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吉范特西书评 >
-
0419道理重要,情感也很重要
0有用 0无用 2017-06-15
今天和高中朋友聚餐,最后和X同学聊了蛮久,先说到今后方向啊,读研就扯到老师啊,实习又扯到兴趣啊,X同学去台湾交流过,又回忆起历史啊,接着又谈谈现在状况啊,要毕业了怎么写论文啊等等。这是我意料之外的,我在看《说话之道2》还不是《说话之道》前,一直抱着偏见,觉得道不同不相谋,X同学走的是文艺小清新乖孩子...
修改 -
你,知道自己的优势吗?
0有用 0无用 2017-06-13
测完发现自己的五大概念主题是:理念、战略、前瞻、学习和思维,小五是个别、关联、伯乐、信仰和责任。不得不说,都很符合我,重测前五不变,新添的小五里有分析、搜集,也符合我的行为模式,验证本书理论的正确性。感谢本书,让我又多了一个发现自己了解自己的武器。因为是借的图书馆的书,考虑到未来可能需要向别人推荐,...
修改 -
敷衍老板的书评
0有用 0无用 2017-06-13
一年前按要求写给老板的读书报告,现在看到觉得很可笑,拿出来让大家一起笑笑。 这是一本简短而又较为精悍的书,赵老师推荐的,我看完后,感触...
修改 -
0703知识迁移
0有用 0无用 2017-06-13
书是北师小西门旧书摊上买的,放在以前我肯定就不看了,因为觉得这种歪弄历史故事来博取自己美名的作者实在是太不高大上了。但是,上次听前微软高管王剑老师演说推荐,我记下了这个书名,或许那次遇见就是一种缘分,没有被其他人买走,等着我来带ta离开似的。真是印证了那句“无巧不成书”么?首先本着产品控,把书当作一...
修改 -
过来人看写作,越看越明白
10有用 0无用 2017-06-08
写的是台湾教学的事,说的是全国写作的理。现在笔者在念大学,念的还是工科学校,语文也就两三年没摸了,记得大一选修了《大学语文》,但讲课老师一表达力实在够呛,讲话音调区域太窄,老让我抓不住重点;二则是讲的内容也只限知识填充记忆,实无思索之兴趣。后来竟至于对语文产生曲解,觉得那就是害人的东西,没有数理来得...
修改 -
0607一些语句的摘抄与思考
1有用 0无用 2017-06-08
本书写得极为凌乱,但是观点新颖独到,因此评价从“还行”转到了“推荐”(请选用快速阅读模式)。也可能是作者没有受到传统系统式思维写作的限制,以闲碎的经验为导线,想到哪写哪,真的是够自由的。既然书写得已然凌乱,我也凌乱的记录一些启人思考的句子。1.“上学”不等于“受教育”。我们不是为了获得知识的碎片,而...
修改 -
收获的不只是一点
3有用 0无用 2017-06-08
之前在《文明之光》书评里说想看到JustPub出版发行 IT 类教材读物,这样我就能在信息世界更肆意饕餮,尽享 IT 之美,殊不知,已然有成品在架等我来取,知道消息那刻立即下单,至今读完,一路捧腹,邹老师真是笑死人不偿命 :-D。且带你再寻一遍大笑之旅。开篇有礼。“学生的行为(写完程序)是由什么驱动...
修改 -
选择:找到属于你自己的过滤器
1有用 0无用 2017-06-05
作为一名90后,却没有在应在的网络环境下成长,童年大部分时间都在野外,接触自然风光。家里是匮乏经济,信息来源局限于电视,还是两个台的,江西卫视和中央一套。记得那时候特喜欢看大风车,小学初中一放学就和小伙伴围在电视机前看动画片,什么《哪吒》、《西游记》、《虹猫蓝兔》等不知道看了几遍。到了高中,学校计算...
修改 -
调动你的科学思维
0有用 0无用 2017-05-22
认识事物本质最好的方法是回溯它的发展历史。本书第二章就简要写明了科学思维的来源,指出「医学-宗教-哲学-科学」的学科发展历程,以及「人文主义-经验主义-科学方法」的思维变化过程,最后给出科学方法的定义——观察、识别、定义(建模)、假说(可证伪)、预测、实验和归纳。之后章节重点介绍了定义里的「第三章-...
修改 -
”你的灯亮着吗?“全书归纳及感想
1有用 0无用 2017-05-22
本书让我发现一个写好书评的方法。因为我喜欢多本书一起读,那么读到最后,由于各书知识交叉模糊,没能利用”暗时间“来对一本书系统地消化。所以差不多忘记了对各书每一小块的思考,到读完时,不能全面地写出一篇较好书评。读本书时,我采取的是,读完一部分,就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一部分感悟。这有两个好处,一是让社交平台...
修改 -
大数据时代,小个体的未来
3有用 0无用 2017-05-22
这是一本讲宏观概念上的科普书,前前后后讲了大数据给人们思维、生活、工作上带来的影响。大数据时代到临,等于是一次新的技术革命,革技术(Technology)的命,换数据(Information)来接任,IT行业开始轻技术而回归到重数据本身。就像作者的比喻,开采金矿有价值的是金子本身,而不是开采要用到的...
修改 -
岂止于大,超越时空
0有用 0无用 2017-05-22
标题灵感来源苹果的标语“Bigger Than Bigger”和另一本加来道雄的同名宇宙学科普《超越时空》,本书在科普上很有创新意识,霍金的幽默和阐述方式让人不得不大加称赞,作为同样解释宇宙学的作者,霍金和加来道雄也做得游刃有余,故借来二者理念做标题。本书绝对吸引那些对宏观、对整理寻求理解的读者,对...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