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图书网 > 怒眠的图书主页

怒眠的评论

  • 启蒙哲学
    分析细致,最后一章美学未读,日后补上。
  •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第一卷)
    2016.12.24二刷,第二遍看思路清晰不少。全书最勾我的是邓在“句读绪论”表示自己最有体会的应是黑格尔和马克思而非康德,并想建立“马克思的精神现象学”。期望他能有时间精力把黑格尔马克思的句读完成。黑格尔的历史感深深震慑了我,历史是绝对理念自身发展的历史,每个人都不过是处于某个阶段,某种程度把我近两年模糊意识到的观点清晰表达了出来,而对我影响至深的是一种看待人生的大历史观,或称之为“体系观”,这样想来我才终于可以对从前稍感释怀,毕竟那只是否定而非否定之否定。当然,这个辩证三段论还会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螺旋上升。P.S.不知是内容量太过庞大,还是因为十卷本的数量太多所以编辑时间不足,第一卷里出现多处或换行或文字或标点的错误。
  • 人是机器
    非常薄的书。人既是动物,也是机器,甚至连思考和想象都是与人体上某个构造的变化而产生。
  •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句读
    在自个儿家、深圳和学校三地断断续续阅毕。有了前面《纯批》和《<纯批>句读》的知识储备,读这本《<奠基>句读》就轻松了不少。可能由于中央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的听众并非邓晓芒一贯带的学生(从此书后记来看,中财的听众也没有武大多),也可能万事开头难,所以前十七讲速度较慢,回武大后的十一讲速度加快了些。短期内将此书刷了两遍,以后可能不会再碰,只会针对某些含义不明的段落翻阅相关笔记。在看第二遍的时候发现正如邓晓芒所说,这种句读言多必会有失,他举的某些例子有待商榷,如《泰坦尼克号》和警察押解犯人的例子都似有不确之处,当然,这或许也是我阅读能力得到丝毫慰人提升的体现。
  • 自然的体系(上下)
    大致读过上册。法国启蒙运动学者们的思想大多零散,如此成体系的不多,不过这类著作今日读来真心没太多意思,也许是我没耐心。
  • 道德形而上学
    康德的奠基性著作是《纯粹理性批判》无疑,后来的著作都是用《纯批》的那一套方法来衡量万物。晚期的作品反映出其逐渐涉世的历程。本书许多内容在其另外的著作中都有涉及,看此书之前最好先看1785年出版的《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再看1788年出版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看1797年出版的这本书,基本能把握康德道德哲学的脉络。第一次读李秋零老师翻译的版本,感觉有些地方翻译得不够通顺,转折处有点卡,因而还是更倾向于邓晓芒老师的,且后者的译书后总有词汇索引,这很重要。
  •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句读(第二卷)
    2017.1.2二刷。对“扬弃”一词有了新理解:扬和弃是同一个过程,是取消同时又保存,而非通常说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比如“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正因为它已经过去了,也只有它过去了,才能影响现代”即是“扬弃”之一例。邓晓芒在后记里说,黑格尔比康德更难句读,相比之下,康德只是中国人思维训练的“夏令营”,此言不虚。康德的很多东西还是带有形式主义色彩的,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太灵活,不易把握。当然,跟随着黑格尔的推论渐渐感觉到自己的思维能力也在随之提升,这种感觉确实很妙。P.S.读这一卷结合了自身经历去理解,收获不少体会,现在我的抽象已非原先的空无一物,而是逐渐糅合进具体的抽象了。
  • 西方哲学史(第五卷)
    硕论参考文献。全书的指导思想是:法国启蒙运动的理性是“热情的”,或者说是感性的,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了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一面,而忽视了其浪漫主义的一面。与一般哲学史平铺直叙的描述不同,作者经常在叙述中加入自己的一些评论和分析,用精神分析学和性心理学剖析笔下的哲学家们。但某些章节也看得出作者并不一定有完备统摄整个法国启蒙运动思想的功力,就像我导师说的以及我最近体悟到的,一个领域或题目,看上去很值得琢磨却又没人弄,往往说明了其难度之大。
  • “五四”九十周年祭
    硕论参考文献。在本书中,作者首先指出学界多从思想史进路研究五四运动的缺陷在于缩压了其意义空间,无形中使此一运动部分失色,故而需要从社会史这一进路对其进行研究,以彰其全貌。其次,作者分别剖析了“国家”与“民族”,“国家”、“社会”与“个人”在近代史上的悲欢离合,最后导出以毛和新民学会为首的缺乏社会资本的边缘践履型知识群体的崛起与社会改造运动。全书尤其最后一章颇有启发,能用西方前沿理论(如哈贝马斯和布迪厄之著作)来分析五四让人眼前一亮,不过感觉仍可进一步扩充内容,莫非是为赶上九十周年庆而匆忙完稿所致。
  • 启蒙的进化
    在图书馆、地铁、银行、课室等地读完。典型邓晓芒的路子,从西方精神两大支柱点——逻各斯与努斯——出发,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非理性部分。写萌萌和小凯的文章不错,启蒙的其中一篇还行,其他一般。永不会忘记在各个地点读此书时所处的心情,2017.3.19,将会是一辈子的耻辱日,从此必将时时事事反躬自省,现在的我根本不配成为想象中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