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s Hopkins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位于 Baltimore
最初资助者是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首任院长 William H. Welch (1916—1927)
这本书就是围绕该医学院展开的。
Welch 发掘了 William Stewart Halsted, William Osler, and Howard Kelly.(当时创院的 the Big Four)
Welch 的昵称是 Popsy,书中译为「美人」
内容梗概:
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吉尔曼和赫胥黎登台演讲
科学的两部分:
What can i know
How can i know it
Thomas Kuhn范式
16th century 的三个医学人 Paracelus, Vesalius, Fracastorius
1628 Harvey 血液循环
1753 Lind 治疗败血症
英勇治疗(放血) 柳叶刀本是用来切开血管
1820 用温度计
Louis 巴黎 第一次建立医学数据库
1800s Laennec 发明听诊器
1840s Snow 找出霍乱原因 Budd 伤寒
以上都是古代能做的,但反映了新的世界观方法论、研究方式和数学应用。
virchow 德国 细胞病理学 1843的博士
1868 第一次分离dna
1810 Hahnemann 顺势疗法
1876 霍普金斯大学建立 1893 其建立医学院
Welch 巴斯德 Koch Ehrlich
德国科学 1接受有充分准备的学生 2学院有独立的经济来源 3政府及大学对研究的支持
Billings 负责招募霍普金斯的职员 出版过 Index medius
Welch天赋有二 1拥有知识和判断力 2激发他人灵感
所有人任命时都很年轻
Welch 34 Osler 40 临床 霍尔斯特德 37 外科思维 Kelly 31 妇产放射 Abel 36 肾上腺素 Howell 生理学家
1890.12 Behring和Kitasato 破伤风
1891圣诞节第一次治愈患者
弗兰克斯纳 洛克菲勒研究所 医学本身被当做领域
权威的转移(从欧洲到美国):科赫分离了结核菌,科学孤立了科赫。
科尔cole认为 医院和医生也应该从事重要研究
亚伯拉罕 1910 发表弗兰克斯纳报告
科尔邀请 埃弗里 他们都热衷研究肺炎
埃弗里没有私生活
流感嗜热杆菌 菲佛氏杆菌 并非初始原因,只是继发病因。
纽约公共卫生部 帕克 威廉斯
医生们对这场流感的了解,并不比14世纪佛罗伦萨医生对黑死病的了解更多。
问题是什么引发了流感,病原体是什么。
1928 Griffith 肺炎 荚膜 球菌
埃弗里 1944.2 确定 DNA 作为肺炎荚膜球菌的变异原因
帕克 医学传教士,埃弗里 艺术家狩猎者,刘易斯 殉难
早期现代医学在美国的历史
《大流感》热门书评
-
原版不一定差,但是……
4有用 2无用 诗人宋朝 2011-11-24
首先,其余几位写书评的是托。书不一定差,但是合作翻译的,水平参差不齐,冷不丁跳出一个名字来,小名儿叫得可亲密了,好像人人知道他的光荣事迹,可我怎么都想不起来这个人哪里出现过,我都怀疑自己的脑子出问题了,于是往前面翻,结果确定这个人是在书中第一次出现。还有比如133页最后一行:血凝素出现过15种已知的...
-
以史为鉴
4有用 2无用 不读书 2009-01-22
全球大范围的流感一般每20年到50年爆发一次,现在距离上一次1968年爆发的全球流感大流行已经过去40年了。危险啊!经济萧条,再来个大流感,大家就只好窝在家里孵小鸡了。其实对付这种烈性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还是公共卫生。以史为鉴,建议所有公共卫生官员都去看看90年前那次大流感。...
-
如何拒绝大流感再度来袭
2有用 0无用 小咸菜 2009-01-22
最开始对这本书感兴趣,是因为禽流感,想弄明白如今的禽流感是否会发展成类似1918大流感的“全球大瘟疫”。大流感不是个愉快的话题,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可怕现实——1959至1997年,只有2人感染禽流感且无人死亡;1997至2005年,三类禽流感病毒造成200多人感染,病患成群出现,并有死亡病例;200...
-
感觉还行
2有用 0无用 leonhard 2012-10-06
断断续续读了一部分,感觉书的内容贯穿了现代传染病学的历史,从巴斯德发现感染的原理开始,若干继承者不断深入探索,直至发现DNA/RNA遗传机制为止。虽然以1918大流感为题,感觉事实上并不是那次流感的纪实。...
-
当科学遭遇大流感
1有用 1无用 fy27 2009-01-23
阅读本应是一种享受,眼下市场上的书不可谓不多,品种不可谓不全,然而抛去升学就业不得不读的那些书,真正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几本?不论是出版商五花八门的营销手段,还是某某专家毫不吝惜的赞美之词,若是这本书压根就不能引起你的阅读兴趣,那么它还是没有多少味道。一本书,它是好是坏,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评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