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原理讲媒介四种理论,威权主义这部分的作业是书评,希望老师能给个好看的分数。
逻辑不好,想到哪里是哪里,大致的架构是威权主义理论的哲学依据:
1.人的性质:社会一员
2.社会与国家的关系
3.人与国家的关系
4.基本哲学问题:真理与知识
《美丽新世界》随感
有人说,《1984》和《美丽新世界》描绘的是两个相反的未来,书中建构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乌托邦,但若仔细想来,并非如此。向内探寻,奥威尔和赫胥黎笔下的社会都由精英统治,即所谓的Authority,在高度的集权主义统治之下,异化的社会得以维持稳定。前者运用的是铁腕专制,后者则在心理层面悄悄地改造了人的意识形态。
《美丽新世界》开篇即为对孵化室的描写,以流水线操作生产新生婴儿,带着几分科幻色彩,不由使人怀疑未来的多少年后,人将为科技所奴役,失去主体性。
集权主义即Authoritarianism,而媒介的威权主义理论亦为Authoritarianism of the Press,这样看来,二者同源。在美丽新世界中,人是社会的一员,在社会中有着既定的位置,个人的才能和创造力不被强调,而服务于社会这一点则反复地被提及。他们的一生从出生便已决定:人类被分为五个等级,Alpha、Beta、Gamma、Delta以及Epsilon——Alpha被限定得聪明漂亮,而Gamma以下的人被限定得矮小愚钝、批量生产。
人们信仰新的科技之神福特,将福特汽车诞生之年作为新纪元,表面上看似可笑,但实则是后工业时代的噩梦,是一个隐喻。集权统治之下,人类失去对文学、艺术、宗教的热情,他们不再具有欣赏美的能力,生活之中随处可见的是高科技的痕迹,而从古希腊时代流传至今的美学与爱则灰飞烟灭,人的大脑经由改造后变得与机器无异。知识和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作为非特权阶级的社会普通成员根本没有接触的机会,他们工作、滥交,无聊时服用使人快乐的毒品。美丽新世界里,从胚胎时期便开始的教化,使人性逐渐丧失,威权如同降下的黑幕,将人类的双眼蒙蔽,智性和理性日渐丧失,当全社会都没有了思想,便不会有人发现背后的黑暗集权,更不用说触发反抗和革命了。
尼尔•波兹曼作为媒介环境学派的领军人物,对于后现代工业社会有着深刻预见和尖锐的批评,他所说的娱乐至死,大抵就是美丽新世界的景象。哈耶克曾说过:“所有通往地狱之路,原先都是准备到天堂去的。”用技术的手段更隐秘地维持专制,或许专制从未消亡,它只是从封建的中世纪社会变成了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从前知识掌握在神职者手中,而到了新世界,知识和真理掌握在福特背后的统治者手里,千百年来,控制从来都存在。每一个科学发明都有潜在的颠覆性,有时科学正是人类潜在的敌人。新世界里,人类可以滥交,服用索麻以获得感官上的欢愉享受,自我麻醉,没有痛苦悲伤,专制之下的幸福,成了向民众兜售的廉价商品。如果说《1984》想表达的是集权统治下对于自由的渴望,那么《美丽新世界》则表现为人类对于放弃自由的渴望。一个自由意志被抹杀掉,可物质生活丰富且井然有序的社会,是否高于一个允许自由思想但附带着痛苦和贫穷的社会要好?我想起书中写到的,新世界的人重返“人间”,对于亲情和满地滋生的疾病同样地嗤之以鼻。反思我们眼下的生活,物质条件越发优越,人情疏离,不断追求更好的物质享受,若按照这个方式发展下去,那么《美丽新世界》将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寓言,或许,将成为一个政治预言。
精英政治的核心,就是由聪明的少数人统治平凡的多数人,这是人类社会亘古未变的组织形式。而高度分化的社会产生了孤独和缺少正常联系的个人,这实则是集权主义统治的土壤,孕育了一批驯化、安于现状的子民,身上带有奴性的印记。这样的社会,稳定、高效、各就其位,但是人的思想得不到重视,集权自然有其优越性,但在价值选择的问题上,是自由思想更重要还是稳定统治更重要,这仍值得探讨。我想起苏格拉底的观点:“宁可做痛苦的人,也不做快乐的猪。”怠惰并非天生,是经验的产物,生之为人,我不愿意如同新世界子民一样,交出自己的灵魂去换取生活的安逸享乐。
回到集权主义的话题上来,我认为人生而具有理性,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表现,也是对抗集权主义最好的武器。赫拉巴尔说:“最糟糕的事情与污血、脏点无关,最糟的事是人看起来十分愚钝且毫不在意。”思考,保持独立,抵制蛊惑,无论个人多么脆弱,集结起来也会成为一股反向的力量。即便生产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有朝一日到来,也未必是“乌托邦”。
“集权主义”
《Brave New World》热门书评
-
你还要些什么
794有用 49无用 drunkpiano 2010-03-17
2503年,一个婴儿养育室里。护士们在地板上摆了一堆图书和鲜花,然后把一群长得一摸一样的、8个月大的婴儿放到了地板上。婴儿们看到图书和鲜花,飞快地爬过去,拿起来玩耍。这时候,长官一声令下,护士长启动电路装...
-
美丽新世界——未竟的争论
289有用 10无用 逆转录猴子 2007-09-15
首先说,看这本书来自neil.postman的《娱乐至死》,后来才知道其与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在postman看来《美丽新世界》和《1984》描绘的是两个相反的未来,而在读过此书后,我觉得这种相反反而只是表面上的。内在来看,他们描绘的都是又精英统治的所谓稳定...
-
《1984》与《美丽新世界》
220有用 12无用 yzw 2013-02-04
曾经有幸参加过一次读书会,主题乔治奥威尔,不外乎是谈《动物庄园》与《1984》。当时在场的更多人是更喜欢《动物庄园》,而我对那本书却没什么很深刻的感觉,只很喜欢《1984》。当然《1984》也是有不少讨论的,一片引申,而我却只在旁听与发呆,基本没有发言。只是现在回想起来,讨论《1984》竟然没人提到...
-
越少完美,越多自由
157有用 7无用 惨绿 2005-11-14
一直没有看到过这本书的中文版,也许是托了去年那本《娱乐至死》的福,重庆出版社在新近推出的一套名为经典重现的丛书中,收录了这本书的中译本。这套丛书还收录了一些在西方读者心目中地位甚高,但编者认为被中国读者忽略的文学作品,比如已出的《秘密花园》和《华氏451》,待出的《我们》、《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
给那些在温水中愉快享受的青蛙们
83有用 8无用 North Laker 2005-08-19
看到对《1984》的评论,让我想起另一本书《美丽新世界》。对1984里描述的令人窒息的独裁场景我已不担心,因为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我们这一代人已经开始翻过那沉重的一页,中国人正头也不回地掠过《1984》的阴影。这本书在二十年前对国人会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这本书预言似的描述看起来更...
书名: Brave New World
作者: [英] Aldous Huxley
出版社: Harper Perennial Modern Classics
出版年: 1998-9-1
页数: 268
定价: $12.95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0060929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