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美国HBO电视台出品了一部名为《欲望都市》的剧集,2004年最终季,主角是生活在纽约曼哈顿的4个女人。在《欲望都市》结束的同一年,美国ABC工作室出品了《绝望的主妇》,主角也是4个女人。2009年,美国CBS电视台出品了《傲骨贤妻》,如今还在更新中,这一次,它的主角是一个人——一个女人。
如果说这几部剧有什么相同点的话,那就是它们都是讲女性的故事,并且,她们的故事,就算是剧集结束了还是拥有很多忠实的观众。
其实,如果你足够留心,就会发现,关于女性的文艺作品,女性塑造女性、女性书写女性的作品,永远都不会过时,永远都会有市场,而且永远都有故事可以挖掘。不仅在美国,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
女性到底有什么魅力?她们到底有什么故事,能超越时光,能跨越族群?
在《她们》中,也许能找到一部分答案。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非常丰满的小说。它讲述的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8个20出头的女孩从美国著名女校瓦萨学院毕业后的人生轨迹。时间跨度为7年,从一场婚礼开始,至一场葬礼结束。从一次分开之前的相聚开始,到一次分开之后的相聚结束。8个女孩,涵盖了欲望都市4个city girl的人生,也涵盖了在婚姻中隐忍和包容的绝望主妇式的人生,没错,它也有女人奋起奋斗自强不息的人生。
《欲望都市》的作者坎迪斯•布什奈尔曾经坦言,自己深受玛丽·麦卡锡的影响,甚至《她们》自己读了不下十遍。如果正好看过两部作品的话,的确能从中看出互文的蛛丝马迹。只不过坎迪斯•布什奈尔将范围缩小了,将女性的身份限定在一个框架内构建她们的人生,而玛丽·麦卡锡却着力于女性群像的描写。
在《她们》中,是没有严格意义的主角的,更没有戏剧中所需要的大起大落、激烈冲突。8个鲜艳欲滴的女孩子,从高等学府毕业,投奔自己的人生。面对的,和昨天、今天以至于未来女性面对的问题都一样——工作、婚姻、育儿。
在凯的身上,玛丽·麦卡锡描写了庸常人生之失落。凯曾经是瓦萨学院33届毕业生中的风云人物,她积极、乐观、直爽,却在一毕业就进入了婚姻殿堂。不但她的小伙伴们不理解,连读者也会困惑。这样的一个女孩,为什么不去寻找自己的人生呢?电影《时时刻刻》中梅里尔斯特里普饰演的克拉丽萨,倒是和凯的人生选择有几分相像。克拉丽萨始终照顾着自己的天才朋友理查德,就像凯一个人扛起了两个人的家庭的全部重担。在她们身上都隐藏着一个深刻的女性心理动机——期待成功,渴望实现梦想。凯和克拉丽萨们也许不会承认,她们的其实就是并不具备惊世才华的文艺女青年,但现实却是一地鸡毛。生活需要妥协,于是她们将自己的文艺梦托付到一个男人身上,担负起这个人的世俗生活。
在中国,不也是一样吗?那所谓的“每一个伟大的男性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性”的论调,不正是给这种心理涂脂抹粉吗?凯并不单纯,也没有那么伟大,她的丈夫哈罗德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也未必能扛起她所有的希望。这样的女性,终归是要失望的。
在《她们》中,女孩都不完美,玛丽·麦卡锡并没有塑造一个假大空、高大上、美貌与智慧并重集万千美好于一身的女性,那不真实。丽比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女强人,但是女孩们却不喜欢她,她更是功利主义者,并且还非常的吝啬。波莉美丽,但却有些圣母范,有主动承担照顾那些脆弱的人的心理胜肽,但是她遇到了行动派的吉姆,某种程度上,这样的结合治愈了她的“怪”。作者给予了多蒂太多细致的描写,就像在写每一个女孩,最初爱上一个人,是爱的多么卑微和怯懦。但是在经历了失望和伤害自尊后,女孩最终会成长,就像多蒂,理智地选择了自己的人生。
