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其一系列著作中,都试图以简单常识处理复杂问题,通过挑战我们习以为常的假设来打破我们的固有的思维定式,通过追溯问题的源头来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从而让人豁然开朗。能把复杂深奥的管理之道用浅显易懂的小说形式来演绎,正体现大师的高明之处。在《目标》一书中,就是以小说形式来阐述生产管理的本质。作者把企业整体视为一个系统,首先要准确掌握这个系统内各个环节间的互动关系,然后从进攻最关键的环节入手,提出了TOC(制约法)理论。什么是TOC(制约法)理论?有五个步骤。步骤一:找出系统的制约因素;步骤二:决定如何挖尽制约因素的潜能;步骤三:其他的一切迁就上述决定;步骤四:给制约因素松绑;步骤五:假如步骤四打破了原有的制约因素,那么就回到步骤一,千万不要让惰性引发系统的制约因素。在生产管理中,要抓住最重要的3个衡量指标:有效产出、库存、营运费用。那么结合我从事的HR工作,有没有最关键的几个衡量指标呢?员工敬业度、A级员工在A类职位上的比例、A级员工的流动率、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似乎很难提取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指标,还是要因企业而异。《目标》一书还穿插了主人公的婚姻与家庭生活的烦恼,对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也有诸多借鉴意义。
生产管理的本质
《目标》热门书评
-
《目标》读后感
83有用 4无用 cukoo 2009-05-02
高德拉特(Eliyahu M.Tolerate)所著的《目标》一书是由教我们《运营管理》的教授推荐的。我花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是讲关于生产运营管理方面的,主要介绍制约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 简称TOC),就是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但是用的是小说体。因此,...
-
为什么老板不爱推荐《目标》
61有用 5无用 山水间 2008-08-13
为什么老板不爱推荐《目标》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国的老板似乎很少向员工推荐这本《目标》。这年头,企业老板多以“儒商”自居,或以建设“学习型企业”为目标,以向属下员工推荐各种励志书为荣,老板热衷的书大多是《没有任何借口》《把信送给加西亚》《执行》《细节决定成败》《谁动了你的奶酪》等等,这些书都曾炙手可热,...
-
持续追问
18有用 0无用 jerryyue 2007-08-01
在管理理论和管理工具层出不穷,咨询顾问满天飞的今天,很多企业已经习惯了得到现成的、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方案和实施指引。当美国一家企业的高管向自己的下属推荐高德拉特的《目标》一书时,他的财务总监抱怨说:“书后面没有索引,怎么找东西呢?”更让这位财务总监纳闷的是,他很快发现《目标》原来是一本“管理小说”,...
-
找到贺比, 然后解决他
17有用 0无用 navyboys 2009-09-10
不堪折腾。为此,我终于舍弃了ScibeFire,重拾Zoundory Raven。曾被我视为必须的那些火狐插件,至此逐渐退出了我的视线。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离火狐渐行渐远。有关读书,有一点困惑一直没能理清。问题是这样:我读书细,费时颇长,因为我很享受甄字酌句的乐趣。另外,我还有记读书笔记的毛病。一...
-
常识其实一点都不平常
12有用 0无用 红尘白昼 2008-11-11
这是本有意思的书,试图用小说的形式表达一些常见的思想。文中主角为了改变工厂的困境,提高生产力,通过问题的分析,结合常识,得出生产力就是工厂要赚钱。并进一步引入运营管理的一套衡量指标,即:有效产出(throughput)、存货(inventory)和营运费用(operational exp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