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有个小宝贝,任何“爱他胜过爱自己”,“想把全世界最好的都带到他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有人说:做了父母,像有了软肋,又像有了铠甲。而孩子慢慢长大,却是一个获得与失去的过程,正如龙应台所言: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在baby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我和先生偶尔看到周围的人对自己宝宝的态度,总会说:将来我们也要这样......将来我们一定不能这样......诸如此类,有时甚至会开玩笑说:对她以后也没什么要求,在本市一路读到大学就好了。也许是因为自小便被灌输“学习好便是成才”的理念并为跳出农门而努力,没有充足的条件和胆量做自己,所以我们一直抵抗成为将自己未完成的“使命”绑架到孩子身上的父母,一直探索在家庭教育中,作为父母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给孩子做什么样的示范,努力使孩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在不断的寻找中,《敢让孩子做自己》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在我面前。它通过许多鲜活的教育示范,将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贯穿其中,它主张孩子成为具有独立,好奇和未来公民品格的人,成为一个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再被摧毁的人,光看书的目录,我就知道,这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本书,它提供了这样一个思路:东西方教育理念和方法没有优劣之分,我们应将两者融合,让中国的孩子体验和分享西方的一些创新理念和做法。
书中分享了西方学校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孩子们不是靠坐在教室里日复一日地进行题海战术和填鸭式知识灌输,而是通过“玩”,“实践”,“跑”等体验方式获得最直接的知识,在各种有趣的主题研究中锻炼了信息搜索和利用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在这些体验中,孩子们独立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因为参与其中得到有效加强,并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而老师也真正实现了“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在“玩”这一体验式学习方法上,席慕容有更为通俗的解释: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接触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写作者在市场里弄脏自己的裤脚。玩,可以说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
另一个给我以启发是对孩子阅读书籍的选择及引导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我一直觉得:读书能从别人的经历中获得自己的体悟,是一件让人受益终身的事。书里分享了北美儿童选书的12个原则,美国及加拿大引导孩子读书的方法,书中提的“年少正好读杂书”的观念更是深得我心,文中倡导的“主题式阅读方法”,让我想起一个小小的结论:图书馆可以从借书习惯中看出一个人日后的发展,发展潜力最大的既不是借书最多的人,也不是借书最少的人,而是一段时间内持续借某一主题的书,再纵深连横进行研究的人。这一结论有待考证,但主题式阅读方法的确能让人对某一知识有深入了解,而不是粗浅涉猎。
此外,对孩子责任意识,独立意识,商业意识的培养,也能在书中找到答案并有所借鉴。
一个新生命的到来和成长,让我们在感到神奇和惊叹之余,也让我们努力去思考生命,幸福、教育等历代人一直在思考的命题,让我们有机会去抗衡自己性格上的不足,重新理解人生的意义,而孩子,他们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但不该是我们人生的延续,他是他们自己。
学着让孩子做自己
《敢让孩子做自己》热门书评
-
“西柚妈妈”的保护伞
15有用 0无用 IUV鱼丸会跳舞~ 2015-03-17
刚怀孕的时候曾问过老公一个所有孕妈妈都会问准爸爸的问题:你喜欢男孩儿还是女孩儿?老公给我的回答是:无论男孩女孩,都好。他本不是重男轻...
-
“我希望未来有一个好的孩子”VS “我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
1有用 0无用 东方愚 2015-01-26
张华《敢让孩子做自己》或许是中国第一本系统的国际教育家教手册。0到16岁孩子的家长或老师,都能从中收获良多,或是遇见“未来的自己”。这是少年商学院出品的第一本书。出版这样一本书是少年商学院微信(ID:youthMBA)用户一直以来的要求。我们自2013年2月开始,坚持每天分享一篇原创性、故事性、趣味...
-
学着让孩子做自己
0有用 0无用 水晶湖 2015-03-14
当你有个小宝贝,任何“爱他胜过爱自己”,“想把全世界最好的都带到他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有人说:做了父母,像有了软肋,又像有了铠甲。而孩子慢慢长大,却是一个获得与失去的过程,正如龙应台所言: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
-
全新教育法,让孩子做自己
0有用 0无用 嘴角微弯 2015-03-22
每位父母都有盼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期望,于是各种辅导班、钢琴班、绘画班、艺术班给孩子报了一箩筐,总是想把一切“好东西”倒进孩子的脑子里,完全不顾孩子的意见,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教育,正符合了书中所说——希望未来有一个好孩子而不是我的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但其实我们都知道父母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不想孩子走弯路,...
-
多少开拓了眼界
0有用 0无用 静待鹏程 2016-07-22
这算是一本移民美国父母的手记汇编。文章零散,有关教育各方面都有涉及。因为结构松散,读时也拖拖拉拉。看完印象不深,只是开拓了眼界,多多少少窥见些国外的教育片段。比如用捏胶泥的方式教孩子学习有关地理的知识,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让学生参与动手保证了学习兴趣,是一种可以在小学课堂尝试的方式。这些方法如果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