新
  • 热门
  • 0 [已注销] 2011-07-20

    处理成“现代政制的政法理论”后,已经没留下多少可以打开的格局了。

  • 1 年方十八发如雪 2013-02-20

    施米特的反自由主义思路,即用神话去批判技术化,在作者相当扎实的描述下清晰可见。在代议制议会问题、凯尔森的实证主义法学问题、和魏玛宪法48条的讨论中,施米特用的几乎都是同一个套路。诚如作者所言,施米特的很多问题意识其实早已被韦伯划定。因而,与其回到施米特,不如回到韦伯。

  • 0 小鱼儿 2010-04-13

    不知所云……

  • 0 命运建筑师 2011-03-14

    只关注了与政治有关的部分。什么中立化技术理性神学之类的不关心

  • 0 琉琅苟 2012-11-29

    这本书的观点和论证,可以说是有理有据的持平之论。尤其是开篇对施米特所处的思想背景的介绍,对正确理解施米特的思想和地位很有帮助。但是,这本书糟糕的翻译、不通顺和难以理解的文字,让阅读变得无比痛苦。而译文良莠不齐,也是刘小枫这套书最让人无语的致命伤。

  • 0 迅疾 2013-06-06

    时隔很久之后再看了一遍,除去翻译问题,本书写作而言,我觉多作者并没有实现二手阐释应当做到的分析后的化繁为简。//翻译不好,太多长句了。昏昏然地都发现好几处翻译错误……

  • 0 幻無蝶音 2013-06-01

    作者居然不是学索福克勒斯悲剧出身的让我很惊奇,从头到尾的主线就是俄狄甫斯情结嘛

  • 0 拙棘 2015-03-11

    大二暑假第一次看,看到一半暑假结束了;某个假期第二次看,看到一半假期又结束了;今年寒假第三次看,看到一半丢下了,带回学校总算看完了。韦伯的理性化、祛魅、诸神之争等现代性诊断作为施米特思考的起点,而韦伯的基本命题又都主要从康德的划界工作中引申出来,对康德及其先驱的检讨——包括自然、理性等概念的变迁,实质、形式对立出现的知识背景等——才能“扬弃已经变得坚固的对立”,获得一个真正克服种种现代性内部互补的二元对立而非简单挂靠一边的视域。而对儒家而言,靠装神弄鬼或视而不见现代性带来的深刻挑战都无法真正使儒家变成一种具有智识真诚和深度的替代性选择,而只会沦为将儒家审美化的“浪漫派”。

  • 0 罗小贱 2008-11-30

    这也叫批判,你开什么玩笑?

  • 0 丁萌 2007-08-20

    技术性!技术性!

  • 1 年方十八发如雪 2013-02-20

    施米特的反自由主义思路,即用神话去批判技术化,在作者相当扎实的描述下清晰可见。在代议制议会问题、凯尔森的实证主义法学问题、和魏玛宪法48条的讨论中,施米特用的几乎都是同一个套路。诚如作者所言,施米特的很多问题意识其实早已被韦伯划定。因而,与其回到施米特,不如回到韦伯。

  • 1 陈毓秀 2012-09-12

    本书不适合施密特的入门,《例外的挑战》、《现代人及其敌人》更适合初学者。

  • 0 [已注销] 2011-07-20

    处理成“现代政制的政法理论”后,已经没留下多少可以打开的格局了。

  • 0 小鱼儿 2010-04-13

    不知所云……

  • 0 命运建筑师 2011-03-14

    只关注了与政治有关的部分。什么中立化技术理性神学之类的不关心

  • 0 琉琅苟 2012-11-29

    这本书的观点和论证,可以说是有理有据的持平之论。尤其是开篇对施米特所处的思想背景的介绍,对正确理解施米特的思想和地位很有帮助。但是,这本书糟糕的翻译、不通顺和难以理解的文字,让阅读变得无比痛苦。而译文良莠不齐,也是刘小枫这套书最让人无语的致命伤。

  • 0 迅疾 2013-06-06

    时隔很久之后再看了一遍,除去翻译问题,本书写作而言,我觉多作者并没有实现二手阐释应当做到的分析后的化繁为简。//翻译不好,太多长句了。昏昏然地都发现好几处翻译错误……

  • 0 幻無蝶音 2013-06-01

    作者居然不是学索福克勒斯悲剧出身的让我很惊奇,从头到尾的主线就是俄狄甫斯情结嘛

  • 0 拙棘 2015-03-11

    大二暑假第一次看,看到一半暑假结束了;某个假期第二次看,看到一半假期又结束了;今年寒假第三次看,看到一半丢下了,带回学校总算看完了。韦伯的理性化、祛魅、诸神之争等现代性诊断作为施米特思考的起点,而韦伯的基本命题又都主要从康德的划界工作中引申出来,对康德及其先驱的检讨——包括自然、理性等概念的变迁,实质、形式对立出现的知识背景等——才能“扬弃已经变得坚固的对立”,获得一个真正克服种种现代性内部互补的二元对立而非简单挂靠一边的视域。而对儒家而言,靠装神弄鬼或视而不见现代性带来的深刻挑战都无法真正使儒家变成一种具有智识真诚和深度的替代性选择,而只会沦为将儒家审美化的“浪漫派”。

  • 0 罗小贱 2008-11-30

    这也叫批判,你开什么玩笑?

有什么“读后感”吗?您可点击右上角“我要写长评”来进行评价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