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图书网 > 艾弗砷的图书主页

艾弗砷的评论

  • 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
    黑格尔用了最多的篇幅来为古希腊最伟大的三位哲学家作传
  • 维特根斯坦与《哲学研究》
    哲学研究没看完,倒把这本书看完了。《哲学研究》的入门书
  • 回来的路
    因为是波兰人写的才看的。看到一半开始有种反感,越往后看越觉得别扭。一根筋控诉大反派然后欢乐颂似的完成大逃亡,虽然幼稚,倒也无可厚非,问题是作者除了写他荒野猎人一样的吃喝睡,除了猎奇,没有任何思考。他跟难友除了讨论肉和皮毛的处理方法,没有任何交心的交流。前几章对苏联的描写就有些过火,比如作者的牙在第二章就被打得只剩几颗门牙了,后来也没见他说用嘴撕肉有什么困难。至于在大戈壁里几个人面临近十天不能进食的绝境,几个人还像天使一样单纯、乐观、步调一致,而没像《碧血金沙》里那样暴露人性的真实一面,我只能说,我不信!去你的正能量。
  • 章太炎的思想
    王汎森的硕士论文,讲到五四之前为止,最感兴趣的朴学部分没有展开,反倒是章太炎没什么大意思的政治思想占了很多篇幅,有些小失望。
  • 以色列史
    着重讲五次中东战争和历届政府的更迭、政党的角力。文化和经济方面着墨甚少。总的来说,值得一看。
  • 简牍检署考校注
    就是喜欢这套丛书。导言注释都很棒,更重要的是还很便宜。
  • 伯林谈话录
    对伯林的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
  • 知识分子为什么反对市场
    哈耶克第一篇让我有种云垂海立的颠覆感。总体来说选文参差不齐,但还值得读一下
  • 七天读懂宏观经济
    要是宏观经济真这么简单还好了。
  • 玻璃的世界
    老少咸宜。麦克法兰喜欢强调某种类似被拣选的优越感,历史路径是不能被复制的,一系列精巧排列的事件偶然创造了现代世界,而它又只能诞生在西欧,别无选择。玻璃的世界也一样。这种神秘兮兮的预定论因其不可捉摸而模模糊糊地有种迷人的特质。玻璃改变了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作为媒介它限制和框定了人的视野,导向对细节的关注,把权威的天平由心灵移向眼睛;作为工具它发现了光走直线,自然的运作采取最简单的途径,进而牵出引发宗教改革的“奥卡姆剃刀”;它衍生出镜子,镜子增加了眼睛对自我的持续关注,“人的发现”和个人主义与之不无关系;玻璃器皿的惰性和透明性使之成为实验的完美工具,经验和可重复性试验因此撼动了某些不可证伪的权威;眼镜自1285年发明以来,使专业工作者的之力生活延长了15年,甚至更久,14世纪的复兴很可能与之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