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昇威书评 >
-
女人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0有用 0无用 2017-06-07
单位每年都组织体检,大的毛病没有,但总有几项指标让人惆怅,今年增加了钡餐一项,结果就查出了胃下垂,正在我不知如何办的时候,我看到了这本《女人不生病的纪律》,看目录其中专门有介绍治疗胃下垂的,于是赶紧弄来读。有了孩子之后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少,更没有多少时间给自己,但我始终认为身体是最重要的,随着现在人口...
修改 -
求医不如求己
2有用 0无用 2017-06-07
自己小时候体弱多病,感冒之后经常去医院,那时候挂吊瓶还是很少的情况,我现在依然记得经常自己跑去医院打小针,现在有了孩子,动不动就被告知挂吊瓶,一直潜心阅读医学书籍,会发现这些年来的好的医学书籍正在纠正我的不良就医理念,为了保证家人和自己的身体健康,学习一些比较好的养生方法还是非常有必要的。《真原医》...
修改 -
关于生孩子那些事儿
3有用 0无用 2017-06-07
养个孩子才知道,找个好的妇产科医生是多么难,生下孩子也才觉得找个好的而儿科医生难上加难。从怀孕到生完孩子,遇到过很多困扰,自己从一无所知到一知半解,真心想从事浩如烟海的医学事业却不知如何入门。回想当年怀孕那会,真的是一无所知,连最起码的孕检程序都不知道,自己想当然觉得该检查这个就检查,觉得那个没必要...
修改 -
关于病与药的那些事儿
6有用 1无用 2017-06-07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也常出入医院,喝汤药、打屁股针,那个时候打吊瓶是极少的情况,而不像现在一般感冒发烧,只要一进医院就会开吊瓶,就如我现在养育孩子的种种,就怕生病去医院。 看到这本《中国人的病与药》的时候,我...
修改 -
开启人体自愈力
2有用 0无用 2017-06-07
孩子去年上幼儿园之后就总是生病,几乎一送去就生病,我虽然积累了一些推拿按摩的知识,但还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经过自己的摸索和验证,今年孩子的情况就有了很明显的好转,正应了最近朋友圈流行的一句话,“娃儿到了四岁终于淡定”,因为有了经验的积累和医学知识的学习,所以不再手忙脚乱,胡乱用药了,这是每个妈妈要...
修改 -
慢慢调养好身体
1有用 0无用 2017-06-07
“有啥别有病”,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有这样的期待,但是人吃五谷杂粮岂能不生病?有病了就得吃药呗,然而目前的医院和医生,让一些患者望而却步呀。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养生电视节目大火、医生书籍大卖的主要原因吧。生活水平提高了,身体也懒得动了,疾病还是照样与我们为伍。几年之前,我有一个同事听了养生的节目,看了...
修改 -
学会经营爱
0有用 0无用 2017-06-07
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影视作品中,对爱的描述尤其是爱情的描述,真的是无以复加,芸芸众生对于爱的追求、渴望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从古至今,国内国外,由这个话题成就的作品数不胜数,即使是普通人,几乎每个人都充满了对这个字眼的渴望,但是很多作品和现实中,我们看到的爱情都不圆满,是我们奢求过高,对爱的憧憬太完美,...
修改 -
父爱如山
0有用 0无用 2017-06-06
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毋庸置疑,而父亲这个角色,往往很难界定他的爱到底是属于哪一种?有的父亲与孩子从不亲近,用威严树立他高大的形象;有的父亲与孩子保持紧密的朋友关系;有的父亲对孩子漠不关心,把孩子丢给妈妈和老人……不一而足,最近一档非常火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讲述了几个小朋友和爸爸单...
修改 -
让天性为你引路
0有用 0无用 2017-06-05
我们是谁?内向的性格究竟是什么样的?内向好吗?我应该变外向吗?我们应该走向何方?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是充满喜悦与惊喜的旅行,Marti女士像一个睿智的老朋友一样和你促膝谈心。她首先告诉你:内向者性格最显著的特征是他们精力的来源是从内在世界,如思想、情绪和观念中获得精力;性格内向的人喜欢与人交往,但这很容...
修改 -
透过现象看本质
0有用 0无用 2017-06-02
几年前,我就知道《货币战争》,当时好像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个主持人主持节目的时候分享这本书,他被作者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功夫所折服,作者能够把世界上发生的很大大事,最后都深入剖析,找出背后的“那只手”货币,远远超出了“自圆其说”的境界,已经抵达了一个普通人无法看见的深度。我也不知道过了几年时间,才有幸读到这...
修改 -
万物有灵且美
0有用 0无用 2017-05-23
前几日有个朋友发了一张照片,在某国旅游的时候,一只梅花鹿旁若无人在路上行走,一点不害怕被抓起来,和人相处就很和谐,然后我们谈论国内的动物都是被圈养的,鸽子小鸟见了我们会飞走的……凡此种种,让我们窥见人类与动物的对立,何谈人与动物和谐?就连我们的小孩子们,从小深受大人的熏染,见到小蚂蚁、小虫子本能地用...
修改 -
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医学常识
0有用 0无用 2017-05-23
春日天气温度变化无常,很多孩子感冒、咳嗽,儿童医院人满为患,很多小孩子在那里输液,小区有两个孩子也发烧感冒了,和他们家长谈起来,他们说一发烧就慌神了,怕烧出问题就去挂吊瓶,两位家长也算是高级知识分子,但是连基本的医学知识都不懂,但是挂吊瓶输液的观念却泛滥在更多家长的意识中,甚至曾经在年轻时代没吃过药...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