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远书评 >
-
互联网斗士是怎样炼成的
5有用 0无用 2017-06-09
难以想象,如果少了周鸿祎这门“红衣大炮”, 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将会变得多么平淡乏味。从3721与CNNC、百度、雅虎的状态栏争夺战,到血洗杀毒行业、3Q大战、3B大战,“红衣”几乎是用一场场鏖战的鲜血染成的。周鸿祎之所以如此好斗成性,除了身上那股挥之不去的江湖气息,也和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轨迹密不可分...
修改 -
中国电子书市场何时出现长尾效应
1有用 0无用 2017-06-05
@阿嚏猫:有朋友做了个有趣的统计分析,他发现,在当前所有已上线的电子书品类当中,1%的图书获得了99%的销量,当然这个数据只限于出版书籍,网络小说不在其列。我的第一反应是吓了一跳,但事实还真有可能是这样。如此高的集中度背后蕴含着什么道理,得细琢磨。近日偶然翻到了多看科技副总裁胡晓东2012年6月的这...
修改 -
“狂生”推倒百年树
4有用 0无用 2017-06-05
《南方人物周刊》曾经做过一期《“狂生”张五常》,封面上的他目光坚毅,嫉恶如仇,宛如一位鏖战一生剑未收鞘的斗士。背光灯下,标志性的白发飘然透亮,仿佛这位经济大师身上正在散发仙气。以“美国通缉犯”的身份近年来在国内屡做惊人之论,纵横大陆,布道于大江南北,行走于庙堂和江湖之间,抛出“中国制度最优论”,在国...
修改 -
打通货币的任督二脉
13有用 0无用 2017-06-05
能够让我像追金庸武侠连载一样“上穷碧落下黄泉”追随几年的专栏作家,恐怕仅有周其仁一人而已。从妙手切脉中国医疗体制的医改系列,到打通货币任督二脉的汇率系列,再到剥皮见骨直曝二元病灶的城乡中国系列,几十篇专栏追下来,真如同看一部侦探小说——如何草蛇灰线、如何见微知著,如何顺藤摸瓜……痛快淋漓的程度甚至有...
修改 -
买桔还皮
3有用 0无用 2017-06-05
[1]也许,使我内心深深为之触动的正是这本书用质补的语言讲述那平凡而又深刻的真理。张五常教授是研究产权理论的名家,他一会儿向读者谈起养蚝的启发,一会儿讨论了从庇古开始关于铁路两旁地价的争论,一会儿转到历代建造灯塔所碰到的收费问题,他利用这些形形色色历史上曾经发生或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案例,向读者展现...
修改 -
一部“恶法”的诞生
7有用 0无用 2017-06-02
亚当· 斯密曾经说过:“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很少聚集在一起,如果他们聚集在一起,其目的便是商讨如何对付消费者。”而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中,卡特尔、辛迪加等垄断寡头也是西方世界的“多头怪”,斩杀不尽,最终会将资本主义拖入玉石俱焚的深渊。在中国,遮天蔽日的行政垄断往往令人们咬牙切齿,居高不下的油价、话费让“垄...
修改 -
金融是对内部的掠夺
13有用 2无用 2017-06-02
综述 如书中所说,伟大的社会主义理论创始人马克思曾在100多年前针对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金融概括地说,“金融是对内的掠夺,战争则是对外的掠夺”。但我想一本仅仅对各种现象进行批判的书,在这这些现象消失于人们视线后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但《中国证券市场批判》一书,却透过市...
修改 -
中国历史上的土地私有传统
6有用 0无用 2017-06-02
近年以来,由于“三农问题”、土地纷争愈演愈烈,土地私有利弊之争随之而起。到底是维持有名无实的集体所有,还是索性效仿当年默认“土地承包”的做法,放开对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围追堵截,授民以土地产权,买卖自用、听其自决。两派都占据为民请命的道德高度,各执一端,闹得不可开交。倡行土地私有者的理由是:目前的土地集...
修改 -
亚当•斯密轶事
0有用 0无用 2017-06-02
告诉你一个秘密。人们以为经济学家都是干燥如尘土(dry as dust)、阴沉如浓云的人。这是不对的,不是事实。——保罗•萨缪尔森这一大厦的建筑师是亚当•斯密。他的工作模型,“自然自由制度”写在《国富论》中。他开始的工作在任何意义上都是不完备的,时时需要大规模的重建。但其基础是牢固的。在后面各章,我...
修改 -
现代经济学是怎样炼成的
0有用 0无用 2017-06-02
1776年,亚当 斯密的《国富论》构建起了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框架。1968年,诺贝尔的光环首次加诸于一门社会科学之上,获奖者萨缪尔森将宏观、微观熔于一炉,在其集大成之作《经济学》中构建了经济学的大一统理论。近二百年间,经济学从社会学科的鸿蒙世界中挣脱出来,跳脱出“政治经济学”的狭隘藩篱,插上了数学、逻...
