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后宫•甄嬛传》人物性格
自小在二元论的价值观教育下长大的我们,对于小说中的人物,素来习惯用“好人”、“坏人”进行评价。即使是对于历史人物的盖棺定论,也往往要“功大于过”或者“过大于功”,总要有个高低之分,似乎对于人物的选择以及导致的结果,都可以给出个量化的数值而予以统计。但在现实中,其实并非这么简单。比如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和日本动画片《名侦探柯南》,里面的犯罪人物尽管绞尽脑汁而最终落网,但都有各自因爱或恨而不得不做的理由。所以,小说人物也是如此,理想中的人物我们总可以用单一的、或光辉或邪恶的事迹来烘托他的性格,但真实的世界,善中难免会有小恶,恶中也有时情有可原。这就是我最近一个半月看完流潋紫的百万字小说《后宫•甄嬛传》的感受。掩卷回望,各个主人公随着命运的波折,其性格的本质及演变逐渐清晰起来。
玄凌(皇上):如果说作为皇帝,三宫六院是很正常的,那么作为丈夫,对于妻子的爱却实在是流于表面。他爱那些妃嫔什么呢?无论是端庄还是妩媚,无论是才情还是音律,都无一不是外在的内容。这也就难怪他容易朝三暮四,喜怒无常了。因为他并非真正在意那些女人,他们只不过是他休闲生活的精美摆设品与娱乐工具,以及绵延皇室的生殖对象。但他也有可怜的地方。作为不得志的皇子,始终不受父皇疼爱,拼命努力刷价值感,并且靠着母亲委身摄政王而登基。他对于自己的不自信,通过后来的权力控制来证实自我价值。他对于身边人的不信任,源自于始终生活在充满猜忌与疑案的宫廷中。对于太多的事情,他无法求证,干脆不去求证,正如甄嬛所言,一切都只能依赖他的宠爱而产生的信任。这位孤家寡人的不幸在于他不敢试着放开心怀,他唯一放开心怀的就是对于纯元皇后,所以他把后来的许多妃嫔当做纯元皇后的影子,实则是为了寻找当年真诚的自己。
朱宜修(皇后):皇后的阴险毒辣从各种阴谋诡计中直接可以看出,但是她为什么要使用权谋?只不过是保得自己来自不易的地位。曾几何时,她也是天真无邪的秀女,她也和甄嬛一样以为可以将自己托付给君王,可是更胜一筹的妹妹无意中取代了原本属于她的男人和荣华富贵。她觉得原本是属于自己的东西被人抢走了,于是复仇的种子便埋在了心里。她学会了算计,也深陷在被算计的漩涡中。
浣碧(玉隐):因母亲的罪臣之女的身份,无法得到父亲的明媒正娶,自己也只能委身于奴婢的身份,过着自卑又不甘的生活。她一定认为自己本也应该拥有甄嬛所拥有的一切,但现实的残酷,让她将这一切怪罪于过得比她好的人身上。因此她一再不同程度上的背叛甄嬛,实则是为了获得自我的一席认同。
皇帝、皇后、浣碧,这三位都渴望得到他们认为原本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如履薄冰的呵护着来自不易的地位和尊崇,活在权力欲望的摆弄之下。
华妃和安陵容:虽然她们在不同时期下有所摇摆,并非一味充当恶人,也成为各种势力角逐的牺牲品,但是她们仅有的情感和品性始终抵不过人心的欲望,华妃因为孩子被打掉而痛恨后宫中人,安陵容在后宫中因出身而被瞧不起的境遇,这些事都一直提醒她们要去争夺更高的地位巩固自我的残缺,但内心的残缺产生的所求越大,就越容易让自己陷入算计与争斗之中。
温实初:人如其名,虽不忘初心,但对于现实过于温驯和实在,他不敢逾越世俗的雷池一步,也就失去了“为爱走天涯“的可能。甄嬛是个性格叛逆的倔强女孩,她更中意的是有主张的男人,而不是低眉顺眼的跟班。所以,老实人有老实人的可怜,一味的付出和牺牲却啥也没得到,但他其实始终认不清自己,他实际上被甄嬛吸引,更多是源自于甄嬛身上有他所不具备的果敢。记得番外的某篇写的不错,温实初慢慢发现自己对于甄嬛更多是一种兄妹情,其实准确的说应该是种习惯性的付出。他通过自己的牺牲,来获得价值感的满足,避免想起自己缺乏杀伐果断的勇气。
