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图书网 > 生气小伙KIA桑的图书主页

生气小伙KIA桑的评论

  • 尼采与柏拉图主义
    以有限的永恒轮回为无限的权力意志做试金石,将有限的权力意志投入到无限的永恒轮回之中。虽然哲学与宗教的归属略显牵强,但足够简洁有力。
  • 黑格尔
    相比霍布斯洛克的物质占有的兽性、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奴隶主式的假仁假义与惺惺作态、或者卢梭法国贵族特有的浪漫与深情,黑格尔的人论起点更闪烁着哲学家的智慧:人之区别于兽,恰在于思考与认同。站在这样比谁都高的起点之上,理性就不再是欲望、沉思或者怜悯,而是实实在在的实践意义上的伦理实体。然而现代社会没能实现黑格尔的历史预言,个人权利正在瓦解每个家庭,伦理更像自由主义者的物欲而非精神意义上的确定性,所有人都在物质的异化中获得认同,社会性只存在于互相攀比之中。无论如何,经过查尔斯泰勒的梳理,黑格尔真正达到了“大和谐”,而这样深入全面的梳理实在不可多得
  • 启蒙哲学
    对18世纪启蒙精神精准地再发现,百年前后无出其右者
  • 尼采著作全集(第6卷)
    强烈推荐最后科利版编者说明,破除很多尼采编纂史、阐释史和接受史上的误解
  • 尼采的使命
    缺乏基本的形而上学关怀导致无法把捉尼采最为核心的论述,对某些论述的断章取义和过度强调也使阐释失去了平衡性,最终淹没了文本成为所谓“施派”式解读,却是对施特劳斯和尼采的双重侮辱,除了一些引注与比对之外收获远小于可能导致的误解。不推荐。
  • 伯林谈话录
    伯林是这样一位学者:经历丰富,见多识广,学识渊博,言语犀利,却从没有以大部头问世。他的观点推动了整个政治哲学在现代跨越式的发展,唯一的遗憾就是他似乎缺乏一点厚重感,但也许“缺乏厚重感”正是整个学界所缺乏的一种风气,因为无论如何,社会科学都应该是为全社会服务的。
  • 共和的黄昏
    这篇文集展现了共和、自由与社群三方会战后期的全貌,恰能更清楚的把握共和主义作为一种替代性方案对于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意义,很有意思。唐·赫尔佐格的文章尤其值得推荐,他几乎被共和复兴浪潮的无节制激怒了,也从另一个方面抓住了共和主义作为思想史回溯的核心,即由于更关注“谁是共和主义者”而非“何为共和主义”,因而导致概念范畴模糊。麦考米克对圭恰蒂尼的再解读深化了尼德尔曼关于贵族还是平民的共和内在张力的讨论,可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社群主义的乱入似乎是要展开三方会战,但诚如维罗里所言共和与社群的差异远大过同自由主义者的区别。
  • 大洋国
    法治共和国政治纲领,回溯共和传统的财产-权力结构,与“分权制衡”的辉格党政治科学原则的有机整合。【讨论政治事务交给元老院去做,公民大会只要表决提案就好了,他们讨论不出个啥来……公开场合讨论政治的应该当场处死……
  • 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
    学人风骨,大师气象,共同的文化命运塑造的问题意识与思想人格,和更加纯粹的激情与追求。不时掩卷泪流满面,擦干眼泪备受鼓舞,
  • 共和、社群与公民
    选编翻译都不太好,“格局不大,格调不高”,“干涉”不说清楚的话尼采和黑格尔的解读方式都更深入,倒是波考克那篇可谈:把盖尤斯主义看作占有个人主义源头,且不论前者的贵族背景,罗马法精神是无视财产阶级的(蒙眼的公正女神朱斯提提亚),解读为“职业”应该更正确,而这又站到了中国传统政治经验的源头,最后反倒引向了后工业主义批评实在是颠倒了逻辑先后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