修改 -
“接地气”的经济学
4有用 0无用 2017-06-02
“我最喜欢的经济学家是科斯和张五常。科斯是直截了当将‘真实世界’经济学与‘黑板经济学’——那些徒有‘科学’的外表,其实是空无一物的‘皇帝新衣’——对立起来的学者。”从作者的履历来看,周其仁绝不是一个在书斋中安分守己的学者,即使是脱去穿了7年的猎装,从黑龙江茫茫苍苍的完达山里一脚踏入“天子门庭”,就读...
修改 -
相信算法,还是相信政府?
20有用 2无用 2017-06-02
如果在微博上掀起轩然大波的那篇《中国仍然是中国,比特币依然是比特币》是传销单的话,那么这本《比特币》或可称作传道书。前者逻辑混乱无人信,后者原理精深少人懂。前者谬论哗众吸引无数眼球,后者平和理性然而乏人问津。这样的冰火两重天或许正代表了比特币目前的困境...
修改 -
追问医改的”真问题“
9有用 0无用 2017-06-02
举凡牵涉14亿中国人的话题,说起来都是话头纷纭,不止一端。房地产、教育、医疗这“新三座大山”便是如此。正因为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关乎庙堂之兴衰、黎民之生死,又是各个利益群体交战争夺的焦点所在。在民主制度成熟,利益纷争正常化博弈的美国,这些问题尚且纷纷扰扰;在转型期的中国,“三座大山”更是成了改...
修改 -
电商行业的内功心法
6有用 0无用 2017-06-01
在美国前十大电商企业中,除了龙头亚马逊,其他都是传统企业伸向互联网的桥头堡,而中国的情况几乎完全相反,新兴企业抢去了万千宠爱,而传统零售则空留下了蹒跚追赶的笨拙身影。在地铁、电视、门户首页,电商抓人眼球的广告无处不在,而相比之下,除了苏宁的绝地反击,你很难意识传统零售企业的「巨人之进击」。中国电商风...
修改 -
Twitter不是孤独的解药
28有用 0无用 2017-06-01
"但是在当他感到真正孤独的这些时刻——当大海、汽笛、岩石不再向他发出召唤时,他走进房间,关上身后的玻璃门,将手伸进裤袋,拿出他的智能手机。他的手指在手机玻璃屏幕上滑了几下,然后将手指放在蓝色小鸟的图标那儿。是的,他只能在Twitter上与人交...
修改 -
数字经济的“逆袭”
10有用 0无用 2017-06-01
作为“数字时代的亚当斯密”,克里斯 安德森在中国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提出的长尾理论、免费模式等理论是对数字时代经济规律最为眼光独到的概括,在科技领域几乎无人不晓。他也曾经在中国互联网界掀起过一阵阵思想风暴,被不少业界大佬奉为精神导师。如今,安德森从互联网舆论重镇《连线》辞职,专心经营3D Robo...
修改 -
中日移动互联网的同与异
5有用 1无用 2017-06-01
C2C(Copy to China)曾经是中国互联网企业脸上与生俱来的“金印”,但是在软银孙正义的口中,这被称为“时间机器理论”,没什么羞于启齿的。日本历史上曾经数次被外敌叩关、践之脚下,每一次都是迅速偷师并重整旗鼓,不像中国至今还在为“东西之争”纠缠不休。当然,依靠C2C起步的中国互联网早已走出学...
修改 -
空中俯瞰“亚马逊”
5有用 0无用 2017-06-01
当乔布斯这位IT大神“黯然陨落“之后,贝佐斯就了下一轮”造神运动”的最大候选人。在中国,贝佐斯还远没有达到“乔帮主”那样的妇孺皆知。乔布斯已经成了图书市场上的“红人”,外文著作悉数引进、跟风之作长盛不衰。乔布斯如何车库起家、在被驱逐之后如何卧薪尝胆、演讲PPT的魔力何在………俨然已经被过度消费了。而...
修改 -
网络江湖英雄谱
4有用 1无用 2017-05-26
排座次,谁主沉浮宗师陈天桥:无中生有、平地起风云《釜底抽薪:陈天桥背水一战》,抢在《征途》公测之前首推免费游戏模式,破旧立新、重建规则。《反客为主:陈天桥一剑封喉》对韩国研发商一剑封喉、反客为主《合纵连横:陈天桥空手塑传奇》陈天桥的发迹是一个传奇,像是一夜之间发生的神话。头一年席卷千万用户,取得3....
修改 -
金融恐龙的求生之道
4有用 0无用 2017-05-26
商业银行会像比尔盖茨说的那样,成为21世纪的恐龙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阿里和腾讯在你追我赶、大招频频的军备竞赛中,已经把互联网金融的“战火”烧到了千家万户。这场“钱包争夺战”可要比当初“淘宝V.S.eBay”之战更加惊心动魄、摧枯拉朽。也注定了,互联网金融普及的速度要远远快于电子商务。两家互联网巨...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