眉庄:眉庄出身于官宦门第,进宫就怀揣着对爱情的向往,同时肩负着家族兴盛的重任,这是那个时代典型的传统思想。而后宫的勾心斗角让她疲惫不堪的时候,皇帝的喜怒无常真实又残酷的让她对于未来的生活彻底失去了信心。她选择退让并明哲保身,实则是种无所求的心死与豁达。她能够发现自己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而心死,这实际上需要一种比宫斗更大的智慧。当然,她最终死于生下温实初孩子之时,但是能够得到几乎不可能的爱情,她也算勉强圆满。
玄清:这位因父皇受宠而最终受皇帝忌惮的王爷,在政治上懂得韬光养晦,在爱情上却进退犹豫。进,虽奋不顾身,却不敢僭越宫廷之礼,退,又无法对甄嬛死心,既是痴情,也算糊涂。命运没有如果,注定在政治、生命、爱情要择其一的时候,只要多要一样,就肯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太相信自己的智慧,只会被命运捉弄。
甄嬛:表面上是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单纯少女成长为一个善于谋权的后宫贵妃,但实际上她始终是那个不服输的叛逆女孩。她不愿意遵从命运给自己的安排,总奢望“人定胜天”,选秀时虽口说无意,但御前又忍不住放彩。既然知道皇帝无法一心一意,却始终奢望能够与他实现“一心人”的愿望。在得知自己仅为纯元皇后的替身后,无法忍受屈辱而出宫修行。在与玄清两情相悦后,又拖到了夜长梦多。在家中遭遇诬陷后,只得重回宫中夺权。为了孩子的平安,一直操劳到害死皇帝,自己成为太后。都夸甄嬛只是追求真爱,但实际上她是整部小说中要的东西最多的人,为此忙碌一生,机关算尽,将蕙质兰心在宫斗中耗损殆尽。值得庆幸的是,她是小说的主人公,因此总有人为他牺牲,也总能因祸得福。
文/卢育涛 2016.03.12
理想很骨感,现实很丰满
《后宫·甄嬛传(套装共6册)》热门书评
-
阴影下的“想象后宫”
382有用 22无用 意何如 2012-04-06
这篇其实是我专业课上的作业,回过头来看感觉遣词用语什么都挺装13的……果然我还是比较适合吐槽系的风格啊,这种正经的作业腔写起来太痛苦了,而且写着写着吐槽的欲望也耗光了><贴文之前先说一下评分。就我个人看来,流潋紫的文笔最多只算网络写手里的中上,且是在她巅峰时期,且还掺杂了各种“借鉴”痕迹...
-
不过是情
91有用 10无用 漠然 2009-08-30
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看完了《甄嬛传7》,倒也不算是匆忙,记得年初看第6部的时候也是在网上挂了一晚。只是,第5部到现在拖了恁久,久到虽然没有忘记故事里的感情,却总有一种模模糊糊的感觉。 其实小莫接触流潋紫的时间...
-
全七册看完,以此献给我挚爱的清与嬛。半生缘尽。
80有用 5无用 Hana 2010-05-27
「合婚庚帖 玄清 甄嬛 终身所约,永结为好 愿琴瑟在御,岁月静好」 「彷佛还是他清朗的声音徐徐自身后:“你不...
-
功课完整的意淫文
73有用 9无用 守never 2009-07-07
在细节方面相当用心的小说,层级递进的品级封号,盘根错节的人物关系,大量引用的诗词曲赋,高潮迭起的阴谋手段,甚至博大精深的中药配伍……不论精确与否,作者下了很大的功夫来考据引证。但是总体来说,文章还是欠火候的。作为宫斗厚黑文,它考据完整但是谋篇欠大气;作为古代言情文,它对情感的剖析却又欠深入。如果作者...
-
为什么再三推荐网络小说甄嬛传
71有用 4无用 [已注销] 2014-02-25
通常来讲,我不看网络小说。原因如下:①网络小说都很浮躁,通常都是顺着读者的口味写,读者渴望看到什么写手便写什么。各种言情、艳情的意淫,或者所谓的刻骨铭心、虐心,一点也不成熟。这种作者不能叫作家,只能叫写手。严肃文学与网络文学的一大区别在于,严肃文学会输出作家自己的价值观,让读者跟着作者走;网络写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