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米书评 >
-
卡萨布兰卡:在祛魅与复魅之间
2有用 0无用 2017-06-17
黄夏/文关于卡萨布兰卡,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1942年拍摄、由亨弗莱•鲍嘉和英格丽•褒曼主演的同名电影。但大家不一定想到,其时二战在欧洲和北非进行正酣,电影中的外景全系好莱坞斥资搭建而成,导演和编剧为了营造这部爱情谍战片所需要的神秘异域感,在电影中掺入了大量阿拉伯风格,而事实上,当年的卡萨布兰卡却是...
修改 -
琴瑟和弦中的不和谐音
12有用 0无用 2017-06-10
“举案齐眉”大约是人们对婚姻关系的最佳描述。然而在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的生活图谱中,这一美妙的字眼儿却浸满了刻骨的伤痛。奥兹一家可谓典型的书香门第,父亲博学多才、嗜书如命,懂十六种语言;母亲漂亮贤惠,热衷文学艺术,正是她启迪了奥兹日后的文学想象。但就是在这样浓烈的文化气氛中,奥兹的母亲自杀身亡。这...
修改 -
舌尖上的吐槽帝
6有用 0无用 2017-06-08
自《舌尖上的中国》一炮走红,国内电视和书刊便竞相跟风辟出专栏,介绍美食美酒名厨名馔,一时浓油赤酱鲜香麻辣纷纷登场,各地本帮菜特色菜私房菜轮番过招,引得大江南北的吃货竞折腰。咋看呢,这纷纷攘攘的气象甚是精彩,其实大同小异,不是美食上的大同小异,而是介绍美食的方式方法如出一辙。美国厨师兼食评家安东尼•伯...
修改 -
法国大革命时代的“食货志”
10有用 0无用 2017-06-08
中国人谈食色变已久矣,不过,比起《舌尖上的毒》之类揭发食品安全问题的图书,《舌尖上的中国》及各种山寨书无疑在最近一年的书市上更为火爆,想来中国人还是一如既往地选择了务实性的姿态。但吃与不吃,终归是个问题,其中不光牵涉技术——吃乃生存第一要务,也是一个制度性问题——吃既是快乐,也带来麻烦。这类麻烦,且...
修改 -
阅读的“炼金术”
6有用 0无用 2017-06-08
黄夏/文每次听闻鲁迅作品被从某地某年级小学语文教材中删除,我总按捺不住欣喜的心情。这倒不是说鲁迅不够格,或者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鲁迅已经过时,因而不该出现课本中。而是说像我这样的读者,是不太能欣赏课本上的鲁迅的。至今我都能津津有味地把《故事新编》来回翻上好几遍,就是因为书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出现在我人...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