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张五常”还是在21世纪经济报上,那年我20岁,印象中的张五常是经济界的名人,似乎也是参与经济改革的大人,学识渊博,研究内容艰涩。5年后,我发现自己错了,张五常是名人,更是凡人,是个是乐观积极,喜好颇多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学者,更是一个主张用“简单”的方法阐述经济学的人。
原来,那时读不懂,是因为我所知太少而已。前几日因缘际会在某本图书中看到张五常与其师艾智仁的故事,顿时对这个人感兴趣起来,今日读完他的《卖橘者言》,不得不也在此赞一句,真是好老师。就像当年艾智仁对他的影响那样,张五常给人们带来的,在我个人看来,不是他的研究成果,也不仅仅是他学习思考的方法,而是他对知识的态度。
在知识的海洋面前畏难,在高山般的师者面前仰止,或有勇敢的说,不会被名声的光环的压迫,却往往在社会的舆论中低头,这是普遍现象,从那些对海归的态度中,对人们看待工程师的眼光中,从赞叹博士生的唏嘘中,甚至从那些谕喏甚至嘲笑有知新贵的眼红中。人们是羡慕高知阶层在这个开放的社会中所取得的“超额收益”,却又同时迷茫于自身的“无知”而心生羡慕。假如是这样,可以读一读张五常,读一读他的简单,他的乐观与平凡,从中或许能感受到他当年感受到的,“知识的求取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关键在于掌握属于你的方法,持续的思考与研究,有一天我也可以做得很好。”
当然,不是鼓励所有的人都去学经济,只是面对你比较优势一方的专业,面对“求知”的态度都可以是这样基本而平淡,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他的比较优势一项中发挥出个人的最大优势。
发挥每个人的比较优势
《卖桔者言》热门书评
-
《卖桔者言》主要版本异同
43有用 0无用 Angelo 2008-04-01
《卖桔者言》是经济学家张五常,于《信报》“张五常论衡”专栏文章的结集。初版于1984年11月。按张先生自己的话说,这是他作品中最畅销的。廿余年来再版无数,行销两岸三地。其中最主要有三个版本(还有台版,与港版同),即:初版(香港信报),大陆版(四川人民)以及增订本(香港花千树)。三个版本我有幸都接触了...
-
实证与产权经济学,以及经济学家为什么老是被骂
13有用 2无用 大而化之 2008-07-13
《卖桔者言》是张五常的经济随笔,我一直认为它比茅于轼的《生活中的经济学》要深刻,甚至故事也更有趣。但是张五常的思维比较发散,所探讨的东西又是经济学中一些较为深入的问题。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未免有不成体系和不知何处入手之感,对于经济学已经入门甚至是有一些...
-
卖桔者言
12有用 3无用 gold 2008-02-09
二十年前的书了,当年据说非常流行,可许多文章现在读起来便味同嚼蜡。而且他的中文不算好,句子一写长就有“隔”的感觉。当然,关于产权的那几篇对我有所启发,而且最后一节“读书的方法”“思考的方法”也非常好。关于张五常的争论很多,但我确实很欣赏他做经济学的方法,实例的研究也许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实验第一性,理...
-
除了卖桔者言以外的卖桔者言
11有用 2无用 NeoCon 2011-07-04
前面几篇,保留在新卖桔者言里,我算是写过了。1988年,我们就有《走向未来》这套书了。虽然收的书我都不认识,但你看前言里主编对马克思主义的品评,乃至张五常本书里的措辞,赤裸裸地歌颂“资本主义”。那真是libertarianism懵懂的黄金年代。香港之谜期货的存在,诚实地说,我读之前不理解,读完还是没...
-
读书和思考
7有用 1无用 lizdreaming 2006-06-27
张五常《卖桔者言》里面读书和思考的方法又看了一遍。都是很浅显的道理,但是却很少能够做到。读书时要全神贯注,求质不求量,集中精力理解内容并且思考。最近读电子文本的书时,读完了我会在最开头把要点很快的写一下。一是抓住主要的观点,再者是掌握结构,区分主观点和用以支持观点的论据,第三步我会从具体的论据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