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外相比,中国的互联网既是一片没有拘束的跑马场,但同时又矗立着森然壁立的防火墙。
胡戈可以用几块钱的成本刺破陈凯歌几亿元精心打造的《无极》神话;网民可以毫无顾忌地在网络上下载盗版音乐,免费电影;极客们可以创新出种种互联网共享服务(VeryCD、字幕组),而不用担心商业上的风险(年初的整顿只不过是虚惊一场,而且下手的只是虚张声势的政府);他们不用担心版权这头随时杀出的“拦路虎”,不用担心稍不留意就受到了法院的传票,这使中国成为自由创作者、网民和极客们的天堂,只不过这是一个“地下的天堂”——他们永远不能在法律的探照灯下光明正大,器宇轩昂。他们是挑战互联网市场现状的杂牌军、“地下党”。
“地下天堂”的自由代价沉重:对版权的肆意践踏最终将把他们自己踩到脚下——没有了版权的盔甲,整个中国互联网将永远是一片混乱嘈杂的战场,而不是一个成熟有序的市场。游走在市场和法律之外的网络“地下党”似乎更像一些鸡鸣狗盗之辈,他们未尝敢生出微软、Google这样的宏图大志,而以“四两拨千斤”地挑逗百度等保守巨头为乐,以略施小计晃过GFW的围追堵截为荣。那些随时可能被拔掉网线、在网警的瞭望塔下匍匐求生的小网站从未奢望有朝一日转入地面,成立公司,然后挑战铜墙铁壁的网络现状,他们奉行的策略或许是:农村包围城市。那些作品犀利的网络才人们一次次单枪匹马完成令世人震惊的神作(《网瘾战争》、《打、打个大西瓜》),却无意借此谋求商业上的突破,反而把“挑战秩序”的布条绑在自己的头顶,誓死捍卫反权威的草根立场。互联网创新的草根气息与网络监管、正规互联网公司格格不入,视若仇雠,但目前看来似乎相安无事。
美国互联网的情况似乎和我们完全相反。在那里,政治问题只能退居二线,真正的焦点是围绕版权的商业利益争夺。在那里,宿舍里的“辛普森”都可能会因为侵犯版权而被起诉,网络上的资源几乎都是几大传媒垄断公司的“家产”,网民的一举一动都要征得“主人”的同意。那里的BT站点被时代华纳告上法庭,罚款7000万美元,不得不关门大吉。但是,那里的网民没有被迫转入“无法无天”的地下乐园,他们尊重法律——哪怕是不合理的法律,他们在律师的带领下援引《宪法第一修正案》一点一滴据理力争,步步为营,夺回互联网的自由领土。
而且,美国人由互联网的紧箍咒想到的是《思想的未来》,防火墙中的我们日日翻墙求解的却无非只是“中国的未来”。
地下的天堂
《思想的未来》热门书评
-
我们的未来是什么?
10有用 0无用 shizhao 2007-01-06
互联网发展的历史正在从开放走向控制,而过渡的控制正是扼杀创新的罪魁祸首。作者则认为应该在开放和控制之间寻求一个平衡。本书的观点基本上可以代表作者发起CC协议的原因和动机。“我们的目标应当是一种控制适当的体系。能够给与艺术家足够的创作力,并尽可能让他人自由使用作品,从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作。”甚而建议...
-
读《思想的未来》有感
8有用 1无用 亡口月贝凡 2006-04-06
《思想的未来》让人眼前一亮,作者的思想新颖、且非常有远见。书中作者对于“公共资源”的自由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的阐述很精彩。作者让人们以发展、创新的角度重新认识了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合并案、Napster音乐版权案、俄罗斯黑客事件、DVD破解案、微软反垄断案。作者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度,指出了知识产权过度...
-
盖房子最终还是要靠建筑学
7有用 1无用 leeforce 2008-08-12
劳伦斯·莱斯格基本上是一个狂热地捍卫网络中立性和自由创新的斗士,也是该领域『教父』级的人物。他认为,财大气粗的大企业和愚昧的政府互相的博弈,会导致原本坚守『端对端』原则的互联网络渐渐失去原有的中立性,进而扼杀绝大部分的创新。看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所谓的『网络自由』都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敏感问题。但...
-
未来
6有用 1无用 undersound 2005-11-04
Lessig给我最大的启迪是我们应该分清楚免费与自由(Free)不可以让传统甚至落后的版权法律来阻挡技术的进步这些年的自由软件运动证明了这个年代只有开放才能生存...
-
虚拟 还是现实?
4有用 1无用 魏武挥 2006-09-30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到了10%的渗透率了,也就是说,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是网民。三大应用:阅读新闻、收发邮件和即时通讯已成为主流。于是,就有人认为,如今的这个虚拟世界,已经和现实世界不再有什么区别了。事实上,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并非少数。不同的人,抱有不同的目的,站在不同的立场,宣称这个观点。从...
书名: 思想的未来
作者: [美] 劳伦斯·莱斯格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网络时代公共知识领域的警世喻言
译者: 李旭
出版年: 2004-10
页数: 277
定价: 29.00元
ISBN: 978750860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