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蓝色的海书评 >
-
《威尼斯是一条鱼》:轻盈与雀跃
4有用 0无用 2017-06-17
或许,在这世上所有的“小城”当中,威尼斯可以称得上是其中最独特,又最富于故事的一座了。“从地图上看,威尼斯就像是一条躺在水底,体型巨大的比目鱼。这只神奇的动物为什么会来到亚得里亚海?又为何会在这里安家呢?”作为一本旅游类书籍,《威尼斯是一条鱼》是相当独特的。用评论者的话来说,这本书“令人不安”——它...
修改 -
《旅行从客房开始2》:定格空间的精致美好
2有用 0无用 2017-06-17
作为旅途中极重要,却也很容易被遗忘的环节,客房的设计,既会对于旅客在旅途中的心情产生影响,也会彰显一个城市呈献给旅行者的品味和情态。而从另外的角度,客房所表达的,则是人类对居住环境更直观的态度——囿于更多原因,固定住宅区总很难如“客房”一般,因时而变。浦一也的这本《旅行从客房开始2》是一本很美的书。...
修改 -
《路过世界的角落》:美好总是不期而遇
7有用 0无用 2017-06-17
或许是旅行越发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的缘故,一到假日,朋友圈总会被朋友们在各种景点的自拍刷屏。这也就不奇怪为何今天的图书市场上会充斥这如此多的以“旅行”为主题的作品了。旅行的目的还是在于分享,分享自己的旅行体验。与此同时,“分享”这一行为本身,对于旅行者就已经很重要了。关于这本《路过世界的角落》,初...
修改 -
《罗马人的故事(精编体验本)》:条条大路通罗马
7有用 1无用 2017-06-17
林清玄先生曾写过一篇散文《青铜时代》。在那篇文字里,他将罗丹的作品《青铜时代》和《思想者》作比,并且发觉比起家喻户晓的《思想者》,自己钟情的,竟是不那么出名的《青铜时代》:“我发现我爱《青铜时代》是因为它充满了未知的可能,它可以默默无闻,也能灿然放光;它可以渺小如一粒沙,也能高大像一座山;它可能在迈...
修改 -
《水丸的慢悠漫游》:生活本当如此,“悠游自在”
2有用 0无用 2017-06-17
安西水丸跟村上春树是老朋友,这件事大概并不难理解。两人是亲密无间的“战友”,“日式小清新”在两人的笔下都有很恰切的诠释。不过,午后温暖而懒散的阳光,对于村上而言是“小确幸”,水丸却有自己的“水丸性”——这么好的天气,为什么好好睡上一觉,等到华灯初上,再约上三两好友去居酒屋喝上一杯,跟美丽的老板...
修改 -
《一生一次的假期》:有些时光,一次足矣
6有用 0无用 2017-06-17
这是一本很实用的书,因为它适合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对于崇尚即刻出发的背包客,它是一本比lonely planet 更好用的坦桑尼亚自助游攻略,其中包含了去寻找你想要在坦桑尼亚看到的一切的最佳方法,以及如何应对那些你不想却可能遇到的一切的应对措施。而对于只想宅在家里饱览千里之外风光的“卧游族”,在这本书...
修改 -
《童年时光》:总有段时光布满希望
2有用 0无用 2017-06-13
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米兰•昆德拉我们很容易发现这样的事实:比起其他人,孩子的眼光总是清澈的——因为目光清澈,他们并不能察觉生活可能存在的阴暗;因为目光清澈,他们愿意相信一切他们遇见的真实,都本该如此。关于这本《童年时光》,...
修改 -
《成功这件小事》:“对不起,让您久等了!”
4有用 0无用 2017-06-13
理论上,所谓“教你成功”的书往往会达成这样一种效果:看过之后的人一时间“满血复活”,仿佛参透了未来只有光明这样的道理。但这样的“幻觉”总也维持不上太久的时间,毕竟一本书总有读完的一刻。合上书,你还要面对这个世界。其实很多励志书所做的事情,是让“成功”简单化。至少让暂时“无路可走”的读者看到“成功”的...
修改 -
《布雷特的生命清单》:糖果盒里的终极幸福
8有用 0无用 2017-06-13
如果有一天,一个你原因为会疼爱你,会给予你所有的人,拿走你意料之中的幸福,将他们置换成奇怪的、不值钱的东西时,你会作何感想呢?这听上去很像风靡一时的《谁动了我的奶酪》的剧情。在斯宾塞博士的故事里,四个主人公也是在一开始便拥有了看起来理所当然的幸福。突然有一天,“变化”这个鬼东西的造访,打破了一切安稳...
修改 -
《南下打工记》:“中国制造”观察手记
14有用 0无用 2017-06-13
“第一次和他聊天之后,我觉得他这种人活该被社会淘汰。等他离开了,我又想了想,他这种人真的活该被社会淘汰吗。”——米周《南下打工记》在笔者写这篇书评的时候,网上“正在进行时”的热点,是一个19岁的男孩,在与网恋了一周的“女友”分手后,通过微博直播自杀,并最终抢救无效身亡的新闻。正巧在米周这本《南下打工...