啊,人生就是这样不完美啊,想要的也许不会全部给你,但是女孩的坚强,却别有动人心魄的魅力。在普瑞斯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女人是如何艰难地成为一个母亲的过程,以及一个新手妈妈的笨拙和社会给予母亲的压力。这是只有女人才会懂得,并且感同身受的。在上世纪30年代,各种育儿理念在上层知识分子中激励的交锋,玛丽并未做出结论,但是却生动地描写了直到今天仍在争论不休的“母乳vs奶瓶”、“训练婴儿vs顺其自然”、“要不要用安抚奶嘴”等各种交锋。
于是,我们竟然和坎迪斯•布什奈尔一样,在《她们》中看不到时光的痕迹,一代一代女性都是如此,这就是生活本身,也是生活的真谛。8个女孩真实的如同生活中的你我,她们的选择,我们的选择,在时光中并未变化太多,在时空中似乎也可以置换。而作者的笔触细腻的有如意识流派,她将女性的内心世界描摹的细致入微,就像此时彼刻的另一个自己。
“她们”即我们,我们或许没有经历她们的人生,但是却面临着“她们”的选择。玛丽·麦卡锡并未给出“她们”出路,就像生活本身,别人永远也指导不了我们的人生,这就是生活本来的面目,真实的面目。
《她们》中的女性群像
《她们》热门书评
-
Saying Good-Bye to Mary——她活脱脱就是一个女神
17有用 1无用 土豆人 2016-01-03
我们的玛丽·麦卡锡 曾经许多次听闻玛丽·麦卡锡的大名,我很少能完整的想起她到底是何人,而我最早想到却是汉娜·阿伦特。很奇怪,在1975年12月4日,69岁的汉娜·阿伦特在家中会客,却心脏病从椅子上倒了下去,至此没再醒来。有一个神奇的传言,但不知真假,当时汉娜·阿伦特会客的人可能是玛丽·麦卡...
-
她们依旧在奋斗
9有用 0无用 淡彩浅绿 2016-01-11
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女性都有一些她们需要面临的困境,而有些相同的困境却并不会因为她们所处的时代所接收的文化熏陶而有所改变。就如这本《她们》,发表于1963年,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八位女孩毕业后的生活轨迹。然而书中她们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在我们今天的时代看起来,依然是那样冷酷的存在着...
-
“她们”即“我们”
7有用 0无用 夏月 2016-01-11
文/夏月 《欲望都市》的作者坎迪斯·布什奈尔说在自己十来岁的时候,母亲向自己推荐了麦卡锡的小说《她们》,但当时的她觉得书中的人物对自己没有什么意义,多年后,当布什奈尔重新拿起这本书开始,她就读了不下十遍,“因为那个年龄没有足够的生...
-
《她们》中的女性群像
4有用 0无用 草原上的咩咩羊 2016-03-21
1998年,美国HBO电视台出品了一部名为《欲望都市》的剧集,2004年最终季,主角是生活在纽约曼哈顿的4个女人。在《欲望都市》结束的同一年,美国ABC工作室出品了《绝望的主妇》,主角也是4个女人。2009年,美国CBS电视台出品了《傲骨贤妻》,如今还在更新中,这一次,它的主角是一个人——一个女人。...
-
镜子
2有用 0无用 团团花哚 2016-01-11
看《她们》之前,先看了坎迪斯·布什奈尔为《她们》写的序。坎迪斯坦城自己从年少无法读懂这本书,到成熟后对这本书爱不释手,受其影响很大。她的作品《欲望都市》受到全球女性的欢迎,编辑称之为现代版的《她们》。不同...
书名: 她们
作者: [美] 玛丽·麦卡锡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译者: 叶红婷
出版年: 2016-2
页数: 400
定价: 4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重现经典(精装)
ISBN: 9787229105457