修改 -
《当Bob来敲门2》:那只猫教我们的事
2有用 0无用 2017-06-12
如果你曾留心过猫的眼睛,你会发现,它们的眼睛清澈而透明,却又似乎深不可测,仿佛藏着不可捉摸的秘密。“喵星人”真的是个谜。它很慵懒,却不会妨碍它偶尔的身手矫健;它看似高贵而孤傲,却又会在必要时给主人以陪伴。也许在动物中,猫因其多重“猫格”的特质,而格外引人关注吧。以猫为主角的故事有很多,比如我最喜欢的...
修改 -
《奔腾年代》:赌徒的优雅
4有用 0无用 2017-06-12
读完这部作品,恰好是9月13号,星期五。在西方每当13日是星期五都会被冠以“黑色星期五”之名——耶稣基督死在星期五,而13是不吉利的数字。在美国,除了“黑色星期五”,还有一个“黑色星期四”,它源于1929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那场浩劫,不仅使得美国经济濒临崩盘,更使得民众失掉了信心。《奔腾年代》的故事...
修改 -
《FBI犯罪心理画像实录》:罪的阴影
2有用 0无用 2017-06-12
对于推理小说爱好者而言,“犯罪”似乎是件司空见惯的事。但往往在我们看到现实中发生罪案时,总要比常人更加困惑。“犯罪总要留下痕迹的啊,哎呀呀,这个人胆子好大,就不怕遇上名侦探么?”当然,这个反映夸张了点,但对于推理小说爱好者而言,有一条真理是颠扑不破的,那便是但凡犯罪,必然会留下痕迹。这当然不单指技术...
修改 -
《自私书》:你一定要幸福
8有用 0无用 2017-06-12
“这本书的纸张很好。”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的句子出现在书评中有些多余。但实际上,由于本书在纸张选择上的成功,读者(至少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体验很愉快。如果抛除纯粹功利性质的阅读不谈,对于读者而言,一本书的阅读,最终获得了什么大概不是最重要的事——如果阅读的过程足够愉快,你也会心满意足吧。《自私书》谈论...
修改 -
《新名字的故事》:玻璃罩里的两个女人和男人们
2有用 2无用 2017-06-10
卢梭说,人都是生而自由的,却身处无往不在的枷锁中。仅凭这句话,他也足以被称为天才,尽管它无益于现实。 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讲述的同样是天才的故事。它的第一部名字便是《我的天才女友》,以女孩莱农的视角,讲述她眼里的那不勒斯与生活本身,故事的中心则是她的“天才女友”莉拉...
修改 -
《天使湾》:像童话一样自由
8有用 1无用 2017-06-10
“我读过《蓝皮童话书》《黄皮童话书》以及《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和《夏尔•佩罗童话》里的故事。从世俗的眼光来看,这些故事都不是成功所需的基石,但是我被指引,而且确实也有意用那样的方式去思考救赎的情形,它们令一直经历困境和两难状况的我和童话人物得到补偿。”这是安妮塔•布鲁克纳为《天使湾》这个故事所写...
修改 -
《亲爱的小孩》:我们即将降落
3有用 0无用 2017-06-10
还没来北京之前,在家里陪我爸看过一部台湾公视出品的电视电影。名字我忘记了,只记得那是一个由“泡面”串联起来的故事。原本以为是一部没心没肺的“爆米花电影”,可看过之后却不禁为作品所折服。尽管故事平凡,可通过技巧性的表现,加上细腻的镜头语言,同样可以扣人心弦。或许会有这样的道理:通过平凡的事物,一旦用心...
修改 -
《提问的艺术》:有问题的人生才没问题
4有用 0无用 2017-06-09
很有名望的大师博尔赫斯一生读过无数的书,然而在谈到一生的收获时他却说,我能留给人们的,只有疑问。和寻找答案相比,寻找问题似乎更有趣。因为答案通向的是已知的结果,而提问指引你找到的,也许是未知的宝藏。《提问的艺术》是一本教你如何通过富有技巧性的提问来提高沟通效率并提升自身影响力的书。作者安德鲁•索贝尔...
修改 -
《来自神的一句话》:突然想到理想这个词
9有用 0无用 2017-06-09
生活大概是这样一个过程,它看似漫长,却总有那样几个“决定性时刻”,等待着人自己去体验。人们常说,一个人是“突然间长大”、“突然间变老”的,可这样那样的突然,又往往裹藏在漫长的生活历程之中——就好像是等待着放假的孩子,比起学期最后的下课铃响的那一刻,等待铃响时的焦虑,似乎才是更切实的存在。日本作家荻原...
修改 -
《明日的餐桌》:我们谈的是吃和吃好
0有用 0无用 2017-06-08
索尔•贝娄的《拉维尔斯坦》里有个段子,说文科研究生不好找工作,逼得老教授只能去医院推销自己的学生,“你们这里需不需要医学伦理师呀?”虽然讽刺的是文科教育失败的现实状况,但这个段子其实还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所谓的“医学伦理”,其实是很奇怪的东西。事实也确实如此——“伦理意识”本来就应当是从业者所需要...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